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吾叔是乡贤(散文)——冯红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3 1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吾叔是乡贤

冯红寅

吾村论乡贤,冯万才当是也。

冯万才是我本家一位叔父。他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虽终生以农耕为业,却不失为一位“饱学之土”。

冯万才,早期名冯万财。这名字,顾名思义,承载着长辈浓厚的希冀色彩,希望下一代能光耀门庭,拥有万贯家私。这也无可非议,改革开放后,国人摈弃了政治挂帅年代的极左思维,发家致富成了中国农民的热切向往。

纵观其多半生,他也没发什么大财,有负长辈的寄托和希望。他的名字后改为“万才”,我看最为妥帖,因为他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又才能出众、文武双全。“武”,他躬耕农田,从事稼穑,犁耧耙耱样样拿得起;“文”,他在农业社时当过生产队保管、会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被聘为公社棉花采购站的会计人员。

叔父是吾村的活字典。对村庄的历史,他成竹在胸,如数家珍。每每与我谈起解放初期村庄的格局,他总娓娓道来,对村里曾经拥有的大庙、关帝庙、文昌阁、祖师庙、娘娘庙、龙王庙、地宫庙、单碑楼等,叔父对它们的位置、建筑规模和结构都了如指掌。他生动地描述道,村东口建有一座青石双碑楼,为在此居住了数百年的冯氏家族的功德碑。双碑楼上四个角,共悬四个风铃,一阵风吹来,发出“叮铃铃”“叮铃铃”的悦耳之声。位于村东南附近的文昌阁,即文庙,是文人雅士相聚之处,属木质建筑,高达三层,巍峨壮观。可惜,一些镌刻着村庄历史痕迹和标志着人文积淀的建筑、文物,都毁于“破四旧”运动、“大跃进”或“十年动乱”中,说到这些,叔父语气不免伤感。

叔父,在乡村世界实属“另类”。他不打扑克,不抽烟,不喝酒,不下象棋,又绝少串门,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其藏书甚丰,卧室柜子摆得满满当当,沙发、枕边,尽是一摞摞书。其中不乏历代典籍,如《山海经》《史记》《诗经》《唐诗三百首》《资治通鉴》《康熙字典》……还有当下出版的《庄子传》《唐宋诗词鉴赏》《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儿》《莫言全集》等许多经典著作。“三余”(雨天、夜晚、冬闲)是他读书的最佳时机。

每当回村,和他谈起某一朝代的历史,叔父总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就像一位博览群书的史学家!

他对历代名家的诗词、散文作品也能品评一二。一些诗词他能信手拈来,当场吟诵,倒背如流。几年前,我们教育局联合市广播电视台、文体局、市诗词楹联学会和市图书馆,举办了首届青少年诗词大赛,随后市广播电视台将其录制成特别节目,分七个周末晚上在黄金时段隆重推出,我是参与者之一。据叔父说,他每期必看,没落下一期。他遗憾地说:“如果全市举办全社会的诗词大赛,我一定要报名参加。”看着年逾七旬、雄心不减的叔父脸上泛着自信和幸福憧憬的光泽,我不由心生敬意!

我坚信,叔父有这个能力。叔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自幼聪慧过人,记忆力特强,学生时代品学兼优,因历史原因,叔父继续求学和上升的通道被阻隔,从此,他的人生完全涂上了农民的底色。如果有适当的平台,他的人生完全会是另一番样子。从文,或许会著书立说,以著作等身;从军,或许会进入将军行列。可惜,人生从来不能假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乡村焕发了新的生机,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喷发。他的责任田,在以叔父、婶子为主力军的打理下,井井有条,“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他崇尚科学种田,注重棉花、小麦和玉米种子新品种的引进,善于研究化肥的科学使用,他还格外勤奋耕耘,我家与他家连畔种地,夏秋季节常见他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挥汗锄草的身影,每每看到他家的庄稼地无一棵杂草,禾苗长势呈喜人之态,收获时,产量又高出许多,我心头往往涌起羡慕的情愫。

也许是受到了叔父、婶子的影响,他的大儿媳、一个大学毕业生,执教于市里一座高级中学,她是一位拥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身上闪烁着农村人的优良品质,朴实、勤劳、能干,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帮夫家干活。她系上包袱,一头扎入棉田,采摘棉花,惹得村民们眼热,赢得一片赞声。

叔父,也有固执的一面。新世纪以来,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取代了繁重的人力劳作,这是工业化发展的丰硕成果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福祉。一片小麦、玉米地,大收割机开进地里,一顿饭的工夫就解决了。但是,近年来,受粮价下降,种子、化肥、浇水及机械耕作等成本的攀升,一亩地的收入屈指可数。叔父精打细算,收玉米时不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而是发动全家上阵掰玉米棒子,然后由他大儿子开车载回家,再慢慢剥皮、晾晒、脱粒。这一片地收完,又进军下一片地,往往需七八天,才可收毕。如果算上后期的工序和后期的劳作,其艰辛程度会让许多农人望而生畏。

