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岁月深处的香包[/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backcolor=rgb(248, 248, 248)]□[/backcolor]李淑君[/align]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历来就有端午系五色彩线、戴香囊、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因为,端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是个毒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天气燥热、五毒俱出,易爆发瘟疫、恶疠病疫多泛滥。[/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因此,五月五日被称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所以,这一天人们都要插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系五色线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强身、保佑安康。

但最初的端午节,是专门给女孩子过的节日,被称为中国的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古人最看重的是双五在八卦中为“比和”之象,大吉,利出行。因此,出嫁的女人纷纷回娘家省亲,女儿节由此得名。[/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叫五彩长命缕。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后人也称“续命缕”。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而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端午当天,用红、绿、黄、白、黑色粗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和脖子上,就叫长命缕或续命缕。

中国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为孩子系五彩线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古人认为,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所以叫长命缕。而长命锁的前身就是“长命缕”。[/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它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才能保孩子安康。[/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在我们晋南,是用五色花线搓成索,挂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称为“百索”,要戴够一百天方可解除。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子的性命。而端午挂香包,也有着同样的寓意。

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端午节给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手脖系五彩,娃娃惹人爱”“香包挂胸襟,长大福随身”。那么,你清楚端午节佩戴香囊这一习俗的由来吗?

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这个时辰是“三五”相重,就是五月、五日、午时(午音同五)是魔鬼的时辰。所以古人又将这个节叫“重五节”“五毒日”。说是人如果能避过这个时辰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托梦给人说:妖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的东西,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把观世音菩萨托梦救人的事给传开了。于是,在这一天午时,人们便在身上佩戴各种各样的金属与香气之类的东西来避邪,这种做法,俗称“压午”。从此,每年的端午,人们都要佩戴金属、香气之类的东西来避邪,时间久了,就渐渐地发展为今天的香包。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而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薰草等,其作用在古代就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据说,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降妖魔鬼怪。慢慢地,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等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这种香袋不仅有袪毒避邪的功用,也成为一种保命、保平安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其实,在所有的端午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文化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了。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磨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现在,巧妇们将各种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并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花鸟兽禽,再结成一串。[/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清香四溢的香袋,佩戴在孩子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不仅美观大方、香气扑鼻,还有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香囊一般选用的都是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之功能的中草药,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霉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了避邪驱瘟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在我们晋南,最传统的香袋是用棉织布和丝线绣制成各种精巧玲珑的小布包,装上雄黄、苍木、艾草等中草药。其中有的绣制成“五毒”形象的蛇、蝎、壁虎、蜘蛛和蛤蟆,还有虎、鸡、蝙蝠等动物形象的香袋,有的还缝绣成瓜果蔬菜、花鸟草虫。其精工巧秀、纹样雅致,款式极为精美生动。[/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其中,最复杂、最生动的是“虎踩五毒串”,最上面的一个较大的老虎脚下吊着五种毒虫:蛇、蝎、蜈蚣、壁虎和蜘蛛,意为踩死五毒虫害,消毒免灾之意。再用五彩丝垂金锡钱锁挂于婴儿胸前,缠纸帛,折菱角,缀于儿童腰间。[/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既有香洁避秽的功能,又是儿童们随手可抓的玩具。其色彩艳丽,形象逼真,颇有生活情趣。这些种类繁多的香袋艺术,不仅把孩子装扮得漂亮又可爱,也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一切,不仅反映了晋南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展示了山西巧妇们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聪慧与灵巧,更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传统端午文化氛围。

在晋南,端午节在自家的门上插艾蒿,给孩子戴香包、挂长命缕和系五彩绳,这是我们晋南人过端午传承千年的风俗。一到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或蒸晋糕,还有蒸老虎馍迎端午敬奉祖先、喝雄黄酒祈福平安吉祥等民间习俗。

而在我的童年,对端午最深最美的记忆,就是小时候,母亲亲手给我做的端午香包。

在我们北垣,每年的端午都正是麦子收割的季节。五黄六月,天上的大太阳把地里的麦子烤成一片又一片金黄色的麦浪,那时的大人们就会磨好镰刀,抢在下雨之前,开始这挥镰虎口夺粮的收麦劳动。在那贫穷又忙碌的年代,对于物质十分匮乏的乡下孩子来说,端午节能在胸前挂只漂亮的香包,手脚腕上系根五彩绳就是过节了。

年轻时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巧儿,她做的香包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几乎没有重样儿的。一到端午,吃过晚饭,跟着父亲在麦地里忙了一天的母亲就会从炕头上拿起她那已磨得光溜溜的布篮子,坐在煤油灯下,用针线把早就准备好的各色碎布做成禽兽、花卉等各种形状的小包,再装上雄黄、苍术、艾草等中药材及香料。[/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那一个个老虎、狮子和蝙蝠,牡丹、莲花与桃子,还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就一一活跃在我们姐弟的眼前了。特别是在给我做的香包里,母亲总是要多放上一点朱砂,说我身子弱,女娃娃家的,放点朱砂好避邪。说话间,油灯下的她就把那份无限的母爱一针一线地全缝在了这小小的香包里……[/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至到今天,端午节,这份根植于心底深处如歌的端午细节和香包情结,就如同这温暖的母爱一样,还是那样鲜活、那样亲切、那样美好……

又是一年端午到,“朋友圈”里有一位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天天都在晒香包,欣赏着她挂在眼前的这一串又一串五彩缤纷的香包、香袋和五彩丝线。就想起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当母亲把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香料,再加点朱砂的心型小布袋,挂在我的脖子上。又把剩下的各色毛线和绣花线配出像小金鱼一样好看的五彩花线,再仔细地搓成索,带在我的手腕脚腕上……

童年的端午,母亲亲手做的香包深埋岁月深处,成为一种温暖、浓烈的乡愁……[/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