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云丘山杂记[/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解俊杰[/align]
五月的白昼日渐变长,山坡的柳絮已不再肆意飞扬,静静等待了数千年的云丘山,我终于站在了你的面前,与自然生态相亲,与古文明相融。

同样是山,云丘山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庐山的秀美,但她却有着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在众多名山大川中茕茕孑立一枝独秀,傲骄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默默地展示着她的文化底蕴。

云丘山的文化脉络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曾几何时,地发大水,伏羲、女娲趴在木头上从甘肃天水漂浮到此,炼石补天,黄土造人,开启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

“羲和驱日车,当午不转毂;羲和驻其轮,四海借余晖。”羲和在此以云丘山为参照物,观天测地,订立二十四节气,从此人们的生活不再混沌、生产不再盲目。后稷在此基础上,创造农耕技艺,传播农耕文明,指导后世进行农业生产,推动社会滚滚向前。

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羲和、后稷,在伏羲女娲滚磨盘占婚的地方,云丘山建了一个中和广场,广场中央竖一巨型石雕,主石雕是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手中拿着矩尺和圆规,寓意天圆地方和社会秩序,四周十二个人身兽头像代表十二生肖、十二个昼夜时辰,表达对先祖的崇拜和虔诚之意。

沿着琴键般的石板小路拾级而上,树影斑驳,鸟语花香,身旁的小溪从山间奔来,义无反顾。水面漂浮的无名小花随水跳动,欢快的金鱼在水中无忧无虑地畅游,间或别致的松木小桥横跨其间,好一个人间仙境,美其名曰神仙峪。

塔尔坡曾名榻耳坡,四季绿树掩映,宛若世外桃源。春秋时期楚国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名叫李耳,房间待久了,暗自思虑:天下这么大,何不去看看?于是,他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尽情领略诗与远方的浪漫,一路走来,一路思索,“人定胜天不可能,唯有顺应自然规律,修身养性,正己齐身”。从老君山到云丘山,走得累了,思考得多了,他便下榻到这个清净的小山坡,参悟出一个结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豆腐坊、田财主院、染衣坊、养殖场、大戏台,千万年的古迹,还在昭示着古村落曾有的繁荣;山下的云丘书院书声朗朗,之乎者也的声音犹在耳边,一代代一辈辈的栋梁之才从这里走向全国。

山还是那座山,景还是那个景,只是变幻了时空,云丘山的文化、云丘山的美景,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驻足观望。带着惊奇的目光,流露出羡慕的神态,抚古思今,览遗踪,千年往事随风去,云丘山的文明仍然在流传。[/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