叔父,堪称“农耕传家”的典范。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都考入大学,实现了“鲤鱼跃龙门”,走上工作岗位,跻身“城里人”的行列。他的大儿媳为高中教师,二儿媳供职于政府机关。其孙辈更为出色,据闻,其长孙大学毕业后,现入职于高科技领域的华为公司,孙媳正读研,即将毕业。儿孙皆有出息,叔父用一双长满老茧之手,托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他耕读传家,把一家人带至一个幸福的高地。

叔父,生活朴素节俭,始终保持中国农民的优良传统。记忆中,他永远着一身深蓝或黑色的中山装,似乎没穿过其他样式的衣服。一辆旧自行车是他数十载不变的“坐骑”,无论上集、赶会,还是去田间干活,他的代步工具总是那辆“秦琼马”。当今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自行车早已过时,代之而起的是摩托、电动车、小轿车等,但自行车依然是他的最爱,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一来,自行车出行绿色环保,响应了政府号召;二来,自行车运行成本很低,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节省能源。

叔父,在生活上显得“小气”,在精神追求方面却是大手笔,呈现出大气象。他偶尔进县城上集赶会,不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衣服或下一次馆子,可一旦遇到书店、书摊,他会两眼放光,甩出从牙缝里节省的几百元大票子购买他梦寐以求的好书籍,然后小心翼翼将书抱在怀中。此刻,叔父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积年累月,他的藏书达千余册。

叔父数十载以来一直是村里婚丧嫁娶过大事的总管,因其心思缜密、虑事周全,一心为主家考虑,天长日久就成了村人最为信赖的总管。

每当婚丧嫁娶立席之际,叔父导引浑身着白色孝服的孝子或一对眉宇间带着喜气的新郎新娘来至宾客席前空地上。叔父此时像一位战场上的统帅,引人注目。他庄重严肃或面含笑意,亮开嗓门,声如洪钟,不急不缓,用高亢而富有地方色彩的男中音致辞,后又引导他们为宾客行大礼。礼毕,他接着致辞。其致辞字字珠玑,总能切合当时的节气、气氛、场景。

如:仲春婚娶,叔父这般致辞。

各位来宾、众位乡友:

值此,百花绽笑,桃李飘香,彩蝶对对,紫燕双飞,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为爱子完婚。承蒙诸位,大驾光临,参加婚礼,新郎新娘当场致礼,以表谢意!

随后,新郎新娘向宾客行三鞠躬礼,礼毕。叔父接着致辞:

淡酒疏肴,不成敬意,还望诸位海量包涵。请尽兴,随意!

如:隆冬丧事,叔父会致辞。

各位来宾、众位乡友:

条山呜咽,涑水悲鸣。某某老先生,享年……,因病谢世,承蒙诸位,驾临寒舍,参加葬仪,孝子居葬守制,不便登门,当场致礼,以表谢意!

随后,孝子们向宾客行三鞠躬礼,礼毕。叔父接着致辞:

淡酒疏肴,不成敬意,还望诸位海量包涵。请用餐!

他的致辞,每每言简意赅,仔细品咂,别有意味,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满座宾客,不乏周边村人,也有跨州过省远道而来的贵客,一时众人鸦雀无声,侧耳倾听。叔父一席即兴发言,让众人心生波澜,又惊又喜,偏僻乡村竟有此等文雅之士,引得许多人点头称赞。

在我的记忆中,吾村民风淳朴,代代相传。每逢婚丧嫁娶秩序井然,没有其他不良行为;吾村走出的青少年,懂规矩,守法律,绝少有人触犯国家法律。

“总管”,是乡村世界的公众人物,是民间公认的高人,如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折射着乡村文明,是乡村向外界展示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是一个村庄的形象大使,同时又对吾乡后代子孙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因而,叔父无形中担负起吾乡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和播种人的任务。

叔父,还是村里第一任老年协会会长。在他主持期间,老年活动有阵地,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村里大力倡导尊老孝老爱老之风。每有老人去世,村老年协会会为其召开告别追思会,为孝子孝媳披红,种种举措进一步推进了乡风文明。

在方圆几十里内,提起吾村,周边的乡亲总现出羡慕和神往的眼神。吾村能有这样的盛况,以叔父为代表的楷模式人物的引领、示范和教化功不可没。

当前,国家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广袤的乡村需要数以万计的文明引领者和推动者。

在吾村,若推举乡贤,叔父冯万才是当之无愧的人选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8 05:49 , Processed in 0.03980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