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中的筋骨肉
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什么是筋?
书法用笔,九用和八法都讲过了,现在还有一些补充内容。譬如上一堂课讲到筋,究竟什么是筋?书法中的骨和肉又是什么呢?这要从王羲之《十七贴》讲起。
王羲之《十七贴》最后一贴,名叫《虞安吉贴》,这贴是一封推荐信,为虞安吉求职。贴中说:“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可见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关系很好的朋友。
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笔髓论》,都引述过虞安吉论书法的话,可见对虞安吉的重视。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当然会谈论书法。虞世南是王羲之的传人,唐太宗又是王羲之的崇拜者,他们引述虞安吉的话,当然是赞同和欣赏的。
虞安吉说了什么话呢?这段话比较长,我摘引几句如下。虞安吉云:
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请注意这段话我用红色标出三个字,就是筋、骨、肉。可见晋唐人心目中,书法有这三个概念。
1.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先说说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虞安吉是这样说的:“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这两句话实在太重要了。
东晋时代,虞安吉已经认识到“一支毛笔两个锋”,“横毫侧管”就是用侧锋,侧锋线要防止“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就是用尖锋,尖锋线要当心“干枯而露骨”。这样一讲,我们就明白了。尖锋是线条的骨,侧锋写出来是肉。
虞安吉接下来说“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等到一个人悟到用笔的诀窍,他写的侧锋粗线条虽然多肉,也能锐利挺拔,写尖锋细线条,多骨也做到壮实不枯。
拿王羲之的作品来看,有时候他的线条很细,尖锋划过的地方,虽细却也遒劲。有时候线条用足三分笔,非常粗,但没有肥胖的感觉。
有时候极粗的线条和非常细的线条放在一起,骨肉相济,不感觉到粗就是肥,细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唐太宗《指意》说:“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你看,唐太宗也懂得两个笔锋。“心毫”就是笔心,这是筋骨,“副毛”就是副毫,写出来就是皮肤。
要注意古文中“肤”,也可以指祭祀用的肉。“皮肤”就是皮肉,和现在的意义不同。
这样一来,古籍中的一些论述就容易懂了。如传为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的《笔阵图》有这样一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是能用尖锋就多骨,因为尖锋可以锥画石,那就笔力大。如果只能用侧锋,笔力小,肉多。
梁武帝《答陶隐居论书》说“纯骨无媚”,只用尖锋,一堆骨头,就如虞安吉所说“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纯肉无力”,只用侧锋,咬不住纸,没法做到以锥画石、力透纸背,当然是无力了。所以,善书法者,必须两个笔锋并用。
2.什么是筋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筋”。
虞安吉有这一句话:“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这句话不大容易懂。注意唐太宗《指意》的引文,比虞世南多两个字:“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
这个“滞”,《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凝也”。现在还有一些词叫“停滞”、“呆滞”、“凝滞”。意思差不多,冻住了,动不了,滞留。笔锋运行,那就有走势,太慢这个势就没有了。太急为什么无骨?《玉堂禁经》说尖锋是“以锥画石”,尖锋要咬住纸,力透纸背,这就快不得,一快就飘。
所谓“筋”,就是表达笔锋走势的,你要动才有势,你看这张图表,炒股票的朋友大约很熟悉,股价动才能表现走势。如果股价不动,好听点叫做静势,其实就是没有势。
回过头来看虞安吉这一句,意思就是太慢无法表达走势,太快就飘。
上一堂课讲到元代陈绎曾,他说:“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陈绎曾认为“筋”表现笔锋的运动轨迹,这个说法很好。但他的“筋”,包括“藏”和“度”两种动作。调锋和行笔都有,也就是大圈和小圈都在内。
