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闻喜邱村名将 高僧 国师 辉映古河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5 0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孔新郎为记者介绍毌丘族史 记者 张建群 摄

image.png
邱村法显寺正殿

image.png
毌丘俭纪念堂

离闻喜县城不远的桐城镇邱村,近几年可谓名声大噪,其乡村建设让人眼前一亮:连片如林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的农家饭馆、直通县城的宽阔道路、丰富多彩的文化墙……这里不仅田园风景如画,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曹魏名将毌(guàn)丘俭的故里。

毌丘俭,复姓毌丘,字仲恭,善文学,又善指挥战争,是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外交官,一生的抱负是统一国土和解决民生。其文武双全,满腹才华,复姓毌丘虽然生僻,很多人都会读错,但这位英雄的事迹应该被广知,不该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2月27日,记者一行走进闻喜毌丘俭故里邱村,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菊香与党支部原书记孔新郎的带领下,寻访这位名将的河东印迹和故事。

村名有来历 邱氏为望族

邱村,古称舜田里,传说是舜帝生活、耕种过的地方。后因毌丘氏受封于此,改为毌丘村,其甚至早于闻喜县建制,有村前村后的毌丘山、毌丘坡、毌丘氏祖茔为证。据说,当年毌丘氏族遍布闻喜境内的毌丘山(鸣条岗)一带,邱村在三国时期的文臣武将达一百多人,史称“不在裴下”,这在《闻喜县志》中有记载:“毌丘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名门显赫,业绩卓著,不在裴下。”

现在的邱村,由原上邱、下邱、西邱、黄花岭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但还远达不到历史上的“七村同姓丘氏家”。沿着乡间路车行至上邱村,村门楼上写着“毌丘俭故里”,十分瞩目。村道两旁的墙上绘着这位名将一生的故事:承袭父爵、崭露头角、两伐辽东、屡征句骊、合肥之战、心存魏室、激战中原、折翼魏南……这些故事一一细读后,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毌丘俭博闻多才,精于诗文,是魏晋之际的著名诗人,代表作不少,如《承露盘赋》《答杜挚》《罪状司马师表》等。

毌丘俭祖父、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将军,骁勇善战。父亲战死沙场后,毌丘俭承袭爵位,被魏文帝选拔为其长子曹叡文学掾。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毌丘俭被委以重任,历任尚书郎、羽林监、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要职。当时魏明帝要大兴土木,毌丘俭上表陈述利害,大意是,“天下应最先消灭的是吴、蜀势力,最应办理的事是让百姓丰衣足食。战争不消灭,老百姓饥寒交迫,即使宫殿再美,也无济于事”。因此,他被升任荆州刺史,参与边疆防务,后来以副帅身份参与司马懿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镇守辽东。

此后,毌丘俭数次立下战功,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国,让其几乎亡国。为纪念这场军事胜利,他还命工匠刻石纪功。

毌丘俭两次东征非常具有历史意义,这是当时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征服朝鲜半岛,确立了魏国在东北亚的霸主地位。高句丽元气大伤,之后四十年,不敢再犯辽东,并年年纳贡称臣。

毌丘俭能文能武,战功赫赫,很快升为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又与诸将合力击退了吴国的大举进犯,加封镇东大将军。

后来,当朝大将军司马师篡权废帝后,他感念昔日魏明帝之恩,明知以卵击石,可还是为了曹魏政权拼死一搏。公元255年,毌丘俭联合扬州刺史文钦发兵,讨伐司马师,兵败被杀。

司马师为斩草除根,派人到其故里闻喜毌丘村(今上邱村)屠其族人,祸及三族。族人四逃,改毌丘为贯为丘、或毋、或仇、或官,分散居住到各地。现在夏县其毋村、闻喜郭家庄都有其后裔。司马师去世后,外逃的族人陆续迁回村,改村名为丘村,后为避孔丘名讳,改为邱村。

“东征平叛屡立战功,一生无悔为国计;豪气干云共肩信义,三族有伤悲魏臣。”这是今人写的一副楹联,感慨毌丘俭的忠义。往来的路人,谁会想到邱村历史上有这样一段悲壮的故事。

碑刻证功绩 毌丘耀三国

现在的邱村人生活富裕,日子甜蜜。2008年,村中族人新建了一座毌丘俭纪念堂。

在纪念堂前,零星散落着古碑和石狮。据邱村党支部原书记孔新郎说,这些大多是在祖茔发现的,也有一些复刻品。

当年,毌丘俭东征的战绩,有古碑为证——毌丘俭纪功碑,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内。

这通古碑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朝廷率军民修路,乡民挖土时发现的。《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反叛纪功碑》发现时,只残余全碑之左上角,表面可见7行47字,另有三字虽残但可辨识,共50字。虽只有寥寥数字,但与《三国志·魏书》记载的战争经过基本相符,书中记载毌丘俭刻石纪功有两处,此便是其一。

