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56847[/attach]
  董姓起源在河东 董永本是运城人
  “董永故里”新探源
  由于复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人们对“董永故事”的“原生地”也有种种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在山东青州(千乘)者,有认为在江苏东台县者,也有认为在湖北孝感县者……然据了解可知:今山东青州、江苏东台和湖北孝感等地的“董”姓,均系从外地“侨迁”而来。
  笔者为探明这一故事的来源出处,先后经历了十几年时间,经过披览群书,澄疑去惑,终于考明:“董永故事”的“原生地”在位于黄土高原的万荣县。
  两千年前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天仙下凡婚配的传说,是中国古代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故事之一。它不仅在民间长期口头流传,而且被镌刻在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的东汉石刻画像上面,又被东晋·干宝记入中国古代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还以佛教“变文”形式载入《敦煌变文集》,宋、元年间又敷演成小说《董永遇仙传》,收入《清平山堂话本》,记入著名的“二十四孝图”。据此题材编为戏曲作品的如晋剧《槐荫记》、黄梅戏《天仙配》、楚剧《百日缘》等等,千百年来在舞台上长期表演,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与《孟姜女》《白蛇传》《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齐名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由于复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人们对“董永故事”的“原生地”也有种种不同说法:有认为在山东青州(千乘)者,有认为在江苏东台和湖北孝感等地的“董”姓,均系从外地“侨迁”而来。有关“董永”的所谓“遗迹”,都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甚至宋、元、明、清以后,说那里是“董永故事”的原生之地,都较为勉强。
  俗话说“木有本,水有源”,“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笔者为探明这一故事的来源出处,先后经历了十几年时间,经过披览群书、澄疑去惑,终于考明:“董永故事”的“原生地”在位于黄土高原的万荣县。
  “董”姓起源地和“董永故里”
  中国的“董”姓,是古代“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之一,据有关材料记载,全国的“董”姓人口约有793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1%。据《元和姓纂》等记载,“董”姓起源于古代山西。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太史蔡墨曰:“昔有寥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稷川,稷夷氏其后也。”又《左传·文公六年》:“改嵬于董”,河东汾阴县有亭,又泽名。后汉《郡国志》:“闻喜县有董池波,古董泽也。”可见“董”姓起源于古代晋南“蒲州”(今运城市辖境)地区,该地区是“董”姓人口密集之地,如辗转迁徒于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的《董氏族谱·居徒考》就有“董自河中徒家焉,世为著族”等语,“河中”(府)即指古代山西运城地区,这里也是“董”姓著名人物、晋国史官董狐,东汉末年“河东太守”董卓等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这就为“董永”故事的产生提供了可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土壤。据《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统计,运城的“董”姓人口总数为47120人,在全市人口排名中占第十六位。
  有关“董永”的内容,见于历朝修撰的《平阳府志》《万泉县志》等地方志典籍当中。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修《万泉县志》卷四《人物上》载:“董永,上孝村人,幼丧母,家贫,至孝,庸力以事父。及父卒,就庸主贷万钱葬之。一日,道遇一妇人求为妻,永与俱偕主人,令织绢三百匹,以偿其钱。已而其妻辞曰:‘吾乃天之织女,缘君至孝,天帝令余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莫知所之。”
  《平阳府志》卷二十三《人物》也有文字大略相同的记载。《万泉县志》卷终《杂记》记载:“孝子董永墓:在上孝村,有碑,剥落。”
  《古迹》又载:“董永墓:在怀介庄下窑沟边(已毁)。”
