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鱼刺卡喉记[/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杨国兴[/align]
今年正月十三在家吃鱼,不料一根小鱼刺卡在了喉咙。鱼刺卡喉之于我,虽不能说经常出现,但偶尔几次,或狠咽几口唾沫,或多吃几口馒头,且不论方法科学与否,反正都达到了喉咙畅通的目的。却不曾想,这次种种方式都付诸于实践,然而鱼刺依然顽固、依然坚挺,深刻地让我理解了什么叫做“如鲠在喉”。我心烦意乱,简直有些气急败坏,几乎折腾了一天,但鱼刺仍然是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好像还在笑话我这个匹夫之辈。

或许白天真的累了,晚上早早睡了。第二天起来,用手轻按了会儿喉咙,感觉比前一天有所缓解,但很快证实:鱼刺还在那扎着!

随着时间推移,事情的发展已然超出了人的意志。我需要马上做出决断,到底去不去医院。另外我的坏情绪直接影响了妻子和孩子,他们之前对我的调侃,现在已经转化为抱怨加悲悯的复杂情感。特别是妻子在网上搜到的一些鱼刺卡喉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更是加剧了我深深的恐惧。[/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综合分析了之后,晚上八点我终于咬牙跺脚般作出今年第一个重大决定:由妻子和孩子陪着赶紧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不算远,但我心情沉重,我为自己贪一时口福而造成麻烦懊悔不已,对即将面临的未知局面忐忑不安……

平日摩肩接踵的大厅当晚人不多,很顺利地挂了急诊、找到了大夫,他们的尽职尽责让我感动。这个鱼刺确实讨厌,它不算长,甚至还有些偏短,它不算硬,甚至还有些偏软。借助于头上的辅助设备,大夫已经清楚地看见了它。折腾了很长时间,终于取出那么一小段在灯光下温润如玉、可触可感的小鱼刺。

虽然下颌生疼,满嘴怪味,但喉咙已如过了高峰时段的免费高速一样,畅通无阻。妻子带着孩子,在走廊上打着电话。走到她跟前,只听她说了声“出来了,我先看看他”,便急忙挂了电话。我问:谁的电话?妻子嗔怪到:都是问你的。原来在大夫处置的时候,她发了一条我看急诊的朋友圈,一下激起千层浪,留言没有回复的,电话就来了……我俩坐在走廊长椅上,我问她,都有谁打电话了?妻子说,老爸老妈、两个姐姐、几个外甥,孩子补充说,还有姥姥、姨妈。我正要拿过她的手机看看朋友圈发的啥时,她的电话又响了。妻子把电话丢给我,让我赶紧接,不用说,又是询问我的。

走出医院的大门,冷风吹面,却已不是那么寒气逼人。小小一根鱼刺,让我痛苦,但也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温暖是这样实实在在、温馨动人。[/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