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界的“活关公”董银午
董银午扮演的关公(资料图)
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就在戏曲艺术气息中浸润成长;
他首先打破蒲剧武戏表演中的陈腐之貌,把京剧等其他剧中高难度技巧引入蒲剧,有效增加了蒲剧艺术的魅力;
他就是蒲剧名家董银午——以演关公戏曲名垂蒲剧史册,被称为“蒲剧界的活关公”。
出生蒲剧世家
董银午(1901年~1970年),又名重山,芮城县风陵渡镇西柏台村人。他生于梨园世家,祖父为清咸丰、同治年间的著名须生演员,父亲弟兄五人都以剧为业。其父茂生,行三,为蒲剧名丑,生有五子,亦有三人献身剧艺,而且均有成就。
这使董银午从小就在戏曲艺术的世界里徜徉,在戏曲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几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戏曲艺术的气息中浸润。
除了家族艺术细胞的遗传和艺术氛围的熏陶,董银午还与同岁的舅舅、日后亦名重一时的蒲剧表演艺术家曹福海,一同受到董银午父亲的指教。二人一起学习了孩童开蒙“对对戏”,学会了《神岭亭》《黄鹤楼》等。14岁时,董银午另行择师,跟随同乡赵村李秉森专功小生,并踏上了一条正规的学习、演出、提高之路。从《铁兽图》《玉虎坠》《教子》的娃娃戏开始为观众所欣赏,到后来以《调寇》《三拉堂》《反西京》《长坂坡》《游龟山》和《蝴蝶杯》之正戏为高潮,董银午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因“奶功”扎实,加之扮相英俊,演唱精到,迅即在舞台上走红。
而更加幸运的是,董银午16岁即进入著名的杨老六“云升班”,前往西安演出。
那时的西安,更像是一个艺术的大都会,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艺术大展台。不仅西安附近各个地方剧种汇聚此地、争奇斗艳,就连远在京城皇城脚下的京剧也前来参与竞技。
1916年,西安山西会馆约蒲剧演员杨老六等60余人在西安晋华舞台演出,董银午参与了刘奎官二黄班、秦腔班的联合演出,参演了《通天犀》《火烧皇姑屯》《探阴山》等剧目。这是一次艺术的大交流,对一名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使他眼界大开。
京剧中武戏的程式把套之多,让董银午眼花缭乱。在演出《四杰村》《白水滩》《双打虎》《铁公鸡》等剧目时,他暗中学习揣摩,刻苦练习,终有所获。他首先打破了蒲剧武戏表演中的陈腐之貌,引入一些高难技巧。他的“朝天蹬”扳得好,被观众称为“橡皮腿”,特别是演出关公戏《翠屏山》时,真刀**,功夫好生了得。这出戏成了他的拿手好戏,远近闻名,取得令人赞叹的艺术效果。民间艺人在唱眉户戏时,都会唱道:“董银午《翠屏山》真刀来耍,明磁朗快如风厉害怕怕。”
从民间剧团到国立剧团
从民国五年(1916年)董银午6岁入杨老六“云升班”去西安演出开始,他先到河南,入伏牛山到今天的洛宁县王海潮蒲剧班,后又去渑池搭义马煤矿平老四蒲剧班。之后,他回到山西,北上汾城(今襄汾),进入小董村福盛班。其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
虽然离开了杨老六的班子,但是杨老六一直关注着这名当初的当家小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杨老六以顶门徒弟筱月来作为交换条件,再次邀请董银午到班子里,赴西安演出。但彼时的西安已今非昔比,由于国难当头,抗日形势紧张,随后又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艺人们生活困难,只好靠临时打工来维持生计。于是董银午一边在杨老六的“晋风社”演戏,一边带徒弟教戏。1939年夏天,他应邀在河南灵宝创办娃娃班,培养了一批蒲剧新人。20世纪40年代,他组织部分流浪艺人,转入陕南山区洛南演出,成立了福祥社。剧社常保持在80人左右,是当时陕南东部地区最大的班社,每逢庙会,经常与秦腔戏班对垒,在洛南活动时间长达8年。
他的一生既是幸运的,也有很多不幸。幸运的是,出生于戏曲世家,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遇到了许多伯乐,结识了戏剧界的名流,占据了蒲剧艺术的制高点;同时,广大观众的支持,给了他精神的动力和艺术的推动力。后来,他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进入当地剧团,踏踏实实从事艺术工作。他先是应邀参加了原永乐县火星剧团,1949年转入芮城县剧团,他生命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他担任过剧团的副团长兼导演,还多次被选为省、县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并在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董银午多次率领剧团赴地、省演出,1954年在省城太原会演中以一出《状元媒》获得导演、表演奖。1956年冬天,他随剧团参加著名的山西省蒲州梆子传统剧目鉴定演出,以“博学”而为专家赏识。1960年,他又随团赴西安演出。曾经名震西安的当红小生又一次出现,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62年,他随团赴太原演出,以《长坂坡》《麟骨床》等戏受到极大赞誉。这个时候的董银午,进入艺术生涯的一个新时期。