  因为董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歌颂和记载的贤孝人物,所以他的名字也就当之无愧地被奉祀到当地“文庙”里的“乡贤祠”当中。《山西通志》卷七十四《秩祀略下》记载:万泉县,祀……魏·董永……(《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1册,第5143页)。可见“董永”是山西万泉人的说法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以上地方史料所记的“上孝村”就是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的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该村位于万荣县城东南的稷王山下,距该城10公里。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每逢暴雨之后,东、南山坡的雨水往往汇流、积聚于此,积水成潭,所以人们把村名改为“小淮”。
  为了澄清“董永故事”之谜,笔者先后三次赴小淮村进行考察,并县从居住在村西路南小巷第一个大门院内的材民董本林的家中,访得沙石质地的“董永故里”门匾石碑。这块“董永故里”石刻门匾本是镶镌在小淮村西堡门上的原物,后来为了便利交通,拆毁了堡门,这块石匾就存放到村边董本林院中。这些情况说明:董永的家乡就在“小淮村”。
  小淮村的董氏后裔和《董氏家谱》
  位于皇甫乡境内的小淮村是著名的“董”姓人口密集居住的村庄。现在全村居民约五百多户,人口二千五百多人。其中“董”姓人口就有两千三百多人,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此外,在小淮村周围附近的槐树院、娘娘庙、药王庙等村落,还分散居住着“董”姓人口约两千多人,占全万荣县境内“董”姓人口总数(9177)的四分之一。
  既有“祠堂”,就有“家谱”。据村中年近七十岁的董俊业先生介绍:小淮村“董”姓分为“前小淮”和“后小淮”两支。过去都修有“家谱”,但已经在上世纪的“土地改革”、“反封建”和“文革”动乱中毁灭无存。现在省城太原工作的著名作家董大中先生,保存有小淮村《董氏家谱》的手抄、复印本。笔者回到太原后循迹寻访,终于见到了这本珍贵的《董氏家谱》,初步了解到“董”姓起源和小淮村“董”姓与“董永”之间存在的联系。
  “董氏世源”:董氏之源,始于晋中。《史记》所载:黄帝时,有董父:虞舜臣有豢龙氏,盖因豢龙,因赐姓董。《左传·文公六年》改嵬于董。河东汾阴县有“董亭”。又泽名。后汉《郡国志》:闻邑有“董池波”,古董泽也。……古河东郡汾阴县有“魏孝子乡”祀焉。为董氏系族之宗焉。厥后子孙散处,而吾族祖居汾阴,故晋中宗族,以河东为近;河东宗族,以汾阴为近;汾阴宗族,以吾庄小淮为近。夫小淮一村,俱是董姓,凡他姓者,皆流寓也。
  《万泉县志》有“魏孝子董永,春秋祀焉。又董有铁驴,谓身通仙水,小淮村人……”
  从以上地方志典籍和家谱材料所记的内容可以看出:“董永是万荣县小淮村人”的说法有据可征,由来已久,并不是无稽之谈。
  在一次考察中,我还寻访到了位于万荣县、夏县、盐湖区三地交界处的稷王山下的“槐荫坡”,它属现盐湖区三路里乡郭家岔村。从远处看,只见“槐树岭”上两棵古老、粗壮的大槐树屹然挺立,靠东的一棵树径约有二尺,靠西的一棵在树桩上又生出一棵新树,据说是“董永古槐”的第三代“后裔”;大树以北,是人们给传说中为董永和织女天仙婚姻作证的“土地爷”建造的“土地庙”。这座“土地庙”的修建时间十分久远,传说,忠厚、老实的董永也是建庙的参加者,遗憾的是原来的古庙建筑已经在“破除迷信”的岁月里毁灭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三楹重修的小庙,庙堂正中端坐着面目慈祥,脸带笑容的“土地公公”,庙堂外面两侧墙壁上镌有几块新修的碑刻,句中有“土地庙历史久远,万民皆知”等语,可惜的是原来的旧碑都已毁灭无存,这座戏台也是重修的建筑,据说自古以来每年正月十八“土地公公”生日时,都要在这里连唱三天大戏,表演社火。据说自发生“董永故事”以后,这座“土地庙”的香火更为旺盛,每年唱戏时,光是“香火钱”就足以开支戏班子的花销。
  织女“田仙”变“天仙”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还得知:“董永故事”中的“织女天仙”,并不是所谓从“天上”降临到人间的“仙女”,而是由当地一名勤劳、善良的民间女子演变而成。
  据许天合、张尚勤二同志撰文考证:“董永故事”里的“织女天仙”,是距离郭家岔村不远的“田家窑”村一位“田”姓人家的女儿,名字就叫“田仙”。这位姑娘不仅天性善良,美丽动人,而且从小聪明伶俐,勤劳节俭,不但练就一手纺纱、织布的过硬本领,还会绣花、织锦。
  自董永借钱藏父之后,他的孝行就在当地广泛流传开来,并且感动了勤劳善良的“田仙”姑娘。她经常背过父、母,借口到地里捡摘野菜,来到“槐树岭”上的“土地庙”前,终于等侯到路径此地的董永。她在大槐树下向董永倾诉了心中的爱慕之情,并在一个夜晚来到“土地庙”中,与董永双双祭拜天地,然后到庙旁的寒窑里结为夫妻,随后一起来到付员外家中,连明彻夜地纺织不息,按照付员外的要求,完成了应织的布匹,偿还了董永所负的债务,携手还家,过上了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男耕女织、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
  “稷王山”是一座由厚厚的黄土层覆盖的高山,所以当地至今还有不少烧砖,焙瓦的砖窑。据当地传说,“田家窑”村年代久远,这个小山村已经淹没无闻,但那一带确实有“史家窑”、“王家窑”、“薛家窑”等地名。
