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1-11-11 16:34:42

唐代书法家裴行俭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他出身于“河东裴氏”,于唐太宗时参加明经科科举考试而中选,并得到著名军事家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曾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后还朝任吏部侍郎,掌选事10余年,多有创新,影响深远。

文武双全

从裴行俭一生的经历来说,他更多的贡献是在军事方面,尤其是多年在西域驻防,建功边疆,使他成为一代军事名将。这也是《旧唐书》《新唐书》对他着墨最多的地方。

然而,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却专门有对裴行俭艺术方面的记载:“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赍物良厚。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

后晋赵莹主持编修的《旧唐书》中对裴行俭的记载基本一致,只在文字上略有不同:“高宗以行俭工于草书,尝以绢素百卷,令行俭草书《文选》一部,帝览之称善,赐帛五百段。行俭尝谓人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唯余及虞世南耳。’”

从记载来看,(一)裴行俭在书法上长于草隶,而且是书法名家。(二)唐高宗李治喜爱他的书法,让他用百卷绢帛草书书写《昭明文选》,御览之后认为写得好,赏赐他绢帛五百段。(三)裴行俭对自己的书法自视甚高,认为在不择笔墨的情况下,他比褚遂良写得好,与虞世南不相上下。(四)裴行俭写过《选谱》和《草字杂体》两部书法著作,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弘文馆学书

裴行俭幼年时因门荫(即凭借父祖辈所任官职)而进入弘文馆学习。根据《唐六典》记载:“贞观元年,敕见任京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子有爱学书及有书性者,听于馆内学书,其法书内出。其年有二十四人入馆,敕虞世南、欧阳询教示楷法。”贞观元年,裴行俭8岁。他是否在此年入馆学书不得而知,但从记载来看,入弘文馆学书条件极好。“其法书内出”就是馆内的学生可以把内府所藏的法书范本作为临摹的对象。在古代能够见到名家墨迹珍品那是十分难得的,而像裴行俭这样的高官后代可以凭借门荫入弘文馆学书法,并且能够尽情饱览内府所藏墨宝真迹,这必然对他们的书法长进有巨大的好处。

唐初内府所藏法书都有哪些呢?根据《法书要录》记载来看,贞观年间,内府收藏主要是以二王法书为主,特别是王羲之的法书,备受重视。可以说,裴行俭幼年于弘文馆学书就是以馆藏王羲之等为基础的,他的书法起点源于二王。

同时,弘文馆内还专门请唐初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教示楷法”。虞世南、欧阳询两位多体兼善,尤以楷书见长,唐楷法度森严,这对裴行俭的书法学习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墨迹虽没有流传下来,但我们从他的学书经历大概可以推断,他的草书风格应该与王羲之比较接近,而与其后的张旭、怀素应该有较大的距离。

◆书坛影响

裴行俭的书法艺术不但得到唐高宗李治的激赏,而且得到在他之后四五十年的书画理论家张怀瓘的大力肯定。

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裴行俭,河东人,官至兵(吏)部尚书。工草书,行及章草并入能。有若搢绅之士,其貌伟然,华衮金章,从容省闼。”寥寥数语就将他仪容姿态刻画出来,并对他的书法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张怀瓘的《书断》把自古以来善书者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类,裴行俭的行书、章草和草书均被归入能品,并特别强调了他“工草书”。其中列入神品的草书家仅张芝、王羲之、王献之3人。列入妙品的草书家有22人,唐代仅虞世南、欧阳询两人。列入能品的草书家有25人,裴行俭与陆柬之、孙过庭、王知敬、卢藏用、高正臣6人并列入能品。《书断》后被张彦远全文收入《法书要录》之中,从中可见裴行俭是唐初书法佼佼者。

裴行俭在唐初书坛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首先在于他是一位能入能品的书法大家,还在于他任职吏部时以书选人、用人,使许多善书者进入唐代政治圈子。唐代选拔、考察官员的基本标准是身言书判。

《旧唐书·职官志二》记载:“礼部尚书”条“凡择人以四才,校功以三实。四才谓身言书判,其优长者,有可取焉。”何谓身言书判?《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第三条就是要求书法有力度筋骨,字形美观。裴行俭在吏部任职多年,当然也以此标准选拔官员,书法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他选拔的官员之中,不乏善书之人。例如钟绍京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样一位唐代一流的书法家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遗忘了。

宋代《宣和书谱》记载,宣和年间,宋代御府收藏的裴行俭书法也仅有一件《千字文》。

古人认为书法乃小道,政治军事等才是正道。裴行俭历史上以军事家、政治家的面貌广为人知,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就被人们忽略了。

《宣和书谱》曰:“然书帖罕传,盖行俭以用兵有功唐室,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禽夷,自是以功掩其它能也。”

强文/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书法家裴行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