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我的学生时代[/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郭学民[/align]
岁月如梭,人生匆匆,不知不觉中我已步入花甲之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闲暇时光,每每和同龄人回忆起我们的学生时代,总是那么激情满满、难以忘怀。

我们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懵懵懂懂的记忆里,我那会儿到了上学年龄,直接进入一年级,搬个桌凳,背个自制书包,买个新“石板”,后来用铁皮截成16K大小的长方形,装上买来的“石笔”(也称“瓦笔”),写了擦、擦了写,循环往复,便是一个永远用不完的作业本了。到了三四年级,我偶尔会花上五分钱买一张“粉连纸”,把它割成32K的小册子一装订,就成小本子了,那实在是读书写字的“奢侈品”。

那时的教室是土墙、土屋子,里面桌椅板凳新旧不一、高低不同。夏天还好说,冬天糊上窗户纸,泥个煤球土炉子取暖,同学们晚上上自习,点个小煤油灯,脸上、手上熏得乌黑。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杨的同班同学抄字典的毅力和决心。当时能有一本新华字典是许多同学期盼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花一块钱买上一本。家庭条件困难的,要么同别人合伙用,很是珍惜,包上书皮写上名字,生怕被损坏,要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用。杨同学因家庭实在困难,便用线将三大张白纸缝成字典大小的厚本子,白天抄、晚上抄,硬是把一本新华字典全部抄完了。

现时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逢上了国富民强的好年景,交通便捷了许多。而我们那会儿,提起走路来就“头疼”,走上一段就会“脚疼”。我们那时上初中、高中,近则十里八里,远则二三十里,全靠步行。当时我就读于裴庄中学,距家八里地,背个馍袋子,装上馍、红薯、咸菜等,每周得往返两趟。不过,我们大多时候都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说说笑笑,一起学知识、学本领,倒也乐此不疲。

学生时代,生活再苦亦香甜,求学再难也精神,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现在的生活物质丰富,吃喝穿戴丰盛无比、应有尽有,真是幸福。艰苦年代过来的人,说起什么饭菜最香甜,都会不约而同地道“学生生活最香甜”。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当时给学生灶是“三七”供应制,即“三成白面,七成粗粮(玉茭面)”,当时人们羡慕的“杠子馍”,我们也有幸吃上了。同学们有去“面灶”的,也有去“水灶”的,但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每个班级四五十名,甚至几百名学生同吃“大锅饭”、同睡大铺炕,就像是一家人。

那个年代,师生情、同学情是那样纯真无邪,我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互相倾诉衷肠、嘘寒问暖,互相帮衬照应、畅谈理想,切磋学习技巧,发奋努力、不断拼搏,掌握知识、学好本领,一个个挑灯夜战。

每每想起我们废寝忘食、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学生时代,总会从心底升腾一种自豪。这段多彩的青春,成为一段难忘的珍贵岁月。[/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