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村旁的泊池[/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姚宏平[/align]
过去,每个村的村旁或者村中,都会有一洼水,我们把它叫做泊池。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东头和西头各有一个泊池。这两个泊池大小差不多,都距村子有几十米远,而且都处在全村地势较低的地方。每到下雨天,村里各处的雨水都会源源不断流进泊池里。就算天气稍微干旱一些,泊池也没有干涸过。我清楚地记得,好长一段时间,村民吃的就是这两个泊池里的水。

由于村东的泊池位置稍高于村西村东泊池,流往东泊池的水逐年减少。又过了几年,东泊池彻底没水了。干涸的泊池被人们填平后种上了庄稼,这样,村里仅剩下村里的一个泊池,村民习惯叫它西泊池。

西泊池占地约有两亩多,泊池的水面和堤堰各占一半,呈不规则图形,常年有水。在没有风雨的日子里,泊池的水面是平平静静的,就好像是一面大镜子被平放在大地上。此时,站在泊池边上,静静地观察,你就会发现:水面上不时会有几只叫不上名字的水虫在爬来爬去;有风的时候,泊池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在泊池的水边以及周围的堤堰上会生长一些芦苇。这些芦苇粗细不一、高低不平。由于泊池周围常年不缺水,这里的芦苇枝杆长得更粗壮一些,叶子也比其他地方的颜色更深一些。风起的日子,芦苇的叶子会唰唰作响,别具风格。到了冬天,这些芦苇会被村民割下来,晾干,结实又耐用,是上好的建房材料。

泊池的周围就是村里的一大片耕地,劳作的间隙,人们会到堤堰上休息一下。尤其是在麦收季节,把麦子割刀地头,可以舒服地坐在泊池边上,洗洗脸,磨磨镰刀,凉快一下,顺便解解乏。

记忆中,在夏季天热的时候,有人还在泊池里游泳。但因为泊池的水有深有浅,还是死水,里面还有淤泥水草,而且湿滑,当时老师和家里的大人再三嘱咐我们这些小学生,不能去泊池边上玩,更不能下水。[/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可上三年级的我和几个小伙伴却总想去泊池边感受一下。有一次放学后,我们实在忍不住,就下到泊池里,在水边玩了一会儿才回了家。不知怎么就被老师知道了,下午上学时老师把我们几个人叫去排成一排,什么也不说,只是在我们每人的小脸上拍了一巴掌。[/size][/font]

[font=宋体][size=4]虽说这巴掌拍的也不太重,但直到小学毕业,我们再也没有去泊池里下过水,只是偶尔到泊池边上看看风景。

村旁的泊池,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是快乐,是凉爽,是美好的回忆。可惜的是,在我30多岁时,有一年发大水,村里的房屋被淹了一大半,许多房屋倒塌,也淹掉了村旁的西泊池。大水过后,淤泥把泊池填平了。[/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后来,人们把这里开垦种上了庄稼。再后来,西泊池所在的地方又变成了成片的房屋。现在,对于村里的年轻人来说,“泊池”已成为“传说”。但我们这一代人却永远也忘不了那风光秀美的西泊池![/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