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垣曲县寨里村的好日子[/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的家乡就在从万重深山中奔腾着咆哮而出、一泻千里的黄河岸边——垣曲县寨里村。

从歉收到丰产

我们的村庄地理位置独特,一面悬崖临水,两边深沟绝壁。寨墙围绕,全村一门一路。与河南省鸡犬相闻、隔河相望。河南人爱唱戏,记得小时候大冬天的正月里坐在炕上就能听见黄河对岸临省村里的锣鼓声。

村子不大,鼎盛时期也不过七八十户,三四百口人家。村子里的庄户人家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依仗着寨坪、地多人少的优势,虽然一年到头辛苦异常,但比起周围村子的农户,能填饱肚皮的日子还是要多一些。[/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那时候甚至还有外村的姑娘中流传一句话说:“嫁给寨里人,肚子不受屈。”实际上就是村里最能干的人家一年也未必能放开肚皮吃得上几顿实实在在的饱饭。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常觉得有饿肚子的感觉。一天三顿稀,面条没几根,吃上一顿捞面条就算是改善了生活。[/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过年时白面皮里裹着黑窝窝。山庄窝铺的庄户人家由于世世代代的农耕劳作,有一种视土地如命、唯种地是本的传统意识。村民们普遍吃苦耐劳、舍得力气。壮实的小伙,肯下苦力的男人是大家效仿推崇的对象。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开始。土地分包到户才真正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村里人把土地当命根子、宝贝看。总有些一时抓不紧就会再失去的恐慌。[/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庄稼人信奉“人不哄地,地不哄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只要力下到,土地不亏人”的道理,下地干活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俗语说庄稼汉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候我们村的人确切地说应当是:“日落不息,晨曦即做。”正因如此,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产量却翻了几番。[/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百姓家里买大缸、置大囤,粮食放不下,却舍不得卖。[/size][/font][font=宋体][size=4]许是饿怕了的缘故,年纪大的老人家总嫌年轻人顿顿白馍,糟蹋了粮食,不停地告诫儿女“家里多存粮,心里不发慌”“丰年记欠年,省粮在口袋”。[/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垣曲村里人有吃饭时端碗外出挤堆一起吃饭的习惯。过去缺粮少食,哪家人改善生活,怕别人说长道短,这一顿饭才闭门家里蹲。现在粮食多了,人人拿着大白馍,端着大碗捞面条,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生活品质步步高

我们村紧靠黄河边,吃水却从村外远处挑。庄稼更是靠天等雨。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修了浇地的电灌站,旱地变成了水地。村里通了电,吃的水也用管道送到村口。尽管那时候电不稳定,时有时停,水也时有时无。但百姓们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毕竟是世世代代头一回。

随着生活的逐渐富裕,村里人的穿着打扮,处事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的姑娘、媳妇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穿衣买鞋。小伙子们先是买个自行车后是换成摩托车。按老百姓的话说是:“屁股一冒烟,窜得不见影”。[/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也有人慢慢地不满足于地里出力刨食的生活,出门找个赚钱快、出力少的活。后来还有人家合伙买了大车跑运输。思想保守的老年人说他们“能得要长翅膀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家这个好赖有在外工作的人尽其所有盖了五间前墙是砖、三面是土坯的房子。在此以前我们村还没有一座一面为砖墙的房子。在此之后短短几年,村里砖木结构(四墙为砖)的房子接二连三地出现,而且设计的样子越来越新。[/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房子里的摆设越来越接近城里人的生活,再也不见孩子结婚时一口木箱、一张四方桌的家具摆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的丰富极大而快速地激发着人们各个方面的欲望要求。庄稼地里不再光是小麦、玉米、棉花。人们开始种植满足对更好生活需求的和价值更高一些的瓜果类、药材类产品。一些青年人也陆续走出去闯荡社会,一些家长也逐渐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开始送孩子到城里更好的学校学习。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台电视机进村的情形,大约是在1983年间,村里集体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原先村小学废弃的大教室里。我们村地势比较高,据说是接受河对面河南省的信号,电视图像勉强收得到。

后来电视普及了,家家户户有了电视,买了黑白又换彩色。电视看得多了,山外面的精彩也知道的多了,国家的大事也知道的多了。田间地头,村里红白喜事聚会在一起庄稼人谈论的话题也不再是老婆孩子炕头事、家长里短家务事,国家大事甚至是世界大事也都在评论之中、言语之间。

移民村新貌

20世纪末期,国家修建大型黄河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我们村属于淹没区,需要全村整体迁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去哪里?还有没有地种,离开种地吃什么?村里老年人忧心忡忡。[/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在各级政府干部的反复动员下,在情愿和不情愿中大家还是含泪拆毁了房屋,离开了赖以养家糊口的土地,全村整体迁移到了离老村20余里地的新村址。

退休以后,时间充足,这几年我时不时会回村里看看。发现村里人在变、貌在变,而且变化很大,和过去改革开放前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首先是住的房子,村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6户一排,6户一路,竖三横八(三条主路,八排房序)、排列整齐。白墙红瓦、二层小楼、瓷砖铺地、窗明几净。村里也不再是平时一层土、下雨一地泥。所有路面全部硬化;排送水管道户户畅通。[/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下雨不见水,雨停路即干。村里人家有做生意的,有跑运输的,有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的穿着打扮一点不比城里差。村里还建有垃圾池、配备清运员,街道平整、干净。村口沿大道一排门面房,光在村口做各种生意的就达几十人。[/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村里大部分人家墙上挂着空调外机,不少人家房顶上还配有太阳能热水器。水库移民后,国家每个月每人给50元生活补助。60岁以上老人有养老补贴、贫困户有低保,人人都参加了医保。[/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村里一片祥和的气氛,和村里人交谈言语之间透露出满足的微笑。人们见了面谈论的话题也和从前大不一样。即使留在村里干活的青年人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话题也多是“大棚菜”“蘑菇栽培”等价值高、收入多的高品质产业。[/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今年清明节回家,晚上刚吃过饭就听见村口音乐声响起,原来是年轻媳妇们在跳舞健身。

我的家乡村小人少、山高路远,没有什么工厂、企业,也没有什么特色庄园,但是在国家改革阔步前行的大潮中,无一例外地前进着、进步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改善着、提高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