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关公生命的最后半年
从公元219到2019,关公辞世已整整1800年。219年农历八月,关公开始北伐曹魏的襄樊战役,经过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到东吴背盟偷袭荆州的大逆转,于腊月二十二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加上当年的闰十月,整整半年时间。
本文追记的,就是关公生命的最后半年。
关羽独膺重任驻守荆州的6年多时间里,曹操不断在朝廷经营自己的势力,独霸朝政,专横跋扈,野心不断膨胀,不断加快篡汉的步伐。自被曹操挟持定居许都,汉献帝实际上已被软禁,只是守着一个皇帝空名。朝臣忠于皇帝的,多被诛杀整肃。作为东汉末代皇帝,他还是想努力整顿朝纲,先后发出密诏,委托国舅董承、皇丈伏完,以朝廷的名义征讨篡逆,惩办曹操。刘备就曾参与过董承的地下活动。但是,曹操的力量太强大了,皇宫内外,完全被曹操的亲信控制,董承和伏完奉诏讨贼的行动都遭到失败。出于大汉天子的最后尊严,汉献帝与曹操当面摊牌,庄严正告他:“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后汉书》)你愿意辅助我你就好好辅助,不愿意辅助,你就干脆舍弃我算了,不要拿我作为招牌!在当时皇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下,曹操还是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就把他的办公地点移居河北邺城,从此再不与朝廷直接面对了。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在朝廷已经完全不必施行臣子礼节。这还不满足,曹操还在建安十七年(212年),要挟皇帝为自己晋爵魏公,在他的封地建立行政机构,公开与汉室朝廷分庭抗礼。历史上,不论此前还是此后,权臣谋国,改朝换代,都是这样的步骤。他倒行逆施的篡汉行为,连他自己的忠实部下也强烈反对,他的第一谋臣荀彧就因公开表示不同意见被他逼死。四年以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又晋爵魏王,加九锡,在封地有了一整套政府班子,警卫、仪仗和皇帝几乎一样了,距皇位也就是一步之遥。为此,他又处死了两个持反对意见的重臣。至此,曹操的篡汉野心已经暴露无遗。表面上他打着汉王朝的旗号,实际上在建立和经营曹氏政权,名副其实地成了“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东汉朝廷已经是来日不多,曹操篡汉,已经指日可待了。
没有了汉室王朝这个名义上的中央,反曹势力要发兵勤王,一些地方势力又会以此为借口脱离朝廷而偏霸一方。新一轮的军阀割据和互相争战就要继续反复。四百多年基本和平的社会秩序就要重蹈春秋时代的覆辙,持续混乱局面。天下苍生又要沦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乱,也许又是数百年时间?
后来的历史事实是,由于刘备、关羽们的扶汉大业没有成功,中国历史就一路风雨飘摇,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交替,又混乱了四百年。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悲剧,在中国大地上又一次重演,给华夏民族和中华人民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啊。
关羽是受过汉室朝廷爵位的,对汉室朝廷有着君臣之义。他从小受春秋大义熏陶所形成的忠义思想,使他具有了坚定的尊奉汉室忠于君主的政治伦理自觉。听到朝廷陆续传来曹操弑皇后、杀皇子、逼皇帝的消息,关羽抚膺大恸,满腔悲愤,恨不能立刻领兵勤王,重整朝纲,安定天下。他当然也知道这不是凭一己之力的事,他只有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等待时机。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随着曹操明目张胆地加快篡汉步伐,随着益州局势的平稳和汉中之战的完全胜利,为了高扬扶汉讨贼的正义旗帜,为了号召和鼓舞天下拥汉反曹的正义力量,刘备在部属的拥护下,晋位汉中王。这样,扶汉力量与曹操就有了对等的名义与爵位,全国就有了团结讨曹的革命中心。
东汉王朝,终于有了一股完全忠于自己的政治力量,有了一股完全可以对抗强大叛逆的军事力量。
企盼国家一统天下太平的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
益州的使节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来到了荆州,授关羽以印绶。这是关羽颠沛流离戎马一生最扬眉吐气的日子。汉中王晋封劳苦功高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关羽成为刘备集团第一军事统帅。这当然是刘备对他三十年军事功勋的肯定,是对他巨大贡献的酬谢,也是为了确立他在本集团军事力量中最权威地位的组织措施。这是众望所归,是当之无愧的。假节钺则是更高权威和权力的象征。节,是一种象征皇帝(或诸侯王,刘备这时是诸侯王)的仪仗;钺,是一种象征皇帝(或诸侯王)生杀予夺的武器。假节钺,就是把皇帝的节钺给予借用,就是代表皇帝,是特别的荣誉,更是代表皇帝行使权力。这当然是给予关羽极大的信任和权力。以这样大的权威和权力,交给关羽什么任务了呢?
