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2-11-7 09:00:07

王国强攻克“木叶盏”


木叶盏成品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盏上叶子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每批木叶盏作品出窑,王国强都要一一仔细检查。 本报记者 陈永年 摄

沉黑的茶盏釉面上,有纹理清晰的树叶,缓注茶水,盏壁上的叶片上下浮动,几欲跃出水面……

在河津市一家陶艺馆内,主人王国强以亲手制作的木叶盏,演示这一传统工艺的诱人之处。

木叶盏是流行于宋代、盏内装饰木叶纹的黑釉茶盏,源于江西吉州窑,以制作难度高、良品率低、闻名于世。

而如今,这一传统制作工艺已被王国强攻克,其作品崇尚古法,形神兼备。前段时间我市举办的全省旅发大会,其作品也受邀参展,颇受关注。

“木叶盏”是如何被攻克的?近日,记者前往采访了解。

解答“选择题”

王国强,今年42岁,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人,曾服役12年,2008年年底退役。

脱离地方生活十余年,重新适应需要很长时间。而作为退役军人,文化水平不占优势,创业大多选择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等自己熟悉的方向。

王国强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他到汽车4S店打工,给企业家当司机,卖过早点,开过商店……数年过去了,无论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都无果而终。

兜兜转转,一个以前没有答好的人生选择题又一次摆在他的面前:个人爱好与创业发展如何兼顾?其实,对于王国强而言,换成另一种表述可能更恰当:既然创业不易、成功很难,那创业能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做喜欢的事就不会苦,最大的苦是干不喜欢的事。”他想通了。

王国强以前在北京服役时就喜欢去陶艺店玩,当发现河津市还没有类似的业态时,便赶到北京学艺。人家不教,只是指了一条路:去江西省景德镇,学习陶瓷制作工艺。

王国强真去了。

半年之后,他向首长、战友借钱,购买设备,按照北京陶艺馆的模式,在河津成立了该市首家陶艺体验馆。他在馆内摆了4个拉坯机,指导客人以DIY的形式,自己创作陶艺作品,最后再放进电窑中烧制成型。新鲜东西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喜欢,生意兴隆。

慢慢地,随着陶瓷新技术的出现,王国强也不断与时俱进,他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引进了数码陶艺影像,来烧制高质量的陶瓷盘。

这种盘子,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将照片或风景画烧制到上面,比以前的普通工艺更清晰、光洁度更高。去年,我市文化界一位知名人士订制了二百个陶瓷盘,作为自己艺术生涯的纪念。

采访当天,王国强又收到一个来自陕西省的快递,客户寄来两张照片,准备订制人像陶瓷盘。目前运城一家艺术团体为庆祝典礼准备的订制盘,也在紧张生产中。

这种更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形式,多次被王国强用于表达自己的红色信仰: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他总会精心烧制一批作品,送给特殊群体或特定机构,表达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兵的心愿。

“作为一个老兵,就算是创业,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他说。其实,一眼望去,就能看到他与别人的不同。小平头,身材挺直、消瘦,说话直来直去,完全符合人们心中军人的形象。

DIY陶艺和数码陶瓷盘让王国强的创业走上了正轨,而真正让他从创业中感受到成就感与自豪感的,是木叶盏。

“以叶入盏”风雅难

木叶盏,因茶盏中有着木叶纹路而得名。其制作对杯型、木叶、施釉、火候等工艺相当讲究,烧制出完整的成品极为不易。

成品率低,知名度高,有历史渊源——这些意味着工艺难度,更意味着作品价值和市场价格。

王国强加入了几个陶艺群,不少同行都在群内讨论,试图攻克这一技术难关,发展新的产品线。他也一样。

木叶盏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说简单,是在泥坯上刷上一层釉,在上面放上树叶,再放入窑内烧制。烧制中,叶子遇高温化为灰烬,清晰的轮廓与釉色融合,留在盏底或盏壁上;说复杂,是选什么叶子,什么时候采集,釉刷多厚,温度如何控制等等,都没有明确的参数和指标,全靠操作者手上的感觉。

