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绳牵动万家灯火[/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徐列娟[/align]
前几日中午,去同事家蹭饭,被其家里的智能灯开关吸引了目光,说其智能,就在于开关内藏“玄机”,推开外壳,内有一个小屏幕,可以下载播放音乐,顿时我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游走于客厅、卧室、厨房各个房间,美美体验了一把我的音乐我做主的“特权”。沐浴在音乐的熏陶下,不禁感叹于今天的科技发展。

我是拉着灯绳长大的,那时候电灯开关基本上都是拉绳的,一个黑色的胶木小圆盒,安装在刚进门口的高处,一根细绳垂在墙边,黑灯瞎火一进门伸手摸几下,就能摸到拉绳,用手往下一拽,“嘎达”一声,灯就亮了,再往下一拽,“嘎达”一下,又灭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挂着灯绳的那块墙壁和灯绳的下方因长时间的触碰,都是黑乎乎的,母亲会在墙壁上贴一幅挂历,让整个房间美观了不少。

现今,随着声控的、光感的、触摸的、动态监测等五花八门的电灯开关的诞生,作为墙壁开关“前辈鼻祖”的拉线开关,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脱离了我们的生活,但那根细细的灯绳,缠满了我许多童年的回忆。

那个年代小孩子都没有什么玩具,我突发奇想就拿灯绳来玩起来。一般家户的灯绳尾部都会拴一个重物,防止开关灯后弹簧将灯绳甩到高处,我们家是在灯绳尾部打一个结,再套上一个小塑料圆锥,看上去就像道路施工用的警示桩的迷你版,又像是孩子玩的一种小棋子,这更引发了我的兴趣。[/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我使劲拽着小圆锥,灯绳绷得笔直,再猛地一拉一放,灯绳就顺力弹跳起来,甩得高高的,缠绕在一起,我便蹦跳着拽下来,再继续拉放,听着“嘎达嘎达”声,玩得不亦乐乎!不成想,因用力过猛,灯绳直接从根部拉断,我傻眼了,怎么办?想想母亲的“狂风暴雨”,浑身都打哆嗦,小心脏“扑通扑通”的。

这时,父亲刚巧走来,一看便心了然,搬来凳子踩在上面,让我用手电筒照亮。父亲拧开圆形盖子,显露出一个简单精巧的机械装置,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顺着手电筒的光照,我仔细观察,电线从下方引入,分别用螺丝固定在黄铜片上,断了的拉绳从侧面的圆孔穿入,还留在黄铜拉把的小孔上。[/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我眼睛盯着父亲的一举一动,他小心地解下断了的拉绳,又找来一根土黄色的尼龙绳,顺势点燃一根火柴,将松散的绳头烧一下,用手轻轻一搓,把绳头对准小孔,边穿边告诉我,“尼龙绳的柔韧性能比之前的线绳强了很多”。[/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穿好后父亲在绳端打个结,示意我试拉一下灯,随着一声清脆的“嘎达”声,灯重新亮了,我的小心脏也从嗓子眼放回到了肚子里,幸免了一场“狂风暴雨”。

那个时候,我们姐妹三个还同住在一间房内,姐姐有自己单独的小木床,我和妹妹是角铁焊接的高低床,房间中央吊着一盏灯,我们每人在灯绳上接出一截,晚上上床前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接出的灯绳拴在床头上,方便晚上起夜用,我们姐妹三个戏称此为布设“地雷”。[/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早上起床我们再解开灯绳,在手上绕几下,系成一个活疙瘩。直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姐姐经常在拉灯睡觉后,背着父亲母亲,钻在被窝里,靠着手电筒的光,偷看喜爱的书,而我几乎是每个晚上都是困到眼睛睁不开,在姐姐看书的侧影里进入梦乡。

今天,我们家卧室依然是一盏灯,相比于现在的“关灯睡觉”,当年那种“拉灯睡觉”时的光景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生活真真切切产生了一种质变,不光是灯开关变化,灯也从单一的灯泡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可以说,从灯越来越亮一路走过的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亮的巨大变化,见证着伟大祖国铿锵前进的步伐。[/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