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之春
张志德
三月,桃红柳绿,莺啼燕舞。在这春的欢乐里,我回到了家乡-解州。
"月是故乡明",谁对故乡没有一种偏爱?何况我这个游子呢!
一大早,我便催着弟弟连锁一同去街上走走。当我们刚踏入西大街时,便听到“铿铿”的汽锤声,接着便是卖吃食的、卖各种东西的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的吆喝声,气氛异常热烈。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轻轻的风,象勤快的小姑娘捧来了一壶醉人的酒我陶醉了。
回到故乡,自然是亲戚多,熟人多。他们有卖布匹、衣服的,有卖油糕、油茶、凉粉的;
就连我儿时大家公认为最笨的存娃,也操起了打饼子的小杆杖,敲得小案板震天价响,嘴里还高喊着:“解州特产,香油酥饼!”
见了我,咧着个又宽又大的厚嘴唇,眼睛笑成了一条缝:“锁哥,回来啦?来,尝尝兄弟的手艺!”
我过去坐在小板凳上,拿起递过来的油酥饼咬了一口,越嚼越香,哦,里边还垫有葱花、芝麻呢!
我赞美他的手艺,他却红了脸,嘴对着我的耳朵悄悄地说:“这是我媳妇教我的。”随后他放开噪子说,“没有好政策,再有能耐又能咋?”
弟弟盖了座新房,要给大门上买个门吊子。我说:“恐怕不好买。公家不经营那号老古的东西。他说:“你听见汽锤响了吗?那是专业户贾正业父子的铁匠铺。那里有。”
我随他过去。
“嗬,真够气派。铁匠铺装上了大汽锤,这可省劲多了!”我禁不住赞叹起来。
“嗨嗨,讲究经济效益嘛。二位到此有何贵干?贾正业扶了一下架在鼻梁上的茶色眼镜,满面春风地递给我一支大前门香烟。
“哥,看,那不是门吊子!”连锁拉了一下我的袄袖,指着墙上挂着的门吊子给我说。
“我这里冷货多,公家不经营的我经营。别看这门吊子不起眼,乡里乡亲的老式门偏喜欢这东西,嗨嗨……"贾正业眉飞色舞,“咱这里镢、镐、锄、镰、菜刀、铁锨样样都有。临时需要啥也加工。
生意嘛还算兴隆。嗨嗨嗨正谈着,工商所所长赵俊杰同志来了。
他见了我异常兴奋:“老伙计,多时不见了。欢迎指导!”
我打趣地说:“解州的乡镇企业是运城市最好的,这和你这所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要说最好不敢当,但确实发展很快。个体户80年才10户,84年就增加到592户。
新增品种 70种,新产品11种。外来户有山东的、河南的、芮城的、陕西的、永济的,共24户。”
我们一面漫唠,一面来到了专业户卫正斋的门市部。门口有一块碑非常引人注目。我走过去问:“你这里还经营青石碑?”
“哪里!那是水泥制品。不赖吧?好多人把它当成了青石的,物美价廉。”我正想问他搞这玩艺儿有啥用,他好象猜着了我的心思,说:“你不知道它做啥用吧?
现在时兴陵园,不在自家坟前立个小碑,日后恐怕混淆起来。这也是群众要求的。"我点了点头,心里说:“有道理!”
我们登上了解州关帝庙的春秋楼。居高临下,解州镇尽收眼底,到处青烟缭绕,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太阳升起来了,热气腾腾的解州,沐浴在金光溶溶的世界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