“我以前问人家,人家不跟咱说。现在摸索差不多了才知道,就算人家跟咱说了,哪怕是人家让咱面对面地看着,也看不懂。门道全在人家手上啊!”王国强说。

第一次烧,盏底就出现了模糊的叶子印,他非常兴奋,继续烧。可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什么印都没有了。他不放弃,一种种叶子试,不同时间的叶子试,不同材质不同薄厚的釉试……最终,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总结出最适合木叶盏工艺的树叶,以及其他各种操作细节。

比如,采集下新鲜的树叶或草叶,要趁着新鲜把它处理成适合杯盏的形状和大小,再夹到书中或报纸中储存。否则,等用的时候再处理就很容易折断。另外,木叶盏工艺的原理,是叶子烧成灰后,与釉中的氧化铁产生反应,最终形成黄色的叶子痕迹。所以,叶子的大小与含水量就非常关键,会直接影响烧制的效果。

木叶盏的烧制,既要保证叶子化成灰时叶型完整,又要保证有一定的艺术水准。这需要技术,也需要运气。

2019年,王国强利用宋代古法烧制木叶盏成功。2021年,其作品登上山西卫视。电视镜头中,陶瓷茶盏、茶壶上的木叶,完整美观,脉络清晰。特别是方形陶瓷托盘上,一整棵草或卷或舒,生机蓬勃。

电视节目播出后,杭州一个客户打来电话:“你那作品卖吗?就电视中摆的大方盘那套。”

成交。

创新,新产品,新收益;再创新,再出新产品,再得新收益……正向的收益互动,正是创新者应得的奖赏。

攻克古法木叶盏制作工艺,非常关键,但也只是王国强创新目标的其中一步。以前的木叶作品,多是盏杯类,且多为一叶或双叶。王国强想再进一步,于是,他推出了更大的载体,比如比盏杯更大的陶瓷盘类作品;也推出了更复杂的表现方式,上面不再只是一枚叶子,而是一整株的草。

整株类木叶作品,经过几批试制,成功的有二三十个,其中就包括被山西卫视纳入镜头的那一个。

“那个你看不到了,现在在杭州一家纪念馆展出着,价格很满意。”王国强说。

如今,气温下降,叶子的含水量更低了,又到了适合采集树叶、草叶的日子。接下来的日子,王国强将会采集更多的叶子,去烧制更多的木叶作品。

把工艺摸索得更精微,继续提高成品率;让作品更成套系,更适合市场。这是他新的目标。

传承固镇窑窑火

成长,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在陶艺创业路上,王国强已经坚持了6年,这比他从事的其他任何工作都长。

6年来,陶艺店中的拉坯机增加到了7个,回头客越来越多;电窑由1个增加到了4个,技术更先进,烧制量更大,可烧制品类也更多;主打品类由原来的DIY,增加到陶制盘、木叶盏。

更重要的是,6年中,他重新解答了自己的人生选择题: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吃苦,用“不以为苦”的方式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国强所在的固镇村名头很大。

在该村发现的宋金窑遗址,是晋南瓷器史上的重大突破,充分展现了山西古瓷器成熟完善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该发现后来荣获了“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

蒙此荣光,传承固镇窑窑火,已成王国强的又一目标。

如今,王国强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名字已经加入了“河津固镇窑”的字样,头像则是一张他在国旗下的军装照。

这样的组合意味深长,有故乡的高光时刻,也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或许正是这种个人、故乡、历史、时空的互动和交融,让他在陶瓷创业上并未止步于利润和效益,而是主动与当地的学校联系,免费上门开设陶艺课程,最多时同时在三所学校上课,这样的公益课他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王国强的展厅里,摆放着不少作品,形状并不规整,有的上面还有稚气的涂鸦,甚至小小的手印。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这些别人看不上眼的作品,一定会给他们带去不少童年的快乐,或许还有历史的氤氲。

始烧于宋代,盛于金代,废烧于元代,与我国其他几大名窑相比,固镇窑的存在时间并不长,但既然这是家乡曾有的荣耀,对于王国强而言,所从事的陶瓷事业就有了另一番意味。

“普及传统文化,传承固镇窑窑火,创作出更多精品,这是我的责任。”他说。

对于运城乃至北方来讲,木叶茶具都还是个新鲜事物。市文旅局在做《运城礼物》一书时,已将其作为运城文创的一个代表,进行了收录。这对王国强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陈永年/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国强攻克“木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