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阎敬铭的乡愁
晚清时期,声名远播的名臣阎敬铭留有两处遗迹。一是陕西原朝邑县黄河老岸垅上的丰图义仓,俗称南寨子的地方,至今仍发挥着国家粮库的作用;二是今永济市虞乡镇楼上村的王官别墅,内设有他的纪念堂,阎敬铭晚年致仕赋闲在虞乡。
当年他因拨款和制币之事被慈禧太后免职在家,心情郁闷,于是发为《不气歌》,一直流传到现在。后来,他以身病为由,要求辞职回乡,得到“恩准”后,回到了今永济市虞乡镇。
他是陕西朝邑县人,然而他不回朝邑,却要回到山西虞乡县,这是为什么?还得从头说起。
进京途经虞乡结缘
阎敬铭生于1817年,朝邑赵渡村人,家中殷实供其读书走仕途。18岁时,阎敬铭中举,然而殿试不第,后参加举人“大挑”的面试选官,因形象不佳,竟被面试官喊他“出去”。史书记载也不避讳,描述他“形容猥琐,其貌不扬,脸像枣核,双眼大小不一,身材不满五尺”。
出局之后的阎敬铭,更加勤奋苦读,参加会试、殿试,博取功名成了他唯一的选择。他进京会考,途经河东(当时的蒲州府),隔着黄河,对岸是永济县。早上他站在黄河老岸垅上向东瞭望,透过河面的轻雾薄霭,看河岸三面横列的中条山,像被净水洗涮过一样,青翠亮丽,秀色可餐。他想起了唐朝韩愈的一首短诗,“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岗”。河东风景竟然如此诱人,他久站原地,看得如痴如醉。
他初次出远门,从大庆关过了黄河,穿过蒲州城,又上官家大路,必经虞乡县,那里有个王官书院。有一次进京,他得知路德先生正在王官书院讲学,便去看望恩师。路德是陕西周至人,进士出身,曾任军机处章京(满语文书官),后因目疾告退,在关中书院讲学。不巧的是,路德先生回了西安,阎敬铭到时与恩师失之交臂。
他临时借宿在屯里村茶坊,那是人们朝拜道教名山五老峰途中的小憩之地。他吃了点便饭,困乏无力,倒头便睡,第二天就得了伤寒症。大热天,他浑身发冷,呕吐不止。店家看他可怜,帮他找来村里人称“活菩萨”的李善人的母亲,为他医治。老太太看过这个年轻书生,即刻吩咐村民把他抬到自己家中,精心医治护理,月余时间,方得痊愈。此后,李老夫人又让自己两个儿子护送他回朝邑老家。临行前,阎敬铭叩谢老人救命之恩,认其为再生父母,表示以后定当报答。此后数年,他几次参加京试会考,每次经过虞乡,都要到屯里村李家小住几天。老太太也喜欢上了这个知恩图报又满腹经纶的年轻人,高兴地收他为义子。
道光二十五年(1848),他殿试获二甲十二名,进士及第,点翰林庶吉士。为答谢虞乡李家之恩,他借口朝邑老家赵渡村经黄河、洛河的包围,三面环水,北面又是二水夹击,成了“金线吊葫芦”状,常遭水患,想在此地安家。得知李家邻居刘家正好售房,他就把刘家的房子买了下来。这以后便成了他的归乡落脚之处,他的家眷也多住在这里,六子乃竹于此出生,大闺女又出嫁当地的董村张家。
定居虞乡兴办教育
道光二十八年,阎敬铭被授户部福建司六品主事,后经十年历练,这为他后来任山东巡抚的吏治和户部尚书的精干理财、反贪惩腐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先受分管户部的大学士文庆的青睐,又经湘军总管军需的胡林翼的奏荐,说他“貌虽不扬,而心雄万夫”,调他到湖北襄助,充按察使,后又任山东盐运使,再后又破格升为二品顶戴署理山东巡抚。阎敬铭在后备粮筹措军饷,在前指挥运筹帷幄,许是劳累过度,他一下子就病倒了。于是他回到虞乡养病,举家住到了屯里村。
