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ttach]368998[/attach][/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张兴平[/align]
永济市城东街道孙常村,古名梅香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贾兴隆,民风淳朴、文化繁荣。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927~976)修建的“延祚寺”(亦名“大锅寺”)气势恢弘、规模宏伟而使得村子闻名四方。后因村里孙姓、常姓人较多,村子易为现名。

历史沿革

孙常村文化遗产丰富,业余演戏历史悠久,从宋朝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据老辈人亘古以来的代代传说,由于村南的通天驿道和盐运古道直通西京长安、九都洛阳,建于隋朝的“大仙庙”(以唐碑为记)周边,茶楼酒肆林立,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区”,特别是闻名遐迩的“延祚寺”,为家戏杂耍提供了生存舞台。[/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不过那时叫唱家戏,只演古装戏,没有时装戏之说,主要由村里有钱的大户人家承办家戏。在明末清初时演出的剧本,不外乎于《三对面》《小姑贤》《三娘教子》《杨门女将》等章回、折子戏片段,表现形式为蒲剧、眉户、道情之类。

1947年4月,原虞乡县解放。按照上级要求,配合解放运城战役“支前”和村“农运”工作,时任村委会主任贾宝山,在村小学儿童团组织演节目,根据形势需要,先后演出了《闹翻身》《送军鞋》《劝夫参军》等几回小戏。[/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大家欢天喜地,家家户户大门口都插上了用红布做的国旗,人们高兴了就又演老戏,如《三对面》《小姑贤》等。

1950年后,上级组织进行扫盲识字、互助合作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新《婚姻法》宣传贯彻等活动,村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在爱热闹的人和爱唱戏的人积极参与下,村里成立了农民业余剧团,不论年龄大小、不分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甚至还有不会唱一句戏的王利当、王利智等人,也自告奋勇报名打扫台子、搬桌子、摆凳子、生火炉,甘心情愿地跑腿叫演员、借东西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那时新戏吃香,不演老戏,新戏节目主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小放牛》《小二黑结婚》等。演出时,就在台子的几个角落处挂上点小油的铁灯盏。当时谁家男孩能演戏或者拉二胡,一般都好找媳妇。[/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村里有王善德和全子安两位老艺人,什么家务都不干,一门心思教演员唱戏,在农闲、风雨天、黑夜,剧团坚持排练;逢年过节、群众大会就演戏。剧团一天天强大起来,真像个样子。每到演节目时,许多演职人员不论家里私事再忙,也都努力克服困难,按时参加。

那时只要演出,还要出“露布”,在村子里四处张贴,广为告知,有时甚至还会贴到周边村。

发展脉络

到了1955年,孙常村共有自编自演的新戏和传统老戏大小十几回(本),无论到哪里演出,三天三夜都唱不完。当时全团发展到30多人,组织管理系统很完善,有团长、编导、演员、大衣箱、乐队、文武场面近20人,坐到一块一大片,打板王恒禄,拉板胡王庆亨、孙玉德,拉二胡王定一、丁当佰,吹笛子丁四贤,打马锣景德奎都是一把好手。[/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同时也练出来不少好演员,王善德、张立业、张兰英、丁冬青、张永春、景灵子、王水浪、吕恒法、孙秀苗、李竹梅、贾水竹等人。

人称“戏痴”的丁冬青老人已年届八旬。由于年岁较大、健康欠佳,往往许多事记不准、说不清。但唯独那些六十多年前的戏文依然记忆深刻,一字不差。她从1952年就开始学习演戏,参加过《应征》《擦亮眼睛》《梁秋燕》及《小二黑结婚》《沙家浜》等戏剧的演出,以表演细腻、唱腔优美、表情丰富、动作到位著称。[/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1957年她和丈夫张永春结婚后,二人一起随着孙常村业余剧团,多次到开张、黄营、虞乡、解州、永济等处演戏。演出时,场下掌声连连、赞叹不断。

