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记忆中的年画[/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闫学温[/align]
年画报春知。每到腊尽春回,阖家共度新春佳节的时候,我的思绪就飘回了乡村,回到村里的小院,想象着乡邻们今年又张贴了什么样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的种类不断丰富,逐渐在敬神的基础上,增加了娱人的功能。虽然同样是购买年画,但是在村里人的观念中,门神、灶王等神祇年画,村里人始终曰之为“请”;对于其他普通年画,村里人谓之为“揭”。

贴年画一般都到了除夕的晚上,为迎春的最后一道程序。贴年画一定要先贴敬神年画,以示对神灵的尊敬。村里人必定先从门神贴起,继而是灶王爷与灶王奶奶,之后是土地爷。这些年画贴完了,才是普通的娱乐年画。[/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门神和春联一贴,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被渲染了出来;等到年画全部贴完,屋子里一下子就丰富多彩了许多。这花花绿绿的年画啊,寄托了村里人多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看年画了,现在我的许多历史知识,第一接触的就是年画,这些年画,给我懵懵懂懂的记忆中增加了多少甜蜜与向往。

自我记事起,家里贴的就是胶印年画,大多为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天仙配》《杨门女将》等等,母亲常常指着年画凝固的画面,给我讲年画上的历史及民间传说故事。也许这就是我的文学启蒙,也许我的文学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之后有了连环年画,一张年画中常常有十二幅或者二十四幅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忆中的有《五花马》《洛阳桥》《过五关斩六将》等等。第一次接触《红楼梦》,就是在我家院子隔壁的一位老奶奶的家里,张贴着有徐玉兰、王文娟饰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的年画。[/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通过那张年画,我第一次完整接触到了《红楼梦》的故事,紧接着是《西游记》《水浒传》等。更加神奇的是,年画《五花马》下面配的文字全是韵文诗,四爷经常给我读年画上的诗文,听起来合辙押韵,很是好听,给我幼小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早接触唐诗,也是在年画上,记得爷爷家里贴着两张唐诗诗意年画,分别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绝句》、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size][/font]

[font=宋体][size=4]诗句用行草写就,笔力苍健,位于年画的中间位置;年画的上部是花鸟画,下部是山水画。在幼年,我更喜欢清新明亮的花鸟画,相反由于山水画的笔调过于阴冷,常常令我恐惧。但是四首唐诗却令我如刀砍斧凿般始终牢记。

我结婚的头一年,奶奶特地买了一对婴儿年画,画面上的两个胖嘟嘟的男女娃娃令人爱怜。初时不懂,后来过年时见到每位初婚的小两口的新房里都会出现同样的年画,在看过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山西凤翔府的传统年画后,发现了大量的诸如《百子图》等儿童题材的年画,这才明白,原来年画也承载了老年人多子多福的朴素期盼。

随着科技进步,年画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传统木版年画,被当作民间工艺传承保护,所有的木版年画作品或被极少数小众收藏,或被作为书籍出版得以留存;一种是现在的电子年画,大量在手机等网络终端上复制,用后即删;相反的,胶印纸质年画不见了踪迹,那些童年时的年画也许只能留存在记忆中了。[/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