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院长王好召
在平陆县常乐镇,提起该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院长王好召,知道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2019年12月25日,常乐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的几位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临近饭点,一声吆喝在大院里响起:“吃饭啦,今天中午是油饼、炒菜!”院子里,挨个招呼老人们用餐的便是该服务中心院长王好召。不高的个子,消瘦的脸庞,夹白的头发,坚毅的脚步,初见王好召,他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2005年,王好召接受常乐镇政府的委派,只身一人挑起赡养孤寡老人的重担。15年来,他恪守职责、孝老如亲,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善老事业中,照顾镇敬老院里孤寡、智障、残疾、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
15年里,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养老事业,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尽心尽力,为五保老人生活提供保障
王好召是常乐镇斜坡村人,今年59岁,在外人口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他,深知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本,这为他以后的事业播下了种子。
2005年,为解决“三无”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常乐镇重组敬老院,对辖区内有需要的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也是那一年,45岁的王好召受镇上委托,不顾妻子的极力反对,当起了敬老院院长。“再怎么困难,也要把老人养好”的信念,从那时起就在王好召的心里扎下了根。
刚上任,王好召被眼前的情况难住了,老人们有的有智力缺陷,有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有的行动不便,还有的体弱多病……对此,王好召犹豫过,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撑起这个“家”。
每天一起床,王好召便开始了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日常的工作。7点30分,他先到各屋走一趟,和护工一起帮助老人收拾房间和整理床铺。“在打扫卫生的同时,我会询问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检查完所有老人的生活情况后,这第一项基本工作才算结束。”王好召说,在冬天,服务中心会一周帮老人洗一次衣服、洗一次澡,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拆洗一次被褥。
清洁好房间卫生,安排好老人们起床事宜,就到了早饭时间。早饭过后,王好召为老人理发,这已经成了该服务中心每月的惯例。
为了省下理发的开销,王好召自己置办了工具,学着为老人理发。“我现在可以非常熟练地为他们理发了,每个月1次,至今已理了10年了,光理发推子就用坏了4个。”王好召笑着说。
午饭过后,经过短暂的休息,王好召又为老人们的生活琐事忙个不停。
午睡醒来,76岁的王兴有在房间外晒太阳,房间里,他的被褥已被工作人员整理得井井有条。祖籍江苏的王兴有,多年前来到运城打工落户。无儿无女的他在该服务中心住了快7年了,这里成了他的家。
“前几天你拉肚子吃了药,现在有没有舒服点?”王好召走到王兴有的身边,问起老人最近的身体情况。王兴有也打开了话匣子,和他聊起这几天的生活。
“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永远是我心中的第一要事,院子里所有老人有什么病,我都一清二楚。”王好召说,为了能及时关注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他与镇卫生所达成合作,每周都会有医生来服务中心坐诊。
为了确保药品使用规范,在服务中心配套的医疗室里,详细地记录了建院至今所有的药品使用情况。如果遇到医疗室解决不了的病情,王好召会将老人送去医院并安排好住院事宜。王好召说:“有时陪老人去医院,我围着病床忙前忙后,总会被误认为是老人的孩子。”
平时省吃俭用的王好召,在完善服务方面可从不马虎。为了让老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服务中心每年冬天、夏天都会给老人们发一身新衣服。饮食方面,为了让老人吃得健康,王号召还多方协调、筹备,提高了开支,每周定期为老人改善两次伙食……
倾心奉献,做老人们的贴心人
为方便照顾老人,王好召晚上睡觉很少脱衣服,离院外出也是随叫随到。“15年来,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说。人老了,性格难免变得孤僻,院子里的老人们有时发生矛盾,他去劝架,也会被“糊涂”的老人谩骂、责备。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很委屈,但王好召依然和颜悦色地安慰老人,解决纷争。
“我在给老人们接屎接尿时从没嫌过脏,把苦和累深深地藏在心底。”王好召说,“老人的儿女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儿女们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
王好召在亲力亲为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大便失禁,我只能用手为她处理。但是老人不情愿,还骂我、打我,我只能先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并为她更换了衣服,洗净了污秽。”说到这里,59岁的王好召留下了泪水,他告诉记者,最困难的事情,不是苦和累,而是不被老人理解。
三凹村的田林娃老人今年近91岁了,在服务中心已经住10个年头了,期间他曾经因为想家搬离过一次,后来又重新入住。“吃得好,住得好”田林娃用朴实的6个字评价他在这里的生活,在他看来,这样的环境才是最舒适的。
老人们没有亲人的陪伴,心里烦躁不好受。常常有老人满腹牢骚的,耍性子闹着要离开。每当这时,王好召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们唠叨,通过陪他们看电视、下棋、聊天的方式进行安抚。渐渐地,老人们都把他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像王兴有、田林娃这样以服务中心为家的老人有很多,处理老人们之间的关系、调整他们的心情成为了王好召工作中的一部分。老人们性格各异,出现矛盾要及时开导化解,用他的话来说:“就和自己居家过日子是一样的。”
当天理发时,王好召和几名老人聊得非常开心。理完发的王兴有摸了摸自己的头,笑着说:“院长,这次头发理得真好。”王好召听了开心,也跟着笑了。
矢志不移,舍“小家”为“大家”
王好召清楚地记得,2013年之前的常乐镇敬老院只有8间简陋平房,“原先的敬老院地势特别低,2006年7月份,下了一场大雨,当时敬老院就遭了水灾,雨水倒灌进房间,连床和被子都飘走了,当时是我一个人把老人们挨个儿背到地势高的房间。”王好召说,从那以后他便一步步加盖房屋和改造配套设施,在老院8年的时间里,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是他坚持和老人们同吃同住,不断改进老人们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王好召日夜操劳着服务中心的一切,不能也不愿离开这帮老人。在他心里,服务中心就是他家,老人们就是他的亲人。而对自己的家庭,王好召满怀愧疚。
如今,儿女长大成人,王好召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理应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我也曾想与父母、妻儿在一起,可实在放心不下那帮需要照顾的老人。别说家里的几亩地了,就连村里的红白事我都是托人随礼,没时间过去帮忙,时间久了,亲朋好友都笑称我是一个‘大忙人’。”他说。
每逢过年,是王好召在外工作的儿女回家的日子,也是一年当中为数不多和儿女相聚的机会,心中牵挂老人的他,在家也待不住,不停地往服务中心跑。“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过年期间没有家人亲戚在身边照顾,我怎么忍心丢下他们?”为了让在服务中心过年的老人感受年的气氛,王好召没少花心思:“包饺子、放鞭炮、贴对联,别人家怎么过年,我们院就怎么过年。”
每当有人问起王好召:“你都将近60岁的人了,还整天伺候老人累不累?图个啥?”他总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老人撑起这个‘家’是我的责任。”
2013年3月,常乐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重建敬老院。同年,位于该镇中心地段,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45间房屋的常乐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落成,可解决50余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问题。
2018年,常乐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还进行了一项18万元的煤改电工程,把一间间燃煤宿舍改成了带暖气的环保房间。如今,该服务中心旧貌换新颜,硬件设施齐全,软件建设达标,院里院外干净整洁,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王好召凭着负责到底的这份赤诚,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诚诚恳恳地挥洒着自己的热情与汗水,在常乐镇树立起一面敬老孝亲之旗。
15年来,王好召矢志不移地践行着照顾五保老人的承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刘凯华 廖旌汝/图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