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海南农民苦寻海南黄花梨老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7 17: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现在海南黄花梨最为可怕的浩劫是今日今时,从家具到手串等都受到人们喜爱甚至痴迷,并且价格一天比一天高,所以从寻料农民到手串、雕件等加工者都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余留下来的那么一点点海黄,在利益的追逐下很多人能砍着砍能偷着偷!今天的野生海黄几乎灭绝,我们能看到的活树大多是后期人工种植的,树龄超过50年的种植树也寥寥无几。

DSC0002.jpg

在如今受人百般青睐逐月高涨的海黄是重生还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劫难呢?2000年至今全海南岛种植了几十万株黄花梨,可是等到这些树木真正成材得至少要200年以上甚至更久!如今的大料几乎没有了,现在能找到的不外乎一些只能做手串、茶壶之类的小根料了,这些料来自哪里呢?
来与艰苦寻料的农民一起来一场“寻根”之旅

DSC0003.jpg

现在全岛每天都有原材料下山,因为东方市有很多专门上山寻料的农民,他们的脚印布满全岛的大山。不过找到的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工艺品料,大料(现在大几十斤就能称大料)几乎为零,一般都是几斤十几二十斤的小料,很多海黄爱好者都很好奇,这些料都在哪?怎么才能找到?
过去老百姓对海黄根本不在乎。过去砍的海黄都是从地表以上锯掉的,树墩树根没人要,于是大量树墩、树根一直被埋在土里。但是70、80年代国内很多制药厂收购海黄作为制药原料(当时5毛一斤),这时候树墩基本都被挖走了,留下的只是难挖的树根了,现在农民为了能找到这些树根,每次上山都要邀上5-6个人结伴开着拖拉机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到山里寻找,每次上山基本是3-4天。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具扎营在山脚下。

DSC0004.jpg

早饭后从山脚下的营地出发,每个人拿着刀、铲、锄头上山,往不同方向的山洞里钻,地毯式的搜索,只要有坑的地方都要挖上一会,或者每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来扫一些烂树枝来烧火,为什么呢?
1. 因为这个坑可能是曾经的大树被砍伐后留下来的,坑底下必有树根。
2. 烧柴火坐闻其味,如有海黄的味道那么说明此地曾经有海黄成长过(这也只有东方市的黎族大哥才有的经验)。

DSC0005.jpg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海南少数民族黎族大哥们,寻料人的生活。

DSC0006.jpg
DSC0007.jpg
DSC0008.jpg

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地搜索,几天下来两手空空的也是家常便饭,这样上山寻料确实非常不易,搜寻出的材料越来越少,现在基本搜刮殆尽。一次能找到几斤小料的已经算是走运了,所以海黄那高高在上的价格不足为奇。(海南朋友每周到山里等一两次料,真心感受并非炒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8-10 15:38 , Processed in 0.0735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