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2-11-22 10:20:42

古代河津的“一都四国”与南韩北冀(韩万、冀缺)

    退休二十年,专题探索水文化和“一都四国”历史。

    禹凿龙门,功比天高;钦敕其名,谁可媲娇?

    “一都四国”,县域稀少;英贤辈出,还看今朝。

    一、两人二地“五争”与“新说”之实质

    古代河津的“一都四国”,曾出了不少英贤。其中春秋早期的韩万、冀缺,曾在韩原和冀国遗邑生活多年。

    (一)春秋早期河津两地出了两位历史名人

    韩万,原名姬万。西周初,曲沃并入晋国。曲沃桓叔与中央王朝武王同宗。桓叔生一子,名万,称姬万。公元前760年晋灭了韩,将韩国遗邑韩原,敕封给戎御姬万为采邑。以邑为姓,称韩万,入籍河津。韩万在韩原十几年,担当尽责,边疆安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逐升晋卿,成为晋国韩氏卿族始祖,又是战国七雄韩之祖。

    冀缺,原名郤缺。韩亡国一个多世纪之后的公元前658年,晋又灭了位于河津北坡的冀国。由于国在荣河一带的一国侯献城有功,晋便将冀国遗邑赐给其为食邑。若干年之后,改封给晋国名卿郤芮为采邑。公元前636年,郤芮与同伙谋杀文公未遂,被诱杀于禹门口,并夺回封地。其子郤缺贬迁于冀邑耨耕,以邑为姓,称冀缺,成为河津人。二三年后,胥臣路经冀邑,见冀缺妇夫相敬如宾,便举荐之。文公不计前嫌,被调回晋都重用。冀缺知恩图报,屡立战功,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冀缺逐升为正卿。真乃“一都四国”人杰地灵:冀缺、韩万,晋初戎卿;史圣薛礼,英贤辈出;物华天宝,美哉河津!

    由于韩万、冀缺,均为春秋早期历史名人;也由于春秋时著名的韩之战发生在龙门山之前的韩原。这两者都太有名气了,因此,韩原在哪里?五家史书分别记载在五个县域:

    一在永定河沿岸的固安县;二在沿黄的韩城;三在沿黄的芮城;四在河津稍北;五在沿黄的今河津与万荣之间。近年来,本市发表的某些文章中,又增加了一说。本会活动时,大家将这一说所述的几条理由称之为“冀亭西迁新说”。前三说,历代史学家,都已否定,不赘述。现今的重点在后三说,起点在如何解读“韩在河津稍北”;实质是冀亭方位和韩万、冀缺其人。

    二、“新说”的三条与三个关于

    1999年出版的《晋国史》第17章有这么一句:“据《竹书纪年》云,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晋灭掉了韩国,韩在河津稍北,这样,晋的西疆到了黄河”。“冀亭西迁新说”认为,既然《晋国史》说“韩在河津稍北”,那龙门山就应自禹门口到稷山县佛峪口;韩原应北起今僧楼镇北界,南至汾河;韩之战就发生在这段山下,因为此山下泉多、湖多、地广,所以,“晋戎马还泞而止”。这三条疑似与史记有异。

    (一)关于龙门山东界。《诗经·大雅·韩奕》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水经注·河水》注释曰:“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此处也,即‘经’所谓龙门山”。又续云:“龙门山在河东皮氏县西。北京等地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大禹治水》篇云:大禹在奕奕梁山凿开一个缺口后,“当时将此处命名为龙门”;中国当代四大著名的史学大家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就把此山称为龙门山,把这个缺口称为禹门口”;《辞海》曰:吕梁山“北接管涔山,西南至禹门口接龙门山”;汉代孔安国《尚书传》曰:“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光绪版《河津县志》曰:龙门山“皆指今之禹门口山也”。《史记》司马迁自序:“迁生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河”此指东西流向段的黄河;“山”仅指史圣村北段的龙门山。人们常说故里在龙门,因为之称是一种荣耀。但这并不能说明龙门山是从禹门口到佛峪口。

    (二)关于韩原:北到龙门山,东至皮氏邑。从河东迤南到今小梁乡西域于东南向,直到原万泉县北部,古称韩原,武王季子封于此,称韩国,与原荣河县一古国相邻。

    第一,应完整理解《晋国史》。皮氏亡国1500年后的战国时所著《竹书纪年》,关于夏灭皮氏的记载是:“(夏)帝不降三十五年(夏方国)殷灭皮氏”。皮氏古国都城在今太阳村东南三里许。秦始设皮氏县。从皮氏县到今市区,三次向东北迁城约五公里。第17章依据的是《竹书纪年》;讲的是“晋的西疆到了黄河”,不是到汾河。所说的“韩在河津稍北”是指皮氏故都稍北。如以皮氏故都为圆点,“稍北”应为皮氏故城之西北范家庄村北的龙门山处。《晋国史》第17章的表述虽与主体章节四次表述的“韩在河津和万荣之间”有异,是因为所指的县城方位不同,但本义相同。

    第二,韩原方位早已定位。《左传》曰:武王、成王“立七十一国者……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清代史学家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对这71国地理考证之后,否定了前四种异说,肯定“韩在今山西省河津与万荣县之间”。上海原历史博物馆长、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当代四大史学家之首杨宽的《韩侯所在地望考》载云,韩原北起龙门山,南到原万泉县北部。1931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韩目曰:“韩原地名,韩为晋灭,至韩万复采韩原,盖在山西省河津、万泉之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山西社科院研究员李元庆;山西史志研究院副院长、史学家张国祥;专题研究晋国史的资深专家李孟存、李尚师等,都肯定韩原在今河津与万荣之间。

    第三,西周的“井田制”。“韩”字本义为“井垣”。著名的史学家朱学勤《中华文明史》曰:“田形成片,鳞节栉比,形如‘井’字。”韩原地形类似井垣;明代河津设四大乡:东称仆射,西名太史;南叫平原;北曰沃壤;再以村名论,县北因山致富者,多称院、庄;县南村名多衔“原”,如北原、南原、平原、东平原、东西孝原等。这六个村一非以原姓为祖;二非以原姓为主,何故?和井、上井等村名,是否与西周的“井田制”相关?

    (三)关于韩之战。春秋早期,因晋惠公忘恩负义之故,秦晋在韩国遗邑的龙门山前,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大战,史称韩原之战或韩之战,诸多史书多有记载。

                           (上)
张俊祥/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河津的“一都四国”与南韩北冀(韩万、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