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建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真谛
“人生五伦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绛县,有这样一位普通人,多年来,一直悉心照顾患有慢阻肺而长期卧床的父亲,用善良、勤劳、爱心和坚韧,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他叫马政建,今年56岁,在绛县农业银行工作超过30年。工作上,他一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生活中,他对父亲尽心竭力、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得到了周围人的赞许和钦佩。
马政建的父亲15岁时就干起了翻砂的活,“病根应该就是在那时落下的。年纪大了以后,老人就经常咳嗽、气短”。2015年,父亲的症状突然加重,每年都得在医院住上两个多月。马政建还未成年,母亲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弟弟,一个是大车司机,一个在外地打工。作为长子的马政建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他们虽然不经常在家,但只要回来,也都是尽心侍奉老人。老二的媳妇前些年因病去世,这几年,老三媳妇就挺身而出,做了很多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马政建一再“退缩”。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有过亲身经历的人都知道,要想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照顾好要付出多少辛劳。马政建的父亲常年卧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身上插着导尿管,每天需要24小时吸氧。很多同样情况的老人难免邋遢。然而,在马政建的照顾下,父亲总是穿着干净,身上没有一块褥疮,没有一处脏污,家里也总是窗明几净、整整齐齐。“虽然老人只能躺在床上,但只要他在一天,我就要尽力让他活得精神,活得快乐,活得有尊严。”马政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喂水喂药、擦洗身体、帮老人翻身、陪老人聊天、剪指甲、剪头发……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只要正常人该享受到的,马政建都会尽力为老人做到。6年来,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流程。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父亲曾3次病危,被医生通知做好准备,但马政建硬是用孝心、细心、耐心,一次次地创造了奇迹。为此,他付出的是每年在医院“住宿”天数超过60天的代价。回到家中,因为父亲经常需要排痰,最长的一次,他半年多都是穿着衣服睡觉,“这样老人稍微有个动静,我能起来快点”。
《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子夏问孔子怎样是孝道,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最难,有事年轻人来做,有好的饮食先给长辈吃,你以为这就是孝了吗?”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对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容易,但发自内心对父母精神和心灵上的关怀则很难。马政建不懂《论语》,也没读过这段话,但是,他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他对父母不光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更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和心灵上的陪伴。
随着病情变化,父亲的记忆也时常出现偏差,发作起来,虽然能认清人,但思维可能停留在以前的某个时间段。“比如,有亲戚来看他,他就问人家结婚了没?其实,对方孩子都快上初中了,他还参加过婚礼。”马政建解释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马政建总会轻声细语、耐心地向父亲说明情况,帮助老人串联起完整的记忆。
这就是马政建,用无言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孝亲之美熠熠生辉,亦将代代相承。
王耀师小杰/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