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老 宅[/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杜克斌[/align]
一提起老宅,但凡从农村出来的人,脑海里立马就会浮现出自家老宅的场景。老宅已经深深烙印在各自的记忆深处,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对老宅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它的幽深、狭窄、逼仄。从东西向的大巷往北拐进去,是一条长长的仅能容一辆农村小平车通过的路,大概也就一米多宽吧。走到头,左手是一溜茅厕、粪堆,往左转一个九十度的直角,穿过一个门洞,我们称之为大门,是一个几米长的通道。其左手是一户人家的小园子,印象中好像长有几棵树。正前方则是另外两户人家各自的猪圈,其中一个就是自家的。这个通道很短,几步就走到头了,然后是一个直角右转,面前又是一个短过道。其右手是一座小院子,住着兄弟两家人。左手是一座标准的砖瓦建筑的四合院,经过一道门洞,我们称之为二门,进了院子,我们家住北屋和东厢房,另一户人家住南屋和西厢房。三段路、两道门,这样狭长的路径,后来,我将其戏称为九曲黄河十八弯。

在如此狭窄的住所,为了多争哪怕一寸的地方,争执、吵架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用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这样的邻居,除了吵架方便,我看不出有什么好”!这就是我对老宅最初、最深的印象。

老宅,就像一位饱经风霜、沉默不语的老者,满面沧桑,斑驳残缺,在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在这百年老宅,爷爷奶奶度过了他们的一生,爸爸妈妈生活了大半辈子,我们兄妹四人先后成家立业,下一代渐渐长大,外出发展。如今的老宅,寂静、落寞,一条小狗成了它唯一的常住“居民”,与狗相伴的则是天天飞到院子里觅食的麻雀等鸟儿,还有多在屋里窜来窜去的老鼠们。

老宅,毕竟老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抗御自然侵蚀的能力越发脆弱了。先是东墙中段坍塌,后是西厢房与北房之间的灶台上面的檐面塌落。北房屋外路面硬化,路基抬高,导致墙体受潮,屋内湿气浓重。我们重砌了东墙,重构了檐面,但北房墙体受潮的处理被搁置下来,因为这不是个小工程,再加之现如今父母都在城里居住,处理此事并不着急。

也许是年岁大了容易怀旧,我一段时间不去老宅转转,还真的想念。每次村里有红白事,只要回去,我总要到老宅看看。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还种了几棵葡萄、几株花。蔬菜因为土壤肥力不足、疏于照料,长得不好,只相当于给老宅搞绿化了。

而母亲只要回去,总要把老宅清理一番,拂去屋内积落的灰尘,把炕席、桌椅抹干净,拔除院子和菜地的杂草,扫去角落的落叶。如此一来,她才觉得心里踏实。

老宅,有着父母和我们兄妹们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情愫,萦绕心头,不可名状,难以忘怀。老宅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成长的摇篮。[/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