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童年记趣[/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刘仲平[/align]
现在的孩子们是幸福的,衣食无忧。橱柜里琳琅满目的美食应有尽有,但似乎对他们产生不了多大的吸引力。然而,我小时候,在村头的小卖部里,那一毛钱的冰棍和三毛钱的方便面,就有足够的诱惑力,更别说五毛钱的汽水和八毛钱的饼干了。还有那黄色的、颗粒感十足的沙梨罐头,我仿佛隔着柜台都能闻到酸酸甜甜的味道,那种渴望吃到嘴里的欲望会让我牙龈发酸,从而感觉饥肠辘辘。

我的童年,我的小伙伴,因为吃,一切都鲜活起来。

老家的院子里原来有棵苹果树,枝繁叶茂,如伞如盖,高出屋檐很多。每年收获的果子,酸甜爽口,一口咬下去,伴随着清脆的声响,牙齿切入果肉,果汁就流进嘴里,瞬间会让我觉得非常幸福,也让别的小朋友非常羡慕。

我会把兜里的苹果分给邻居郭四,虽然他只比我大两岁,可他却对整个村子的物产都了如指掌,谁家的桃子甜?谁家的梨子酸?谁家地里的香瓜再过几天就可以摘?谁家院子里的葡萄什么时候无人照看?他还知道哪片野坡上有什么野果,哪条山溪里能捉到肥美的鱼蟹。他会带着我漫山遍野地跑,我俩像两只快乐的小鸟,追寻着大自然的味道。

他常常带着我去逮螃蟹。后山沟的小溪流从两山夹沟的半山腰流出,到山底的大河只有三四公里,因为落差大,没有鱼虾,却有瓶盖大小的溪蟹。翻开浅水里的石块就可以发现它们,水草里也有,伸手可捉。回家后用清水一冲,直接倒入沸油中炸成金黄色,出锅后,撒上些盐巴,在嘴里嚼得“咯嘣咯嘣”直响,味道好极了。

在村里,凡是需要花钱的食物均不宜得到。孩子们在田野里撒野,大人们总担心遇到绝地险境,或者毒虫猛兽,仔细想想,我们无非就是想吃点不寻常的食物,打打牙祭而已。秋天过后,食物少了,我们也上学了,郭四不知从哪儿弄到一个空的易拉罐,他研究一番后,在靠近顶部的侧面开了一个洞,这个易拉罐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简易的烹饪神器。

印象中,这个神器只用过三次,就被老师发现了。这还要怪郭四,前两次煎的是薄馍片,那次他居然要煎肉!那香味在清冷旷阔的夜空里飘散,丝丝缕缕,就像连绵不断的细线,直接牵引着隔壁的老师一路寻来。

在一片漆黑里,三四个小脑袋伸得长长的,围成个圈,听着肉粒在高温下“滋滋”地响,无不吞咽着口水。郭四爬在被窝里,用筷子把小肉粒翻来覆去地煎,三个方便面的袋子,一个装着一小坨猪油,一个装着盐和辣椒粉的调料,一个装着十几块切得小小的肉粒。我吃了三粒就没了,满嘴喷香,我细细地嚼着,舍不得咽下。

冷不丁,老师威严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紧接着,宿舍木门“哗啦”一声被推开。

我们几个被罚站在操场上……

多年过去,当年的一次次“大胆”有些许后怕,但更成了我和伙伴之间的趣事,让人忍俊不禁,感慨无限。[/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