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印章篆刻欣赏
1. 旧工的印章,大多体量不大,并且手感极好。这是因为过去寿山石印章多是文人清玩,不但用以钤盖,更用于把玩。因此旧工对于“磨光”这道工序非常重视,正是因为旧时习惯,因此制钮者大多对触感有所考虑。
2. 以钮雕及俏雕闻名的潘惊石,还有一种“水纹图”的独特题材,这一题材脱胎于传统寿山石雕刻中的开丝技法,灵感则来源于马远的“水波图”系列。开丝手法最讲究的是稳定性和恒心,要求根根距离相等,线条流畅如水,才算上乘。
3.寿山石家族中,有非常有趣的“家族现象”。如林亨云一家,两儿一女均从事寿山石雕刻,其中两个儿子林飞、林东分别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4.林家之外,赫赫有名的“郭家工”也是父子传承,除了父亲郭功森之外,其子郭祥雄、郭祥忍也都是寿山石雕刻界的佼佼者。除此之外,“石卿”郭懋介一家三代,也都从事寿山石雕刻,圈内称呼这样的家族为“世家”。
5.郭懋介虽然以“薄意”闻名,但他最初却的启蒙老师却是东门派的高手。郭懋介曾经在古董店中做过学徒,后期又曾经长期在农村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中“归牧”及山水题材尤多。
6.周宝庭对于锉刀的运用特别与众不同,他的作品强调“先以锉刀顺型”然后再做雕刻。因此他的作品,即便古拙而不精饰,但大形多“顺”,线条亦很畅达有力。
7.林发述早年为了刻石好看,就先从学画开始。因为昼夜不停的临摹,曾在壮年时累出一场大病。后来林发述的作品上,就能看出工笔绘画里典型的“钉头鼠尾描”的线条用法。
8.林飞擅长女性题材的雕刻,对于传统的人物圆雕题材也得心应手。但令人吃惊的是,他早年却曾经因为雕刻古兽而获过奖。
9.著名的雕刻大家陈达虽然素来以“清雅”为题作,但也一度以鹿目石雕刻过古兽题材。看来“古兽”之题,确实是一个谁都绕不开的坎。
10.寿山石行业有所谓“一相抵九工”之说,意思是“相石”(即对石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最早主张这一点的人是东门派的郑仁蛟。他师承林元珠,其弟子中周宝庭、郭功森等也成为了卓越的大师级人物。
11.郑仁蛟一生致力于雕刻,也留心整理雕刻相关的资料。他将所看到的、所学到的关于寿山石雕刻的诸多图式收集起来,逐步绘制出了属于自己的《古兽图谱》,打破了过去口传心授的寿山石雕刻传统。后来这本《古兽图谱》传给了周宝庭,但不幸被毁。
12.《古兽图谱》虽然被毁,但周宝庭最后却依靠自己的记忆,用刀将书中大多古兽的形制重新雕刻了出来,保留了珍贵的资料。郑仁蛟对于古兽的塑造,至今仍在影响当代的雕刻者。
13.郑仁蛟的师傅林元珠也是一代寿山石雕刻名家,末代皇帝溥仪之师陈宝琛与曾与他过从甚密。此外,林元珠还与当时福州的藏书家龚易图关系密切,曾经因在他家做秀工而得到了与文人接触、交往的机会,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相当浓郁的文人情调。
14.寿山石雕刻中,牵涉到一些老作品时常有“东门派”、“西门派”之说。“东门派”鼻祖林谦培晚年将平生得意之作,传授给弟子林元珠。后来林元珠创“圆雕”法,独具一帜,被称为寿山石雕的“东门”流派,而林谦培则被称为“东门流派”的鼻祖。
15.“西门派”的创始人为同光年间潘玉茂,其擅长印纽、博古,图案多取自青铜器,线条间距密集,有“斜尖不入”之誉。这一时期,尚无“薄意”这一名词的存在,大部分作品都为高浮雕。
16.林谦培的作品,在清末时很受达官贵人的喜爱,而潘玉茂的西门派作品,则更得文人集团的青眼。如陈宝琛在为官时,每逢回乡,多会携带一批林谦培之作上京作为赠礼。而他个人的珍藏中,则大多是潘玉茂的作品。
17.林亨云以“熊”为题材雕刻作品,带有很强的西式的表现风格。这是因为早期林亨云并非从事过木雕,而当时福建以“熊”为主题的木雕作品,大多远销国外。当时是1958年,中国社会整体受到苏联影响,在审美与艺术表达上也不例外。由于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原因,造成了林亨云与同期的传统雕刻者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18.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寿山石资源一度较为丰沛,因此曾经流行过镂雕手法。这种手法虽然雕刻精美,但却伴随着大量的舍料。在寿山石资源急速减少后,这类雕刻手法已经相当少见。
19.林清卿因为“秀工”的身份,得以凭借主人的地位及社交环境结交书画名流。他的作品因此具有书画气息,且作品有一个特征:即便是拓片,看上去也是一副构图精彩,布局严谨的绘画。如果拓片效果不佳,构图混乱的作品,则有可能需要留神注意是否为仿作。
20.解放初期,寿山石雕刻圈曾有十六名传统寿山石雕刻艺人组成的生产小组。这些人旧有“十六罗汉”之称,所指的是郭功森、冯志霖、冯久和、陈景贵、陈敬祥、陈敬祺、黄恒颂、林发述、林友琛、林寿煁、周则斌、郭功祺、阮文钊、林元庆、周宝庭、林元康。
篆刻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