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4-3-4 09:21:39

年轻菜农于国锋夫妇的“穿城”人生


于国锋准备为客户送货上门。


工人在大棚内采摘西红柿。


于国锋夫妇在大棚里采摘分拣西红柿。


红艳艳的果实,绿生生的萼片,一个个套着白色发泡网的西红柿,在纸袋中被码得整整齐齐。

2月19日下午,在盐湖区北相镇运稷线边山西中药材集团运城基地最里处,35岁的于国锋和妻子马茜正在大棚里分拣打包采摘的西红柿。

距离大棚17公里多,一路畅通也得半个多小时车程的城里,有他们的家。进城、出城,是他们每天南北纵穿运城中心城区划出的人生轨迹。

生活在城里,梦想在城外。

城里有他们的孩子和房子,有他们一家人的小日子;城外有已经开售的西红柿和正在坐果的甜瓜,是这对“新农人”的心头好。



他们自称干的是农活,身份是农民,但其实生活、工作的节奏与普通上班族没有什么两样。

每天早上,两人将孩子送到小区附近的学校,就开车出城前往大棚,开始一天的劳作。下午赶在孩子放学前,就要安顿好棚里的活,紧赶着进城往家的方向赶。

平凡的家庭大抵相同。遇上孩子学校要开家长会等重要事宜,大棚就成了于国锋一人的舞台。当然,地里活儿多时,再逢学校放假,他们也会将孩子带到地里,大人忙着干活,小的在棚里乱窜。

于国锋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专业,马茜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都是正经在校学了4年。于国锋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河南省一家企业,专业对口。在车间待了几个月,他因表现突出被提拔到办公室,却因为在办公室坐不住,辞职回到运城进入一家以蔬菜育苗、技术推广为主要业务的农业公司。这一步,给他后来的人生选择划定了主脉。

在新的公司,他从头开始学习各种种植、管理技术。甚至后来公司转让,他和几名同事合作,又在太原做起了技术员,帮菜农种植管理蔬菜。

从理论到实践的数年磨炼,让他对蔬菜种植特别是城郊蔬菜种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期许。

2020年,于国锋再度回到运城,从技术员转型为菜农,开始种植大棚西红柿和甜瓜。

3个、6个,最终他和妻子把基地里12个大棚全部租下,都种上西红柿和甜瓜。两个年轻人每一个小小的突破,都是他们家庭和人生的新纪录。

12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一亩多,就是他们的“工作单位”。大棚里待施的肥、待摘的瓜、待松的土、待浇的水,就是一位位要求严格的“单位领导”,不容他们有一丝懈怠。



于国锋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是普罗旺斯,更接近传统品种的口感。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西红柿品种,为了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果质都比较硬。我种的这个品种,口感好,沙瓤多汁,但果质软,不耐长途运输。”在他看来,品种没有好坏之分,都取决于人们最优先的选择。他选择口感更好的品种和在城边种植,是因为距离城市高端消费群体更近,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解决该品种不耐长途运输的缺点。

采访时,于国锋长期雇佣的五六个工人正在大棚里剪西红柿的病叶。前段时间气候变化较大,西红柿出现了病害,根据他尽可能不用药的原则,病叶就需要人工一片片剪掉,费时,也费钱。

要保持更好的口感,要更高标准地去营养土壤,施用成本更高的药和肥,但产量却比普通西红柿更低。高投入低产量的模式要持续,必须有高售价来保障——他种植的西红柿16元一公斤,主要走商超,少部分自己销售;甜瓜更贵,50元一公斤,大部分是消费者上门购买。

相比于大路货价格更高,这意味着销售成了限制种植规模的主要矛盾。但几年来,于国锋的大棚数量一直在增加,直至将基地里的12个大棚全部包圆,这证明着一个道理——

优质客户和优质产品总是在互相寻找,双向奔赴找到对方就会成功。



“没有专门做过宣传和推广,主要就是通过口碑人传人,客户慢慢就多了。现在不愁卖,每年都能卖完。不准备再扩了,沉下心将这些种好就行了。”于国锋有着现在年轻人少有的内敛,说话音调不高,但却很有力量。

他说种菜要老实:“不要老去干涉,你把环境弄好了,就让菜呀瓜呀自己长,长成什么样算什么样,不要老想着人工干预。”

他还说种地要沉得住气:“这两年也有菜农跟着种,但好多人卖得不好最多干两年就改种其他了,交学费不怕,怕的是交完学费然后辍学了。”

种子公开卖,管理技术也没有独家秘方,貌似没有多高门槛。但是,细细分析,于国锋有积累,多年的技术员工作让他以专家的素养“下场”比拼;他还有耐心,看的是长远利益,哪怕一年不挣钱也能接受;他性格踏实,不盲目扩张而是以销定产稳扎稳打;他热爱农业,进大棚种菜是他的主动选择……这些,可能才是在城边种菜这看似普通的事情中真正的门槛吧。

农业被公认为投资大、风险高、收益周期长,但从于国锋兜兜转转最终投身于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可以看出,只要积累到、工夫到、方法到,处处都是新的蓝海,事事都能承载梦想。

记者 陈永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菜农于国锋夫妇的“穿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