到清代张庭相、鲁一贞著《玉燕楼书法》谈“筋”,那条“筋”更长了:“筋法有三:生也,度也,留也。生者何?如一幅中行行相生,一行中字字相生,一字中笔笔相生,则顾盼有情,气脉流通矣。”照这样说法,整幅字都连上了,这根筋未免太长。这解释本身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称为“筋”。我认为他最后那一句“气脉流通”比较适当。
回想《玉堂禁经》的论述:“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这就是书法的三大要素,第六课讲过。这三大要素,也就是书法写字的三个步骤。
拿“永”字来说,所谓用笔,就是用不同的笔法把八个点画写好。所谓“识势”,就是懂得笔势,把点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成笔势。最后“裹束”,把这四个笔势放到特定的位置上,裹束起来,就得到了整个“永”字。这也就是我上一堂课讲到的书法两步成字。
简言之:
照《玉堂禁经》的意思去理解,在书法中,写“字”实质是写“笔势”。
所谓“筋”,就是笔势的表现。大圈就是“筋”,是对一个笔势而言的。
“筋”不能解释得太长,如果整篇作品是一根“筋”,就没有意义了。
3.什么是筋节
除了大圈,还有小圈。小圈古代另有一个名称,叫做“筋节”。“筋节”的名称很早就出现了。
东汉蔡邕《九势》说:“转笔,左旋右顾,无使筋节孤露”。我用的是元代刘有定的版本,其他版本“筋节”又作“节目”。古人所称的“节目”就是一个树节,如《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好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做容易的部分,然后来对付那些树节。在书法中,“节目”和“筋节”意思相同。就是指小圈。
有些古籍上把“筋节”简称为“节”。如《玉堂禁经》:“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这个“节”就是筋上的一个枢纽点。也就是换笔心,调锋的地方。
“筋节”有时候又叫“角节”,如张怀瓘《评书药石论》:“古文、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古合道,理亦可明。”,折线的筋节好象一个角,弧线没有“角节”,他说“篆籀”那些古文字,因为是用弧线写的,所以没有角节。又有人称“筋节”为“骨节”,如清代徐用锡说:“又思学书亦苦骨节大,不特点画要细处小处学,即结字亦是愈熟愈不相礙。”假如你去买肉,骨头倒是有骨节的。但书法只有一种节,“骨节”就是“筋节”。
简言之:
古籍中筋节、骨节、角节等,都是指小圈。
小圈用于调锋,必然是动手腕的地方。
简单称法就是一个节点。
我以开车做为例子,来说明筋和节点的关系。一个人开车出门,我以一个红点来表示,你想他应该做什么事呢?首先,他心中要有路线图,这是大圈;如果不知道路怎样走,那就没法开了。而他上了路之后,就要不断地调节驾驶盘,这是小圈,我以蓝色的点来表示。小圈是无法事前决定的,是根据路况临时变换的。
同样道理,笔锋的运行也一样,我以红点来表示笔锋,写一个勾努势。笔锋的走势,或者说笔锋的轨迹就是一条筋。笔锋不是平拖的,它时时在调节之中,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筋节,也就是小圈。
筋是可以下笔前先决定的,如果没有这条筋,你下笔怎么动呢?往哪儿走呢?
所以《玉堂禁经》一开始就说:“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这个“夫”只是一个发语词,没有具体的意思。他说一个人要学书法,必须有老师,老师教什么呢?必先识势,懂得笔势的走法,乃可加功,功力是加在笔势上的。
简单地说,先知道路线,然后表达功力。你可以用尖锋写,可以用侧锋写。当然也可以尖锋、侧锋并用。但这是“加功”,“加功”之前要“识势”。你要知道勾努势的筋,知道它的走势。这是下笔前先要明白的。
张旭的弟子徐浩说:“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初学书法,两件事情最要紧,那就是筋骨。筋是懂笔势,要写某个字,一看就知道用哪向几个笔势,裹束一下就行了。第二是骨,这是练笔力,把握笔心。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毛笔一上纸面就弯了,副毫躺在纸面上刷来刷去,那全是肉。
卫夫人《笔阵图》有这两句话:“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骨多点,肉少点,那就是尖锋沿着筋走,所以称之为“筋书”,反过来就不大妙了,“多肉微骨”,毛笔趴在纸面上站不起来,不会用笔心,虽然也是跟着筋的方向走,但一大堆肉,所以叫“墨猪”。
本节要点:
骨是尖锋线,肉是侧锋线。
筋是笔锋所走的路,笔势的大圈。
节点是调锋的地方,笔势的小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