那就是准备已久也期待已久的北伐。发起对曹操的主动进攻,为国讨贼,为民除害,为天下开太平!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奋斗和积极准备,“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第二步战略计划,终于到了行动的时候。
历史又一次把关羽推向了斗争的前沿。
历史终于把关羽推向自己的人生顶峰。
关羽很快就安排好荆州的防务,委派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江陵是荆州的首府,拥有大量的军用物资和粮秣,是关羽出征部队的战略后方;公安是长江南岸的重镇,东可扼制东吴而西可连接入蜀通道,是益州和荆州两大块地盘的连接点,战略意义也十分重要。分配荆州的两个重要将领驻守,又留下了足够的兵力,关羽出征伐魏的战略准备是审慎而严密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关羽举扶汉之旗帜,奉讨贼之将令,挟假节钺之威势,率正义之师,挥军北上,攻城拔寨,开始了堂堂正正、轰轰烈烈北伐曹魏的襄樊战役。
荆州之师,一路几百里,鼓角齐鸣,势不可挡,如风卷残云。
赤壁之战后,曹军南部防线的军事大本营在襄阳及樊城,由曹军第一战将曹仁镇守。襄阳无险可守,曹仁的军事力量布置在樊城。关羽的荆州北伐军,迅速包围了樊城,军事攻势十分猛烈。曹军龟缩在樊城,很快就失去了出城作战的抵抗力。曹操接到曹仁求援的战报,急派于禁兵团七支军队火速支援。于禁在曹军中是老资格的将领,是曹操事业初创时代的元老级干部,这时的职衔为左将军,也是元帅级别。他执行军纪严明,是曹营名将。派他来支援樊城守军,应当说是最好的人选。何况,还给他派了一个骁勇的战将庞德为先锋。这个庞德原是马超部下,因病脱离,后来跟随了曹操,长期闲置,没有表现的机会。这次出征,声言要与关羽拼个你死我活,竟然抬着棺材上阵。这样一个不要命的给于禁做先锋,那就更是强强联合了。于禁援军开赴前线,关羽亲自出阵,与曹营先锋庞德连战几天,难分胜负。关羽知道这次战役不是以前与其他军事集团争夺地盘谋求发展的战斗,而是一场代表国家奉召讨贼的战争。他热血沸腾,勇气倍增,不顾自己已经五十九岁的年龄,面对强敌毫无惧色,精神抖擞,拍马挥刀,冲锋陷阵,驰骋在血火纷飞的战场上。
关羽是一个统帅,更是一个战士。
时值初秋时节,天降大雨,沔水(汉江)暴涨。于禁长期在北方作战,不熟悉荆襄的地形,军寨安扎在低洼地带。关羽多年驻军荆州,陆战水战皆通。他冒雨查看地势,派军决开河口,乘船攻击,水淹七军,摧枯拉朽,大破曹营,生俘了主将于禁和庞德,击溃了樊城援军。曹兵降者甚众,而于禁也拜服关羽的声威,伏地投降。关羽也曾苦心劝降庞德,庞德出兵前大话说得口满,坚决不肯,只好斩杀。荆州军于是声威大震,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郡守傅方乘机反正,投奔关羽。许都西边的陆浑(嵩县)、郏县、梁(开封)一带民众乘势起义,由地方部队领袖孙狼领导起义军民,接受了关羽的任命,打起了关羽的旗号,与关羽的荆州兵团遥相呼应。忠于汉王室的朝廷官员也暗中策动,图谋配合关羽的军事行动。“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中原震动,许都周围和黄河以南形势大乱,曹操已经惶恐至极,连忙商议应急方略,意欲迁移首都,以避关羽荆州大军的凌厉攻势和前进锋芒。