  晋南运城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蚕丝、布匹和糖食、棉花的重要产地。流传在运城地区的“嫘祖”传说,为“织女天仙”就是当地民间女子演变而成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嫘祖是中国古代“蚕桑纺织”的伟大发明者,据说:在四五千年以前,人们还不会纺纱织布,更不会制作衣服。那时夏县西阴村一带长有郁郁葱葱的茂密桑林,西陵氏的女儿发现桑树上生有野生蚕虫,此蚕虫能够吐出又细又长、结实耐用的蚕丝,于是她发明了养蚕成茧抽茧成丝的、纺丝成线穿梭织布的方法,为人们彻底解决了用布匹制作衣服、遮蔽身体的困难问题。据《淮南子·蚕经》记载:“黄帝元妃西陵(阴)氏,始蚕。”《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黄帝“垂衣服而天下治”,因此娶她为妻,立为“正妃”。自此,养蚕、纺织成为古代帝后和民间女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
  正因为晋南运城地区具有以上悠久、深刻的历史、地理、纺织、文化背景,所以千百年来,晋南地区的农家妇女人人都会纺花成线、织布成衣。
  古代移民和“董永故事”南迁
  万荣县皇甫乡的“董永故里”(上孝)小淮村,位于稷山县、夏县、盐湖区、万荣县四县(区)交界处的“稷王山”西麓。当地村民介绍:当年董永借钱、卖身葬父的财主“付员外”家,就在与小淮村相距七十多华里的夏县“付家庄”村,而董永回家路上与织女天仙相遇的“石门桥”、“槐荫坡”和“土地庙”等遗迹,则位于同属稷王山区的盐湖区三路里乡郭家岔村。以上几处有关“董永”的遗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原生地”环境。
  由于“董永故事”屡屡见于历代的记载和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一些主要故事内容已经具备了“口碑”和“信史”的意义和价值。不同地区对故事内容几近“众口一词”的说法,说明故事产生于一个共同的本源。以此判断:“董永故事”的“原生地”就在万荣县小淮村一带,这里不仅保留有“董永故事”中的所有构成要素,具有全面、完整、互为关连的故事情节发展链条,更具有令人信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背景。
  董永是一个以“孝行”著称于世的普通百姓,所以关于他的确凿资料并不很多,但人们仍然可以从“弹词、宝卷”和“小说”作品中,窥见有关董永籍贯故里问题的珠丝马迹。如在清代“弹词”中有,“家住祝州府万阳县普州村”“原来就是普州村上之董永”等语。这里所说的“万阳县”和“普州”,实际上就分别是今日“万荣县”和运城地区的古称“蒲州”,关于董永所在的村庄,在宋、元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所辑《董永遇仙记》里有“话说东汉末年,去至淮安府润州府丹阳县董槐村”等语,这里所说的“董槐村”实际上就是由现在万荣县皇甫乡“董”姓聚住的“小淮(槐)村”讹传而来。这些“淘沙沥金”的发现,可以作为“董永故里”就是万荣县小淮村的旁证。
  人们出于对董永“孝行”的赞颂和爱戴,各地的“董”姓后裔都以有这样一位光荣的祖先为荣,这就造成他的籍贯、故里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但是统而观之,上述省外各地“董永故事”和“董永遗迹”,都存在着内容要素和情节链条残缺不全,无法自圆其说的疑点和漏洞,就董永为“汉千乘人”的说法而言,《青州府志》仅仅记载“董永墓”在“(博兴)县城北崇德社”,其他遗迹都有互不连贯、牵强拼凑的嫌疑。又董永为江苏“东台人”之说,虽然那里有丁溪场“董永墓”和西溪镇天女“缫丝井”,但据考察,东台县所在泰州地区在隋、唐以前乃是茺无人烟的海滨滩涂,直到五代南唐升元年间(1768)才在泰州设置“东台盐场”等八个盐场。把这里说成是“董永故事”的发生之地,显得虚诳不实,令人难以置信;又董永为湖北“孝感人”之说。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十七引“旧《唐志》云:孝昌县,(南朝)宋分安陆县置……《图经》云:因孝子董黯立名也……后唐改孝感……”“沿革”;“晋·董黯碑:《图经》云即董城,在孝感县北一百三十里。昔孝子董黯家焉。故后魏大统十六年改为董城郡……”可见“孝昌”“孝感”之名都是由“孝子董黯”而来。董黯的后人为证明家族“忠孝家风”的绵远悠长,又修筑了“孝子董永”的衣冠虚冢来壮大和光耀门楣,但孝感县的初始来历却不是因“董永”而起。事实证明“董永故里”并不在以上各地。
  通过“董永故事”的“文化寻根”,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儿女对祖先的深挚怀念,对孝行美德的歌颂赞美,对文明道德的推尊崇拜,对幸福爱情的向往追求,对高尚人性的讴歌热爱之情;更可以体会到祖国各地中华儿女之间永恒的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血缘和感情联系,这就更国彰显出“董永故事”广泛传播的巨大思想文化意义。人们可以由此坚定不移地相信;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如同一株深深扎根于大地沃土这中,在任何狂风暴雨面前都屹然挺立的参天大树,永远枝叶蓊郁,永远高大挺拔,永远生机勃勃,永远欣欣向荣。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