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59992[/attach]
  当年花木兰渡过黄河北征,曾经路过闻喜礼元镇。
  当时的花木兰已不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刚入伍的小卒,而成了率领大队兵马,治军有方的一位将军,去“万里赴戎机”了。行军路过该村时,正当中午,赤日炎炎,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她传令在此“打尖”。当地群众箪食壶浆欢迎仁义之师。她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无一兵一卒私入民宅,连战马都不往树上拴,怕啃伤树皮。只停留了一个多时辰,就浩浩荡荡前进了。
  临行前,一粥一饭都照价付钱,真是秋毫无犯呀!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官军,为了让子孙万世不忘花将军的恩惠,遂禀报县衙更改村名,故有“先叫礼元村,后改兰德镇”的说法。还在堡子的南门楼上塑了一尊花将军的彩像;她下马后坐过的一个土墩叫做“木兰墩”,并刻石标记。
  不幸的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天,日寇侵占了晋南,在兰德镇大肆烧杀抢掠,庄园拆毁,居民全部逃亡。木兰的塑像和木兰墩的石碣都荡然无存了!
  据一位七旬以上的老人说:木兰的军队不但纪律好,而且都是蹲下解溲,怕污辱“三光”。所以她从军十二年,没有露“馅”。[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