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小楷书法作品欣赏
文徵明小楷书法的基本特征是:起笔露锋,有凌利俊健之势; 收笔轻顿,稍按重回,形成开阔的气势。结体取势以方为主,略呈横势。对于文徵明小楷用笔和结体后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如莫云卿云:"文太史具体《黄庭》,而起笔尖微,病在指腕,虽严端不废,未见岿峨磊落之姿。"而龚贤却认为:"文(徵明)沈(周)同时并名,而 石田(沈周)晚年笔力道劲,文竞折节下之,然徵仲秀骨媚姿,又非启南(沈周)可及。"不同的书家有着不同长处,关键是看这位书家 所承传的是不是自古形成的艺术精神。
文徵明一生向古人学习, 对晋唐法书,赵孟烦的书法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这明显可以看到 文徵明的书法取向皆是历代书法艺术的菁华。当然由于自身的资 质所限,未能超越前贤,形成更高的艺术境界。从另一个角度看, 后人的诸多评价未尝不带着自身的主观倾向,并非客观公允,应该 恰当地说,文氏的弱点无法掩盖文氏作为明代小楷第一家的荣誉, 同时领起赵孟烦后小楷发展的又一高峰的历史事实。 文徵明对后世的影响自不待言,《明史-文苑传》云:"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陈师道,陈道复,王毂祥,彭年,周天 球,钱毂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于世。"可见其追随者之众。
小楷醉翁亭记 纸本 轴 纵53.5公分 横28.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苏州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在鑑赏与临习古代书蹟上,他下了许多工夫,并从其中获得新的创作力量。此作精整挺秀,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為文徵明八十二岁(一五五一)时候的小楷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啟发,文徵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蹟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质感。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纸本楷书 13.7×16.1厘米 嘉靖三十年(1551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归去来兮辞》页,明,文徵明书,纸本,楷书,纵13.7cm,横16.1cm。
款署:“辛亥九月十一日,横塘舟中书。徵明。时年八十又二。”钤“徵”、“明”印。
“辛亥”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文徵明时年82岁。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著名篇章,反映了他弃官归隐田园后的心境。文徵明在晚年不止一次抄录过此篇辞赋,从这种反复的书写而又刻意精心的创作态度中不难看出作者晚年闲适平淡、颐养天年的平和心态。
作者虽以小楷抄录长篇,但却***格,更显其平易自然、清逸俊雅、空灵流动的特点。其笔法虽出自《黄庭经》、《乐毅论》,显得清俊儒雅,但结体的方整紧劲、字势的修长俊逸又受欧书的影响。通篇字体的大小、间距、行气无不贯通一气,潇洒自然,精细严谨,无一懈笔,这对于一位高龄老者来说尤为难得。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记文氏早晚必书小楷一篇为日课,可见其积学功深。
此件作品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氏所书《前后赤壁赋》卷相比,虽因创作年代不同而笔法有异,但均为文氏小楷书杰作,反映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小楷书风貌。
此页与赵孟頫、邓文原等人的作品同入《元明人书册》中。清代大收藏家安岐曾收藏,并将之收入《墨缘汇观》法书卷下。
文征明小楷《前赤壁赋》。嘉靖九年,六十一岁的文征明时书,纵二十四点九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 文征明 偶适溪楼帖
文徵明《跋右军十七帖》
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
文徵明《王英去后帖》
跋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
文征明《点闸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