至今很多人说起当年董银午演出时的情景,仍然认为他是蒲剧艺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然而不幸的是,“文革”中剧团解散,董银午被强令回家,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此结束。1970年5月10日,董银午病逝于故里,走完了70岁的生命历程。
蒲剧舞台上的活关公
董银午以演小生出名,但一段时间内他却以演关公名盛一时。
关公戏在民间又称老爷戏,是戏曲舞台上的一个特殊种类,从清朝以来就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盛演关公戏的剧种主要是京剧和蒲剧。京剧和蒲剧上演的关公戏多达30多出,并成就了一批以演关公而出名的艺人。京剧老前辈程长庚、米喜子,当代名家李洪春、王金璐在演出关公戏方面各有建树,赢得盛名。而蒲剧以董银午饰演关公最为有名。
关公戏因其“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他各剧绝然不同。在生行中,其被称为“红生”,是一个特有的行当。演关公戏,在过去有很多的讲究,如扮演关公的演员在演出前10天要斋戒独宿、熏沐净身等,对演员的要求也相当高,首先要熟读《三国演义》,定精神、艺术二类。所谓精神,就是长存尊敬之心,扫除龌龊之态,认定戏中之人,忘却本来之我,虔诚揣摩,求其神与古会,再进而研究艺术。在艺术上,第一要扮相英武,要求扮相之佳,尤在开脸之肖。关公之像,异乎常人之像,眼也、眉也、色也皆有特异之处,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第二在做工之肃穆,要求之好,尤在举动之镇静。关公之武艺,异于常人之武艺,儒将风度,重如泰山,智勇兼全,神威莫测,用力太猛,则流于粗野;手足无劲,则近于萎靡。以是舞刀驰马,极不易做。(近代戏曲评论家周剑云语)
舞台上的关公形象既要勇猛威武,又要刚健凝重,所以分寸掌握极其重要。
蒲剧是关公的家乡戏。董银午在表演中,汲取了京剧前辈表演艺术家的精髓,又细心揣摩。据说,他多次到解州关帝庙研究关公塑像,体会其精神,领略其神采,最后终于在京剧艺术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在服装、化妆、道具和作派表演方面全方位出新。他主演的《出五关》《古城会》《水淹七军》《取长沙》让人耳目一新,成为脍炙人口的好戏,他也因此被观众称为“蒲剧舞台上的活关公”。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董银午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人们用“博”“大”“精”三个字来概括。蒲剧舞台上,有西路和南路之说,但董银午无论是西路戏还是东路戏都能表演,是一个全把式,在表演、唱腔、念白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从不因袭他人。
他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剧种长处、思想比较开放的优秀演员。早期在西安演出时,和京剧、秦腔演员同台演出,他看到了其他剧中的长处,放弃门户之见,认真拜师学艺,并将其融入蒲剧的演出中。他是继杨老六之后向京剧等兄弟剧种学习、革新蒲剧的艺术大家之一。他之所以能唱好关公戏,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善于创新,在服装、道具、化装等方面大胆革新,使蒲剧中的关公戏焕然一新,更具魅力。他还把京剧中的花脸戏《白马坡》搬上蒲剧舞台,让蒲剧有了别样的风采。
董银午是一个爱国、正直、有民族气节的艺术家。他没有把戏剧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的纯粹艺术,而是与时代紧密联系,注重艺术的教化功能,宣传作用。西安事变之后,董银午顺应形势,坚决要求演出抗战戏。为此,他还专门动员社会名流李逸僧为他编写了反抗异族统治的史可法抗敌殉国的本戏《梅花岭》。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积极投身新戏的演出,包括现代戏的演出,如《大家喜欢》《杜鹃山》《夺印》《掩护》等剧目,成绩斐然,塑造了一系列观众喜爱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银午的演唱风格以“嗓音清亮,节奏稳当”见长。他的人品戏德,更是为人称道。他为人正派,生活简朴,烟酒不进口,不贪不义之财,乐于助人,而且做戏认真,每出台必提早化装,静坐思戏。不论大小角色,他从不丢戏、误场、胡演,而且常为人救戏,“救戏如救火”,为别人补角、凑紧、随机应变救戏,避免了不少演出事故的发生。
董银午以自己杰出的艺术功力,感染和影响着一大批演员。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艺坛名师,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名角,门下弟子从者如流。他和后来的蒲剧名角张庆奎的合作,一直是艺坛佳话。当年,他在西安演关公,需要一个配角周仓,于是张榜求角。当时张庆奎还是一个流落在西安的12岁小孩。初次见面,张庆奎见到坐在椅子上的董银午身材魁伟,气宇轩昂,当即行礼道:“拜见师傅!”谁知董银午冷不防飞起一脚,张庆奎眼疾手快,倒后便是两个筋斗。董银午大为震惊,高兴地拍桌喊道:“收徒!”于是二人在西安合作演出,一个被称为“活关公”,一个被称为“活周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二人也成了“忘年之交”。
另外,董银午的儿子董巨虎、董秦虎、义女玉兰,都以剧艺出众而名于当世。
□刘纪昌 /图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