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勤劳致富四十年[/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align=center]□吴根德[/align]
我家的五间土瓦房,是大哥22岁那年和18岁的二哥建的,房子不好,很简陋,但有历史意义,那是1978年春天,和改革开放是同一年。[/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1978年,说是改革开放元年,实际那时还是大集体生产,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生活也很清苦。[/size][/font][font=宋体][size=4]9月,我离家出村上了高中。11月,二哥参军当兵也离了家。家里就是大哥和母亲,大哥自村里七制校毕业入农业社,就没有出过门,也真是受了苦。[/size][/font][font=宋体][size=4]
1978年盖起五间土瓦房,没力气了,家里没有圈院墙。缓了两三年,大哥再筑了土院墙。靠着西院墙,盖了个简易牛圈,圈顶草草搭上粗细不一的树枝树干向日葵秆,麦秸秆谷秆一铺,上面泥一抹,再铺一层塑模,就大功告成。[/size][/font]

[font=宋体][size=4]靠东院墙,如是操作,一样的建筑风格,却是饭舍。饭舍南东土墙上,留个豁口,就算院门。门上担几根短木棍,木棍上面泥坨几层旧砖,就是简易门楼。门则是几根横木上用钉子铁丝扎些枝枝干干,叫刺杈门,普通话叫的诗意:栅栏门。这门楼,这门,风剥雨蚀,岁月悠悠,就悠了20多年,从80年代初悠到了2003年。

到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下放,包产到户,家里分了地,还分了一头没有调教好也难以调教的没人想要的倔牛。这牛性格倔,不太入活路,你赶它往前走,它就偏往后倒,倒得一塌糊涂,叫你哭笑不得。[/size][/font]

[font=宋体][size=4]不过后来大哥把调教好了。当时全村有6个生产队,只有我们4队的地分散,村东西南北都有,村西是西峪、沟楞、桑叶沟、瓷罐沟,村南是南峪、万金坡、南埝、马道、堡沟,村东是东峪、东坡、小寺、寺后头,村北是后子处、疙瘩(烽火台)北等等。大哥就赶着牛、扛着犁塬上沟里地忙活。

当时,基本还是原始的生产劳动,人与土地、庄稼肢体直接接触,割麦弯腰用镰刀,锄地轮臂用锄头,拉车人站在辕里手握肩拽使劲拉。但体制变了,政策符合客观实际了,人心气顺了,心劲大了,不像以前大集体,一个锅里搅稀稠,好人懒汉一个样,多劳不多得,净亏勤勤老实人,挫伤劳动积极性。现在是政策调动千千万,生产力解放了,广大农民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大哥干活实在,农业社里的活都能干了,能干好。他把平板车辕杆往长的续接了一截,用铁丝箍紧,配好驾牛的搭腰、勾斗、小鞍、后鞧等,改制成了牛车,生产力就发展了好多,许多农活就节省了人力。这头“扫”牛,农忙时犁耙拉运,勤勤恳恳,与大哥配合默契,处下了浓浓的感情。[/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大哥又是助人为乐的热心厚道好人,与人好打交,就经常有邻里乡亲借使牲畜工具,往往是连牛带车犁耙一套。[/size][/font][font=宋体][size=4]有的使得重,赶送回牛车就晌午过了,甚至牛都出了汗。大哥虽然心疼牛,但也理解人,先卸了车,把牛牵到村边水池饮水,再给牛麦草拌麦麸,之后再喂青草。[/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牛要用心喂,庄稼户的半壁江山里。大哥把家里这头“扫”牛当宝贝一样,农时干活,时间算好了,农闲产犊,啥都不耽搁,产一头母牛犊更好。条件好的农户产了母牛犊,还会给村里放一场电影让大家分享喜悦呢。[/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当时虽说包产到户不缺吃了,但毕竟改革起步迟,底子差,生活还是苦的。那时也正值地下水脉下降,浅层水逐渐干枯,村里吃水就是问题。尤其是热天,往往大热天从地里干活回来了,要生火做饭,瓮里却没有水,没法,还要挑起水桶、顶着烈日、皱着眉头,拖着疲倦的身子满村子找水井,正像当时西北劲风那首《我热恋的故乡》唱的一样。[/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幸福是相对的,有历史分阶段讲条件的。当时大哥说,懒人家里老是茅厕咕咚水瓮干,咕咚就是溢满脏污恶臭。庄稼人,最省心最幸福的事是“两满一干”,就是人喝的水瓮满,牛吃的草窝子满,拉撒的茅瓮子干。[/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大哥总结得很到位。下地回来的傍晚,他坐在北房屋檐下的台阶上歇息,看着欣赏着“两满一干”,由内而外,洋溢着一个普通农民满满的幸福感。

再悠长的岁月,眼前回味起来,似乎都是弹指一挥间。四十年过去了,当年大哥自力更生、穷则思变建的土瓦房,现在已经翻盖扩建成临街九间二层戴帽楼房,门楼可容大车进出,真真是高楼大厦,文化有限的嫂子常常夸耀说是“别野”,今非昔比啊!当年,大哥那头立了汗马功劳的倔牛,是纯生产力,是干活的生产工具。

现在大哥养殖近20头牛,是养殖产业,既有肉牛,又有奶牛,既产肉,又挤奶。周日我回到大哥牛场,看着家里这红火光景,跟大哥开玩笑:“原来咱生产队也就这么多牛,你一个人养了一个生产队的牛,地里还有十多亩果树,你这家业和光景,早赛过以前的地主了。”大哥被我逗乐了,半是苦笑半是喜悦地说:“哪有我这么辛苦这么受罪的地主呀。”

大哥经历的四十年,就是一个农民勤劳致富的四十年,是农业农村农民经历变化的四十年。我想,能有这变化,要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