“威震华夏”!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还有谁得到过这样的评价?而且是正史上的评价!称霸天下的项羽没有,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韩信没有,所有的三国名将也都没有。没有谁曾取得过这样巨大的胜利,没有哪一场战争曾产生过这样巨大的影响。刘备集团以关羽一旅偏师,就获得了扶汉讨贼的军事声威和实际优势。天下震动,天下振奋。
关羽登上了毕生事业的光辉顶峰,也是自己人生的光辉顶峰。
眼看着,关羽就要成功于天下,就要成功于历史。
眼看着,春秋大义,就要成为永载史册的成功实践。
不幸,关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大的阴谋家和一个最卑劣的小人。
就在关羽取得节节胜利,樊城岌岌可危,曹操惶恐至极,意欲迁都以避锋芒的时候,时任丞相军司马(相府军事参谋)的司马懿提出樊城解围之计:
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
曹操不愧是个最大的阴谋家,连他的参谋也是最大的阴谋家。
曹操自然“从其言”,同意了司马懿的建议,于是派人去联络孙权,同时派出就近在宛城驻军的徐晃兵团,支援樊城,再战关羽,还派出议郎赵俨参赞曹仁军事。徐晃兵团战斗力不是关羽军队的对手,在中途犹疑迟滞,曹操又派将军徐商、吕建协助。曹营谋士看到战场形势仍然难以扭转,都力劝曹操亲自领兵抵御关羽。于是曹操亲自出征,把大本营驻扎摩坡(今郏县东南),部署殷署、朱盖等十二支军队会合徐晃。尽管如此,曹操还是没有把握,又密令东南前线的张辽部队,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率领地方军开赴前线。
至此,曹操方面已派出十一位将领和十二万兵力投入战斗,看看这个名单:曹仁、满宠、于禁、庞德、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其中大将七人,参军一人,刺史二人,太守一人。以这样的力量配备对付关羽,可见曹操下了多大的本钱。而关羽以四万多兵力,进攻襄阳,包围樊城,水淹援军,借助民军,惊扰敌后;先后消灭曹军主力四万人,俘降、斩杀敌军大将各一人,收降敌方刺史、太守各一人,而且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把握在关羽手里。
谁也想不到,问题出现在关羽的背后。
这时的孙权,早已不是赤壁之战时代的孙权了,已经毫无忠义、正义和侠义可言了。为了集团私欲,为了夺取荆州三郡之地,孙权暗中投降了曹操,答应配合曹操从背后偷袭关羽。
这一切,孙权向曹操正式要求,郑重要求,要悄悄地进行。
孙权也不愧是最卑劣的小人。
这样,关羽面对的,就是两个国家级别的军事集团了。
孙权的偷袭计划由吕蒙执行。吕蒙当时驻军陆口(今湖北赤壁市陆溪镇),在关羽东部防线的边沿。他一直觊觎着荆州三郡,多次挑衅,由于鲁肃坚持联合政策,才没有得逞。如今正式接到命令,吕蒙立即行动起来。但是面对智勇兼备的关羽,面对荆州严密的防御,硬夺是不行的。关羽北征,把足够的军队留守荆州,公安和江陵又是经营多年的城池,守备能力是很强的;而且沿线每隔十里建造了报警的烽火台,升起烟火,就可以次第传递军事警报。只要东吴有所行动,警报发出,关羽很快就能回军救援。再说,两家已经达成协议,荆州已经平分,借你半个郡还你两个郡,双方都还是同盟军呀。
一个胸怀大义的人,对不义小人,永远是估计不足的。关羽就是如此。
而只要是小人,都会是阴谋家。
