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乡 愁[/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任效伟[/align]
“看得见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是游子对故乡深情的思念,是对儿时美好往事的追忆,是对故土父老乡亲的眷恋。离家多年,乡愁与日俱增爬上心头。

乡愁是村后那座座青山。记得清晨我和小伙伴赶着牛儿上山,清脆悦耳的铜铃声响彻空谷;午饭时分身背柴火赶着牛儿下山,欢声笑语飘荡在山间;站在山上眺望,袅袅炊烟在古老的村庄升起散开;走在巷道里,各家各户风箱在有节奏地哼唱,炒菜的香味飘散弥漫。

乡愁是村头山脚下一口古井。她用母亲般的乳汁哺育了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的儿女。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甘甜清冽,消夏解暑,清澈见底。清晨和傍晚许多村民挑着水桶前来取水,一路欢歌笑语。

乡愁是门前那棵千年的古槐。夏天大人们常在树下乘凉,我们小孩子在树下的石碾上玩耍。一到午饭时分邻居们便一个个端着饭碗,圪蹴在树荫下,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农活。仲夏傍晚大叔大婶们手拿蒲扇斜坐在石阶上,点艾叶,拉家常,谈天说地。[/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妇女们搬出纺车,一手拿出洁白的棉条,一手摇转着纺车,随着吱纽纽的纺车声,棉条瞬间捻变成了细细的棉线。老奶奶头裹手帕坐在门前纳着千层底,锥子和针线交替,不一会儿鞋底就纳成了。几个白发长须的长辈坐在石凳上,一边用尺把长的烟杆锅,吧嗒吧嗒抽着老旱烟,一边聊着今年的节气和收成。

乡愁是山脚下古人留下的千年瓦窑遗址。几个小伙伴在晾晒场上玩泥巴、捏泥人、制手枪、做瓦哨,埋在窑炉里烧制;在窑洞里看着几个老伯将一条条泥巴放在旋转的轮子上,沾上水像变魔法一般,不一会儿就把它们变成了小盆、小罐子、小瓮……我们还一起在烧窑出风口上烤红薯、烤馍片,用瓦片烤知了猴。[/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出窑的时候是大人们最开心、最忙碌的时候,小伙伴们也兴奋地找着自己的小手枪和小乐器。各地的客商赶着马车过来装货,夕阳西下,所有的马车装好货后,随着一声马鞭响,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天地之间。

乡愁更是那快乐的儿时游戏。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滚铁环、捉迷藏、玩泥巴,拿着弹弓打麻雀,爬到树上掏鸟窝,提着水瓶灌甲虫,绑个鞭子抽陀螺,爬上柿树摘柿子,在地上挖个小圆窝撇杏核,为赢几个杏核兴高采烈。我们挤在墙圪角入迷地看《三国演义》小人书,为快掀一页而争执;晚上拿着手电在村口树林里摸蝉猴;皓月当空在村里碾麦场看露天电影;在麦垛间追逐嬉闹,躺在草地上看银河、数星星、找北斗、寻牛郎……

乡愁是秋天的绵绵细雨。躺在土坑上静静地听着屋檐上滴落的雨声,望着窗外的落叶,想着来年的丰收。

乡愁是浮现在眼前父母手藏袖口站在村头的依依惜别和翘首张望,是在异国他乡忽闻耳熟乡音时的激动和对祖国的默默祝福……这是心灵深处最朴素、最真实的情感世界。

乡愁是挥之不去的思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是小时候的“碧水蓝天,美丽乡村”。[/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