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亭:坚守“创作”和“设计”的意义——河东戏苑摘杏花奖者
程小亭,荣获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音乐设计奖,供职于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
在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中,我团的新创革命现代戏《中条山上党旗红》(以下简称《中》剧)荣获了新创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我自己也获得音乐设计奖。能和两个省级强团同时获此殊荣,实属不易,倍感荣幸,更觉惶恐!
《中》剧的主题音乐我设计了两条旋律线:
一条是主角王焕娥的形象音乐。
王焕娥最初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对党组织和党旗初期认识懵懂,后逐渐转变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所以,王焕娥的形象音乐既要具备疑惑、沉思、深邃的音乐内涵,也要表现其大义凛然、勇往直前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时代强音。
另一条旋律线则是紧紧围绕党旗而展开,也就是说,既要凸显出党旗在特定时期的作用,又要用为党旗而创作的旋律来烘托出党旗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劳苦大众对党组织的坚定信仰。而两条旋律线随着剧情交相出现、相互作用。在特定的情景中,又使用了重复、变奏、发展、移位、转调、主题再现等写作手法,来表现和渲染党旗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作用及王焕娥对党旗的认识过程。在唱腔创作上,力求从传统中来,又要从传统中脱颖而出。
深入传统难,而冲出传统更难。墨守成规固然不会出错和招来非议,但又失去“创作”和“设计”的意义。又加之《中》剧是现代革命题材,必须赋予该剧新的音乐内涵,所以在该剧的音乐唱腔创作上,
一是直接采用蒲剧的传统板式,如介板的伸展与收缩的自如;慢板的大开大合,音级十几度的调进,字少腔多的表现形式;
二性的词腔并重,叙事为主的特点;撩板的词多腔少,直铺平叙;紧二性的说唱结合,富于表现;流水板以情绪为主,中、低、高音,真假声并用;小流水的起收随意等特点来为剧情服务。
二是根据情景与唱词的情感出发而发挥音乐想象之空间,或思索、抒情,或憧憬、赞美,打破传统板式的架构,组织新的演唱体系结构。因为传统的板式不能满足情感的抒发,所以必须要有突破,不破则不立。而一个新生事物的建立和诞生,总意味着原有事物或多或少的解构与重组,也意味着新元素的加入,艺术更是如此。
三为借鉴。在使用本剧种的各种板式与声腔和自我才能的展现、发挥、想象、创造后,某些特定的词汇、语境还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呈现,那就要有所借鉴。在《中》剧创作时,我就借鉴使用了撩板与清板、紧打慢唱与流水、变体二导板、调式交替、板腔体与曲牌体的汇合使用,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艺术效果。这次能获得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音乐设计奖,是专家领导、广大观众对本人的鼓励和鞭策,是强有力的创作团队的集中体现,是以贾菊兰为首的强大演员阵容的用心演绎和倾情演唱的呈现,是乐队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向每一位为《中》剧付出心血的参与者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