毌丘俭纪功碑被发现后,引起当时学术界重视,诸多史家对碑文颇多考证。王国维更是在《观堂集林》一书中,详细对碑文订补阙文,修正文献不足。

这块残碑就是当时毌丘俭征伐高句丽,攻战丸都山城的证据,证实了辽东一带在三国时期就属于中国版图,攻破了倭寇“东北不是中华国土”的流言。

“毌丘俭在东北一带很有名,都知道他是闻喜人,经常有吉林、辽宁的专家学者来这里探访他的故里。”孔新郎说。

有一通碑也很特殊,高约3尺,也是断碑。此碑为毌丘俭遇难碑,是在黄花岭上发现的,距今已1740多年。石碑正面是神龛式雕像,中间佛像端坐莲花,两侧立有多名侍者,碑后上方雕有两株摇钱树,挂满了铜钱,两树交缠下是两神龛,碑石下刻“难主毌丘俭”字样。

2004年12月,村民在黄花岭取土时,发现一块石碑,从小就听说这里是毌丘祖茔,在场的几人不敢大意,立即将石碑运回到了村委大院。在冰天寒风中,他们用水冲刷了碑上的泥土,露出了十分精美的原貌。

“只有黄花岭一带会长一种特殊的黄花,而且繁茂无比,开得漫山遍野,别的地方没有,传闻那里是毌丘族人满门被抄斩的地方,现在闻喜县的烈士陵园就在黄花岭上。”孔新郎说。

这里还有北魏时的造像碑,足见毌丘家族在当地的贡献和影响。毌丘俭一位文臣,北征外族南下抗吴,换得边境近半世纪和平,与其说他是曹魏最后一名忠臣,不如说他从来都心系国家和百姓。

法显西行地 堪舆丘延翰

走进毌丘俭纪念堂,正中供有毌丘俭塑像,身穿铠甲,手握兵器,威严肃穆。两侧分别是中国第二代堪舆学传承人丘延翰和西行取经第一人法显大师。

这两位大师的名气很大,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也是毌丘后裔。

邱村有一座法显寺,尽管是新修的,但还是让人十分震撼,建筑恢宏大气,禅意十足。虽然提到西天取经,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唐僧——玄奘法师,但其实法显比他早了200多年,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文化传播第一人。

在法显出游西域之前,虽有多人出游,但都半途而废。法显幼年出家,当时邱村毌丘寺因供养毌丘俭及其祖父香火鼎盛,是河东府名寺,他也慕名在此修行,任寺院住持。毌丘寺刻毌丘俭遇难碑时,他以丘法显之名作为主供养人,列于其中。

当地还有一种说法,法显其实是毌丘八世祖,许多史书记载其为平阳人,而当年闻喜曾属平阳郡。

但邱村是法显西行的出发地是毋庸置疑的。东晋隆安三年,他不顾62岁高龄,结伴四人同行,从左邑桐乡(今闻喜邱村)法显寺出发,经长安西行取经,因三人半路病亡,只有法显一人到了天竺、印度、狮子国(斯里兰卡)等。他每到一处,把东方文化和西域文化进行交流,在各地享有盛誉。西域各国至今还存有法显寺庙、法显山、法显街,特别是印度,法显印迹颇多。他历时15年,游历30多个国家,历经艰险,九死一生,漂泊至青岛崂山附近登陆,带回了大量梵本佛经。归国后,法显不顾年事已高,7年间共译出佛学经典6部,对后世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把自己所见各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著成《佛国记》,今已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文献,对研究南亚各国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法显花甲之年,走出故土,开辟生命的另一段旅程,让人敬佩。

“他是最早踏上‘一带一路’的先行者,离开时走的是传统丝绸之路(陆地),从狮子国回国,走的是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法显寺宽一法师说,“他从国外带回来很多种子,大蒜、菠菜之类,最早就是在邱村一带先种植,才推广的。”

丘延翰,我国著名的风水大师,第二代易学、堪舆学的传承者。丘延翰自幼喜读乡贤郭璞的著作,尤其对易学和堪舆学最感兴趣。他承袭了郭璞的易学、堪舆学观点和占卜的方法,成为一代方士,名扬大唐,是一代国师。相传,他曾凭一己之力断言了裴氏家族的荣耀,还在民间点“天子穴”。丘延翰不仅著作众多,创立了龙门八局风水,而且善于洞察天地运行规律,精通医学、心理学,非常有智慧。他认为天地万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有规律的存在就有机可循。

从先贤身上可见的开创精神、利民思想,可以明白今天邱村的党员干部一班人带领村民热衷乡村振兴事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经济,在家门口致富是有文化渊源的。

□记者 薛丽娟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3 21:13 , Processed in 0.041612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