此后的一段时间,自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他久居虞乡,成了实实在在的当地乡民。养病期间,他热心于讲学,兴办教育。正如《虞乡县志》所载,“阎相国,前曾主讲解梁(书院),邑人士问业频仍,沐其教泽,风气因以之潜移默化”,更见他关注当地的民政和文化教育事业。他倡导修建学校,出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涑水纪闻》和格言类册子。
他致力讲学,常往返于蒲、解之间,到过蒲州南面中条山栖岩寺下寺的金鹅馆,那里是前清著名诗人吴雯的学馆。吴雯也是外乡人,家籍辽宁,人称莲洋先生,其追慕王羲之喜鹅之好,便自己用黄绫包装花木成鹅形,名曰金鹅,趣味盎然。阎敬铭敬仰吴雯的人品和“仙才”,也曾从栖岩寺望川亭上远眺。吴雯有诗《忆栖岩寺》,诗中形容从招凉旧亭一眼望去,大河流过蒲郡,青山连绵关中。
阎敬铭站在望川亭前,居高临下,目之所及,大河西边老岸垅上的南寨子甚至他的老家赵渡村,都看得一清二楚。原来这一河之隔,竟然近在咫尺,大河亦如一衣带水。原来历史传承下来的秦晋之缘、秦晋结好不无道理,本来(黄)河渭(河)平野就是密不可分,风情民俗百里相同,民间往来情同手足。他有点动了回乡之情,河西那边毕竟是自己祖籍。
然而,他在虞乡定居,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两地一样的乡情浓烈,都有点难舍难分。他更是爱上了这里的王官谷,此地确实是一方风水宝地,景致宜人。他崇拜晚唐的司空图。司空图幼年随父从淮北来到虞乡,官至兵部侍郎。昭宗时朝内生乱,他陪伺在皇帝旁,后因足疾辞职回乡。他喜爱诗赋,“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时取一壶问日月,长歌深入五陵溪”,他在这有着别业亭、室、堂、池。但这也难静下心来,最终还是随着被弑的唐哀帝一命归去了。此时的阎敬铭也看上了这一处山水景地。
接任钦差带病赈灾
光绪三年,时逢丁丑大荒,朝廷下旨,命阎敬铭协助山西巡抚曾国荃赈灾济民。作为钦差大臣,他前往灾区视察灾情。当时秦晋豫大面积旱灾,夏粮颗粒无收,特别是三省相邻之处,灾情尤其严重。仅以虞乡《丁丑大荒记》文中摘句,“(当年)春三月微雨,至年终无雨,麦微登,秋禾尽无。岁大饥,平(阳)、蒲、解、绛(州)等地尤甚”“人食树皮草根及山中沙土石花。猫犬食尽,甚至有父子相食,母子相餐,较之易子而食,析骸以为尤酷”,足见当年饥荒的情景。
他接任钦差一职,带病上任,便服私访,对借灾发财的贪腐官员毫不留情。如对克扣赈灾粮款的(山西)吉州知府段鼎耀清查上报,处以死刑。他从虞乡沿着蒲州、潼关到朝邑察看灾情,便衣行装,骑着毛驴,看到官员的劣迹行为,顿时火冒三丈。如见到“旌善申明亭”(告示栏)上知府加征捐税的布告,手起撕毁,当下宣布赋税尽免。他路经(永济)韩阳(镇),夜住马厩,查知官员正在吃酒作乐,即时罢免其官职,此后方有“罢官店”的故事传闻。他冬夜路经潼关,遇见新任县官大施官威,当即撕毁其命书,就地免职。
过了潼关北去二十里,就是他的老家,他一身褡裢布衣,牵着头小毛驴,步行进村。他在《虞乡县强宜庵(县令)免减差徭记》中写:“天下有苦无复之而足忠其上者,其农民哉;不知其忠遂不知其苦,不仁之甚者也。”他从强宜庵这位县令身上看到了其对农民之苦的体察和同情。县令的悯农之情,让阎敬铭很受感动,当即加入乡民之列,自发地给县令做寿。他内心深深敬重这位地方父母官。
