黄帝战蚩尤于运城(解梁)
黄帝战蚩尤于运城《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帝命使持诏至解州城隍庙祈祷焉。使梦一神告曰:‘……往昔蚩尤与轩辕帝争战地,杀蚩尤于此盐池之侧,至今尚有近迹……’”;
《涌幢小品》:“山西盐池在解州……相传黄帝执蚩尤於中冀,戮之,肢体身首异处,而名其地名‘解’。其血化为卤,遂成池……”;
《太平环宇记》在注山西安邑条中:“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黄帝传战执尤于中冀而诛之, 谓之‘解’……”;
《云笈七签·轩辕本纪》:“(黄帝)复率诸侯再伐蚩尤于冀州。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下女妖,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士羌兵……蚩尤乃败于阪泉,遂杀之于中冀……”;
《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葛庐之山及雍狐之山具体所指无考。其地处当不会离今运城市太远。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属,不限于黄金。
《河东盐法备览》中说“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使万世之人食其血焉。今池南有蚩尤城,相传是其葬处。”(卷一《盐池门》)对此,《解州志·古迹》中有“肢解”蚩尤的记载;《安邑县志·杂记》中说“蚩尤村向奉蚩尤安邑习惯,阴历四月一日,人家门首多插皂叶,而蚩尤村乃插槐叶。”从上所述,蚩尤城也称蚩尤村、池牛村,后改为从善村,至今仍有从善村名沿用着,在村之东南部中条山脚下,相传有蚩尤的墓陵。这种种化血为卤演绎的传说资料,不能排除古代有史实为背景的可能性,因此给后人研究蚩尤死地,留下分析推论的空间。
钱穆说:“阪泉应在今山西省南部解县境。大抵这两部族的势力均在向北伸展,渡过黄河。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为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第26 页)钱穆是论黄帝与神农氏后裔战于阪泉之野时阐述盐与上古战争关系的,其论述与古史所载传说相一致,也与古今研究盐业史、盐文化的学者论述相一致。食盐为五味之首,生命之必需品,滨海盐利,启于殷商,但解盐自古以来为国家严格控制物资,因此黄帝与炎帝、蚩尤之战,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争夺对解池食盐的控制权,从中可见,黄帝与蚩尤肯定在解地有过长期的多次的激战发生。
蚩尤,据《山西通志》和《安邑县志》载:他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于安邑盐池边上,距虞阪不远,故南宋罗密《路史-蚩尤传》又称他为"阪泉氏"。传说蚩尤姜姓,牛首人身、铜头铁额、四目六手,不食五谷,以铁石充饥。他好兵杖刀戟,能飞空走险,喷云吐雾。他打败了炎帝后,又野心勃勃,召集了部下八十一个兄弟(又说为七十二),联合了巨人夸父族,聘请了风伯雨师,浩浩荡荡向黄帝进攻,企图夺取黄帝的宝座。这传说是黄帝战败蚩尤后的神话传说,但从中可从看出蚩尤部落己脱离农牧业,开始冶炼业,或盐业。
黄帝同蚩尤在冀州之野大战起来。那时的冀州很大,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山西运城就是冀州中部。
运城市盐湖区的解州,古系解梁。据《解县志》说,原解梁亦称“涿鹿”。诗人王翰的咏解州《盐池晓望》诗中写道:“涿鹿城头分曙色,素池如练迥无尘”。这里的"涿鹿"就是解梁。据《河东盐法备览、盐池门胜迹》说:“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今池南有蚩尤城,相传是其丧处。”
罗密《路史》上也说,黄帝与蚩尤转战到中冀,才活捉了蚩尤,并立即就地处死,故杀蚩尤处称做“解”。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解州盐池的卤水呈红色,俗话称为“蚩尤血”。《孔子三朝记》亦有此载:“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古名其地为解。”
这几条材料可以互为印证,足以说明黄帝杀蚩尤是古称涿鹿的解梁,而不是河北的涿鹿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其实"黎山" 正是中条山的别名,距解州镇十五里,它是黄帝杀蚩尤于"解"的又一证据。总之,黄帝杀蚩尤之处,说法虽异,其实都应是解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