吕蒙的阴谋是非常完整的。他首先装病,要求离职休养,去首都建业(今南京)看病。他向孙权推荐新的领军将领,是没有什么名气,书生型的年轻将领陆逊。这是孙权和吕蒙、陆逊一起密谋好的,立即公开发布了任免公告,命令吕蒙病休。陆逊接任后,立即又以晚辈的姿态,故作谦恭,给关羽写信,表示仰慕之情,表示随时听从教导的愿望。这一招的迷惑性是很大的。关羽看到吕蒙离职,陆逊谦恭如此,以为他没有什么能为,加上前线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便调动一部分荆州守军开赴樊城阵地。荆州守备的兵力,就比较薄弱了。接着,吕蒙暗中又到了陆口,与陆逊一起策划了“白衣渡江”的行动。江南商贾流行穿白色衣服,和军队的服装有很大差异,东吴兵士穿了白衣,乘船而上,沿途的荆州守备军以为是商家船队,便不以为意,到了跟前受到突然袭击,来不及举火报警,军事要塞就已经失守。
至此,以荆州的守备,还不至于被攻陷。公安、江陵是军事重镇,城防工事经关羽多年经营,固若金汤;而且守备力量不弱,有两位职位不低的将领在驻守,应当不会轻易陷落。
但是,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在关羽进攻樊城战斗激烈的关头,负责给前线运送军需给养的士仁和糜芳,工作不力,贻误军纪,关羽给予了严肃批评,声言“还而治之”,就是胜利后回到荆州再作处理。这两位肩负重任的将领,原本是刘备的姻亲和嫡系,即使对关羽有所不满,也不至于心怀二心。没想到孙权派人到公安和江陵劝降,陈说利害,诱以高官厚禄,竟然使二人相继投降,开城迎贼。城防坚固的公安和江陵,就这样被东吴不费一刀一枪,轻易占领。
孙权配合曹操“蹑其后”袭击关羽,阴谋得逞了。
“人道老瞒(曹操小名)是汉贼,谁知贼更有孙权!”(明,何思传:《题大王冢》)
荆州已然失去,但关羽还说不上什么危险,或者说脱离危险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如果沿着汉水西去,会合上庸(今湖北竹山县)的刘封、孟达,就到了安全地带,可以休整部队,保存实力。荆州水军舟船齐备,水性娴熟,这是最稳妥的自保方法,而后在上庸等待机会。即使上庸也受到威胁,还可退守汉中,这样至少可以保全关羽自己的性命。危急关头,关羽却没有这样做,他没有只顾保全自己,而是冒着危险,拼着性命挥军南下,志在夺回荆州。作为肩负扶汉大业方面重任的军事主将,他太清楚荆州的重要性了。刘备的重托,诸葛亮的运筹,隆中战略的军事格局,关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即使北伐失败,只要荆州还在,就有机会再次北伐;荆州丢掉了,两路夹击计划就会失去一路,隆中战略就会受到严重挫折。为了荆州,关羽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和心血,他不会这样轻易地放弃;为了荆州,他已经多年没有见到刘备和张飞,他不会这样去蜀中和兄弟团聚。他怀着必死的决心,奋不顾身地重蹈虎狼之地,去回击无耻的孙权和吕蒙,去夺回扶汉大业的战略重地荆州。到这时,他决心如铁,全不顾自己的满腔碧血,将会染红滔滔江汉和广袤的荆楚大地。
但是,家乡被东吴攻破的荆州士兵已无斗志,大部逃散,关羽身边,只留下少数部队。关羽只能就近驻守麦城(今湖北当阳县),又被东吴重兵包围,只好再次派人向上庸请援。
直到这时,关羽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非常不幸的是,上庸的守将是刘封和孟达。
