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职业中学学生赴稷山稷王庙追寻后稷足迹
3月31日上午,稷山县职业中学学生代表赴稷山稷王庙开展后稷农耕文化传承学习活动。稷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刘彦俊、王钰娜实地为学生进行专题文化讲学辅导。
稷山稷王庙又称后稷祠,创建于元至正五年。其中轴线上建有山门、献殿、后稷楼、泮池、过亭、姜嫄殿及两侧钟、鼓楼和东西垛殿。现存过亭、姜嫄殿及东西垛殿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皆为清代。稷山稷王庙建筑布局完整,木雕、石雕、琉璃内容丰富、雕技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5月25日,稷山稷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彦俊副馆长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稷山稷王庙的“三绝”,带领他们共同了解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朝拜农神的宫殿式庙宇。后稷楼明楼前檐的两根蟠龙石雕廊柱,一条为水龙,云腾浪涌、翻滚若飞;一条为火龙,火焰熊熊、昂首向上,雕刻手法匠心独运、雕刻技艺精美绝伦,代表了中国古代石刻技艺的高水平。同学们了解到,这两根蟠龙石雕廊柱是由清朝同治年间稷山县西店头村张开新、张开春兄弟二人所雕。
稷山稷王庙献殿前檐板上,是一幅以木雕技艺为表现手法的后稷教民稼穑图。这幅图详细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一套完整的农事活动。
后稷楼内正中供奉的是后稷姬弃及侍立二童子像。姬弃端坐在中央宝座,宽袍博带,手持硕大谷穗。后稷姬弃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始祖,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始祖。
稷山县职业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用学生身边可感知、可触摸、立体形象、生动鲜活的实体历史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后稷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后稷身上真切感受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想要义。
记者 刘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