剧团虽说是业余的,但排练演出很正规,不乱套,团风也好,在周围村很有名气。无论是在本村演,还是在十里八乡,甚至于去几十里的外地演,家长也都放心。剧团还经常参加永济(虞乡、解虞、运城)县里的会演、调演。

1959年,原解虞县并入大运城县,成立了虞乡东风人民公社(辖孙常村),组建了虞乡东风人民公社文工团。那时以大集体为重,孙常村业余剧团的演员、乐队等主要骨干都调了过去,全团32人,孙常村业余剧团人员就达14人,占了将近一半,其中:王善德为学生股股长,王庆亨为音乐股股长,孙天德为编导股股长。[/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拉板胡孙玉德,哨笛丁四贤,拉大提琴王定一,都是硬把式;张立业、张兰英、丁冬青、景灵子、吕恒发、罗翠英等都是骨干演员,文工团成立后专业排练,多次组织下乡巡回演出,受到老百姓欢迎。[/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周围村群众说,公社文工团全凭孙常村业余剧团红起来了。时任公社党委书记常泉同志高兴地说:“东风文工团,孙常村的同志是顶梁柱。”

1961年,东风文工团解散,孙常村演员、乐队人员又都回村。在村、管理区两委的扶持下,孙常村业余剧团又重新组建起来,新老演员和乐队加起来达四五十人,村里又进行了投资,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机构。[/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李三增为团长、贾安心为执行导演、赵天全为戏装总保管,配置舞台幕、服装、道具、布景、灯光、后勤,几乎达到专业剧团的标准。从此后,剧团坚持农忙生产、农闲排练,逢年过节和中心工作需要时就演出。[/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演员后起之秀不断涌现,李三增、贾安心、谢亲娃、王改样、王乐乐、丁同法、李耀耀等人都先后成了名角。

1969年~1972年,新华社“五七”干校在孙常村期间,干校文艺人才济济,其中就有演出《红灯记》李铁梅的扮演者。校领导十分重视校村关系和业余文化生活,对孙常村的业余剧团,无论是编排、导演,还是舞台、道具方面,都予以大力支持。[/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在他们帮助下,校、村同台排练、同台演出,先后演出过《老两口学毛选》《沙家浜》《红灯记》等京剧、蒲剧、眉户剧,大大提高了业余剧团的演出质量和舞台效果。[/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另外还有村民苏满囤、王新民、左小太、贾俊杰、王进财、张粉翠、贾玉莲等人也都曾在永济、闻喜、翼城等县蒲剧团工作(苏满囤是永济虹光蒲剧团的顶梁柱,在北京演出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不时回村手把手地言传身教,对村里戏剧表演艺术的提高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从1961年剧团恢复到198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散,孙常村业余剧团坚持了将近三十年。如果再加上上世纪五十年代演出的新老戏和大小节目,该剧团演出达四五百场(次),受益观众达三四十万人(次),在本村和周边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广大群众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

时代新貌

进入本世纪十多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和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愈来愈加高涨。孙常村“两委”顺民情、应民意、接地气,联系实际、方便群众、积极组建了孙常村文艺宣传队。[/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宣传队根据形势需要和村民意愿,每逢节假日或重要活动时进行演出。演出内容均自编自演,形式有歌舞、快板、蒲剧、眉户等,曾代表城东街道到永济市里参加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据统计,2005年到现在,结合党的中心工作,文艺队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先后自编自演各种小戏、三句半、二人台、快板、歌舞等节目近二百个,有力地推进了两个文明建设步伐。

后来,孙常村“两委”还组织成立了女子健美操舞蹈队,人数达七八十人,坚持常年每天晚饭后在村里活动中心进行锻炼或排练,人气较高,多次参加城东街道文艺汇演和乡村庙会助兴表演;另外还有村民贾列果牵头成立的民间女子鼓乐队,人数达二三十人,经常组织开展各种红白喜事之类的营业演出活动。这两支队伍,都是村里令人瞩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