孟达原是益州刘璋部下,不得重用,张松、法正欢迎刘备入蜀,他也参与了。后来张松被杀,只剩下他和法正两人最早投奔了刘备的队伍。刘备取得益州,法正成了和诸葛亮几乎平级的重要官员。刘备夺取汉中,任用法正为总参谋长;晋位汉中王后,法正又官居尚书令,相当于总理级别的职务,地位显赫。而孟达,只被任命为边远地区的地方守将,心中极不平衡。关羽请求援兵的使者到来,孟达建议刘封不予出兵。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关羽就是他的叔父,不能不救。孟达便进谗言,说刘备当年要以刘封为养子时,关羽曾表示了不予同意的意见。这话的离间作用太大了,刘封遂不出兵。
悲剧,已然不可挽回了。
盟军,部属,同僚,只要其中之一不是这样,悲剧便不会发生。
关羽恰恰就遇到了这样的盟军,这样的部属,这样的同僚。
夫复何言?我们只有为关羽深深地叹息,也为历史深深地叹息。
关羽等不到救兵,只好放弃麦城,率少数残兵逃亡益州。途中,遇到东吴大军数路兵马围追堵截,寡不敌众,终于和儿子关平、部将赵累,在临沮(今湖北远安县)被俘。
对于关羽这样一位英雄,孙权也还是想收为己用的,就赶到军前好言劝降。他哪里能够理解,这时的关羽,早已不是当年下邳失守时候的关羽。
这时候,刘备已在益州称王。如果说汉献帝还是汉朝的象征,刘备则是汉朝梁栋。而窃国者曹操,是汉贼;孙权为曹操作伥,同样是汉贼。关羽是何等样人,岂肯贪生怕死,投降国贼?况且在扶汉大业气象一新之际,孙权失信背盟,以小人伎俩,用阴损奸计,背后偷袭,使为国讨贼的正义之师功败垂成。关羽在刘备麾下,是国家重臣,受国家之重托,荷国家之重任,衔国家之大恨,岂肯向汉贼低头,与小人为伍?
生死之间,关羽毫不犹豫地作了最后选择。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心里,涌上了多少仇恨,多少遗憾,多少欣慰!他的脑海,一定闪过了自己几十年翦灭群雄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涯的画面;他的眼前,一定向往过汉中王率领复仇之师报仇雪恨横扫吴魏的胜利图景。大丈夫生于乱世,得遇英明领袖,结为兄弟之交,纵横华夏三十年,所向披靡,立不世之功;叱咤风云,建千秋大业。大义参天,精神为普天下万民敬仰;精忠贯日,行为树人世间道德楷模。他的一生,是义参天地道衍春秋的一生,是波澜壮阔名垂青史的一生。
“偏向孤城轻一死,不虚平日看春秋。”(明赵钦舜《谒解州庙》)
关羽心如铁石,凛然不屈,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腊月二十二日(见曲公游《关公评传》),慷慨赴死,英勇就义于章乡(今湖北当阳),时年五十九岁。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
关羽没有能够夺回荆州,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在荆州的大地上,他把自己忠于职守忠于伟大事业的精神和品质,写在了天地间。
巨星陨落。
衡山垂首,沔水呜咽,悲歌响彻天地。
华夏之天,漫天白雪;华夏之地,遍地素裹。
风云也为之变色,山河也为之哭泣。
大江东去,波滚浪涌,浩浩荡荡,流不尽苍生泪,载不动百姓血。
关羽牺牲了,带着功败垂成的悲壮,走进了历史。
然而,他牺牲了生命,却获得了不朽,获得了永生。
王西兰/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