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那还是经济比较匮乏的年代,一家老小都要张嘴吃饭,我因为生计的原因,来到了沂水县的一个小乡镇做一点小本的生意。那年的冬天很冷,寒风呼啸了一夜,到了早上更是清冷,冻得人不敢出手。那天是小镇的集市,街上没有多少人,只有早起的小贩和几个冷冷清清的饭棚。
       大约到了早上八点多,集市上也没有多少人,冬天集市晚,大约要到9点多人才会多一点。我冷得很,就向旁边的一个羊肉汤饭棚走去。那个时代,集市上大没有正规的饭馆,大多是一些集市上才会来的用篷布织起的小饭摊。我身边就有一个卖羊肉汤的,一个大铁锅里烧了大半锅羊肉汤,简陋的灶膛里燃起熊熊的火,锅里的羊肉和辣椒不时地翻滚,冒出蒸腾的热气,羊肉香味便在街道上弥漫……,卖羊肉汤的不时地吆喝两句“热羊汤,两毛钱一碗,喝汤不花钱,又暖和来又解馋……”,不时有人去喝上一碗,头上冒出汗珠,身上顿时暖和了许多。
我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有滋有味的喝起羊肉汤来。旁边来了个六十多岁的老汉,穿着一件破棉袄,袖口都磨出了棉絮,黑黝黝的发亮,带着一顶护耳朵的棉帽子,皱纹很深,满脸的沧桑。他在羊肉摊旁边犹豫了一下,不知是抵挡不了羊肉汤香气的诱惑还是实在太冷了,终于在我身边做了下来。他要了一碗羊肉汤,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笼布包,拿出了一个玉米饼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然而我发现这老头只是喝汤,不吃羊肉,喝完了碗里的汤后,又要了一碗汤,一会儿汤又喝没了,饭也吃饱了,碗里剩下了七八块羊肉。然后老汉要了一张黄草纸,把那些羊肉包了起来,又用笼布把它包了几层,才小心地揣到怀里。我就好奇到问他:“老人家,你怎么不吃这些羊肉,包回去干什么?”老汉木讷的说道:“我出来赶集能喝碗羊肉汤阿,老伴连汤也喝不到,我带回去给她尝尝……”到了傍晚,风小了些,我赶紧收拾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西下,我朦胧中依稀看见一对老人在村边的小路上相互搀扶,他们的背影越拉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