他协助山西巡抚曾国荃赈灾,史书记载:“周行晋境东西两路十府州近三千里,被灾之广且重,处处伤心骇目。”他一路暗地不知洒下了多少辛酸眼泪。他派人赴湖北、安徽、宁夏等地购粮入晋,请朝廷将湖北、江苏未提入京的六万石漕米调晋,并“奏借山东三十万两(银),以为根本续命之资”,再请裁减晋陕等省差役,并大办粥厂散发米粮,遂使灾情得到缓解。
此时朝廷调他回京。张之洞主政山西巡抚,也想请他留晋协助。面对朝廷的调令,阎敬铭上了奏折,恳切陈词,说自己年老体弱,能力有限,不便赴京任职,山西百姓处于水火,自己虽是秦人,但久居晋省,不得袖手旁观,如得朝廷恩准,就近留任晋地,协助张香涛(之洞)办事云云。字语间蕴含着他浓浓的乡情地谊。然而,太后、皇上不准他再提此事,光绪八年(1882)五月,他由虞乡赶赴京都,时年65岁。
开缺返乡魂归故里
奉命回京的阎敬铭,很快受到慈禧召见,这待遇已是第五次了。趁着老佛爷心情好时,他提到了在朝邑建立义仓之事,慈禧随口答应下来,并为之起名“丰图义仓”,还亲笔写了龙虎二字赐于此仓,而后又赐书“天下第一仓”的御笔。他此次入朝,晋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特别是掌管户部数年,多有改革。
他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理财大师,然而也却有很不顺心的时候。慈禧五十大寿,提出要他拨款修建颐和园,而他却主张币制改革,因意见不合,惹怒了老佛爷,被革职留任,年底又以开复处分。其后,他多次以病体屡求开缺(离职),光绪十四年诏准,然又是“只在京调理”。其间,他闷在家里生气,这也就是《不气歌》的产生背景。次年再奏,得准回籍,时为光绪十五年(1887)。这次返乡,他是带着满腹牢骚回去的,旧疾未愈,新愁又加,真真是气出大病了。
回到虞乡屯里村的阎敬铭,却对王官谷这处风景之地难以忘怀,想着去那里静养身体。家人亲友提出举家搬迁,董村的亲家也慷慨出地,那里有董家的一块地皮。这次,阎敬铭默许了,并为之命名“王官别墅”,也许是为对应司空图“王官别业”之意。
然而,还未等“王官别墅”开建,他就病倒了,三年病卧,家人忙于照顾他。而他在病中却想起那次栖岩寺望川亭上的一瞥,似觉又看清了朝邑老家黄河老岸垅上的南寨子。那几年,他离乡在京,朝邑老家已经建成丰图义仓,那一排白色的城堡望去十分耀眼,此时的南寨子殷切盼望着他的归来。他听说了,心领了,然却没能有机会再望一眼。此时,他想到了柳宗元,这位中唐时期的遭贬重臣,祖籍虞乡,自诩柳河东。柳宗元一生难得再回故地,最终逝于他洒尽心血的柳州,人们又称他为柳柳州。柳宗元死后,人们又在他生前常去的罗池,为他建起了柳侯祠,世世代代纪念。
阎敬铭想他如今也已把这河东古地上的虞乡作为第二故乡,也可自称是阎河东,朝邑那边就是阎河西了吧,或阎同州也行,自己的名号不是荔门吗,大荔即是历史上的同州府么。陕西那边毕竟是他的原籍故乡,叶落归根,他最终还是要回到那个祖茔之地。这一点儿孙晚辈也是不会忽视遗忘的。想着想着,他竟然朦胧之中走上了归途。
时为离京三年之后,即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七,亦公历1892年3月5日,阎敬铭离世。
祁世坤 /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