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57800[/attach]
  在山西省垣曲县民间广泛流传着“舜生诸冯”的传说。
  从垣曲的旧县城--古城,沿西河北去二十五里,有一座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的驼式山峰,叫诸冯山。这诸冯山当属中条山山系,为历山之一峰。远古时期,诸冯山也同整个历山一样,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山脚下是哗哗的河,奇峰倒映,壮观秀丽。
  传说在诸冯山的一个避风障雨的石龛下面,住着一户人家。男主人,生性懒惰一些,每日游手好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全靠勤劳贤慧的妻子握登操作。不过,那时这诸冯山一带狼虫虎豹很多,丈夫虽懒,夜来为伴,免受狼虫伤害,也就使任劳任怨的妻子得到了慰籍与温暖。
  一次,一场大病之后,男主人了瞎了双眼,从此,人们便称他为瞽瞍,而全家生活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
  早就女当男差的瞽瞍妻子,一切都习惯了。什么罪都受过,什么苦也都能受得了。天未亮,她就爬起身,为瞎了眼的丈夫做好饭,等丈夫吃过饭,她嘱咐他好好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出门会碰到野兽或不小心跌下悬崖。临出门,总要把备好的一条棍子递在丈夫手中,让他作防护之用。
  不过,诸冯山这个地方,山洼可以种禾,漫山遍野有野果可采,山上可以狩猎,山下河可以捕鱼。有好的天时地利,日子虽然清苦一些,由于妻子十分勤劳,瞽瞍家的日子还算能过得去。
  一个深秋的夜晚,明月当空,凉风习习。瞽瞍听妻子讲说着一天劳作的见闻,心里充满甜密温馨。妻子说,她白天在山上见到一只花羽、长得十分好看又从未见到过的大鸟。瞽瞍问:“是金雕?”妻子答:“不是。”瞽瞍问:“是凤凰?”妻子答:“说不准。”说着说着,妻子见丈夫已入梦乡,便停声止气,自己也就睡了。就在这天夜里,瞽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群十分美丽的凤凰展翅从南向北朝诸冯山飞来,最后一只降在了他家门前的石坝上面,并且衔了很多大粒的白米喂在他嘴里。瞽瞍觉得这米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比平时的米饭要好吃得多。
  凤凰说话了:“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白米,你愿意经常吃到它吗?”
  瞽瞍答:“当然愿意。”
  凤凰又问:“你想一辈子吃到这米,就让我来做你的儿子,你愿意吗?”
  瞽瞍忙答:“愿意愿意。”
  第二天醒来,瞽瞍把自己做的怪梦讲给妻子听,妻子笑着说:“那咱们快要生贵子了。”
  说也凑巧,不久,妻子为瞽瞍生了一个男孩。这孩子长相英俊,特别聪明伶俐。而且与人不同的是,每只眼睛里有两只瞳子。孩子取名叫舜,又名重华。
  舜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又受良母的熏陶,也十分勤劳和善良。人们说,舜无论生相品行都酷似他的母亲。
  负夏悲怀
  在这个冷酷无情的家里,舜实在呆不下去了。于是他独自一人搬到离诸冯山十余里远的负夏居住了。
  舜弄来树枝、茅草,垒上附近取的板石(板石山在离垣曲县同善镇不远的宋家湾,当地的群众至今还时常在那里取石板),糊上泥,自己结了一间小房,并在河滩下开了一片荒地,生活这样就算安顿下来了。
  在负夏,舜当时并未成年,身单力薄,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吃力的。但是,由于他离开了凶残的继母、狠心的父亲、野蛮的弟弟,每天不再担心挨打受气了,自己过着艰难的自食其力的生活,倒比先前强多了。
  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天,舜在田里耕作,抬头看见一只母鸟带着几只小鸟在地边觅食,啄到一条虫子,母鸟自己舍不得吃,衔着喂了可爱的小鸟。这充满骨肉情爱的生灵,使舜看着看着,不由落下几滴酸泪。舜想着自己幼年丧母,受到继母百般虐待,父亲又如此糊涂无情,兄弟象竟那样刁顽,自己孤苦伶仃,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一面弹奏五弦琴,一面唱着抒发自己的歌:
  人和小鸟共戴一片蓝天,
  却不如小鸟互相爱怜。
  小鸟的母爱幸福温暖,
  人间却为何豆箕相燃?
  离开了家人与孤独为伴,
  总盼着亲人心回意转。
  清凉的风从大河那边吹来,
  消除了一身的苦闷心烦。
  风是天神给大地的恩赐,
  会给人世间消灾减难!
  舜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头脑,有一双十分勤劳的手,又有一颗十分善良的心;他耕的田,总比别人收获的粮食多,一些人请他教耕作,一些人让田给他;舜到雷泽去打鱼,也比别人打得多,一些人也把鱼场让给他打;舜到河滩去取土烧陶,也比别人烧得陶器美观耐用,一些人请他帮助烧陶器,一些人把烧窑让给他。这样一来,耕田的,打鱼的,烧陶的都愿意同舜接近。有不少人干脆在舜的住所附近结茅棚。来结屋的人越来越多,从外地搬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年变成了小村庄,三年变成了大一点的村镇,五年就逐渐形成了都市,这个都市就是当时的负夏。《孟子》云“舜善与人同”,即指舜这一段的历史。后人据此改负夏为同善。现在山西省垣曲县同善镇的北门上还悬有刻写着“帝舜故里”的古代石匾。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