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祁克宁 霍菊萍在学习古典文学。 祁克宁 摄 创意时代,“文化闯客”的生存状态如何?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接触到“自由文化人”霍菊萍,试着窥一斑而见全貌。 骨子里的文化梦想,助她破除“三十不学艺”的紧箍咒 圈里认识霍菊萍的人,一般都会调侃地说:“她是‘半路出家’,因孩子学习书法而开始接触书法。” 其实不然,“孩子学习书法”只是一味催化剂,真正促使霍菊萍“半路出家”的原因,是她骨子里一直有个文化梦想。用霍菊萍的话说:“对文化不想放弃,高考没考上大学暂时中断了对文化的追求,恰好书法可以重新圆梦。” 人常说,三十不学艺。但为了骨子里的文化梦,已经三十多岁的霍菊萍毅然辞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书法的学习中。霍菊萍说,高中时期她就特别喜欢学习,希望考上大学成为一个文化人。但1982年高考失利,加上家庭条件限制,她选择先就业帮助家庭,心里的梦也暂时放下了。 “工作后,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了,但内心总感觉缺点什么,手里拿着钱,心里却高兴不起来!”霍菊萍说,1996年,在陪孩子参加书法班学习时,她接触到了书法,并一下就喜欢上了。 “书法让我找回了快乐!”为了学好书法,霍菊萍于1998年辞掉了工作,成了一名“自由文化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潜心钻研,霍菊萍用自己的坚守破除了“三十不学艺”的紧箍咒,如今已成为山西省书法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血液里的文化情结,使她秉承重义轻利的授业准绳
书法,圆了霍菊萍成为一个文化人的梦。书法班,则是霍菊萍为书法传承贡献力量的平台。 2003年,霍菊萍的书法培训班开班。不同于当前社会上其他一些书法培训班,霍菊萍的书法班收费低,授课没有课时限制,遇到家庭困难的孩子,还会免除培训费。 刘飞是霍菊萍的学生之一。五年前,当时正读高中的刘飞找到霍菊萍,想跟她学习书法。了解到刘飞家庭困难,他又特别喜欢书法,霍菊萍免了刘飞的所有费用。后来,刘飞考上了美术学校,终因家境所限,没上成大学,当了一名保安。尽管如此,由于字写得好,刘飞后来被空港经济开发区某机关单位招录到办公室上班。如今,刘飞已成为山西省书法协会会员,逢年过节,他都会前来看望霍菊萍。周六周日,霍菊萍忙不过来的时候,刘飞也常过来帮忙。 像刘飞这样不收培训费的例子,在霍菊萍的书法培训班开班13年来有过很多。霍菊萍说,开书法培训班主要是给想学书法的孩子提供一个机会,她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能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即便对于家庭不困难的孩子来说,如果收费过高,也会加重家庭负担,导致一些不重视书法的家长剥夺孩子学书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好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只有低收费、不限制课时,才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学习书法的好环境,书法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13年了,霍菊萍办培训班的收入现在仅仅只有每月两三千元。曾经有好多人让霍菊萍涨费用,但她一直秉承重义轻利的授业准绳,一心沉浸在传道授业的快乐中。 灵魂里的人文情愫,让她坚守用爱传习的职业精神
文艺工作不是普通工作,而是铸造灵魂、培育精神的思想工程。作为一个“自由文化人”,霍菊萍一直坚守用爱、用鼓励的方式去教育每个学员,用书法独特的感染力,塑造学员的品质和性格。 师裕淳自小学开始跟着霍菊萍学习书法,在学校时,他特别调皮。师裕淳进入书法班之初,霍菊萍也头疼过一阵,但没有放弃对他的教导。在教习书法的过程中,霍菊萍时时关注师裕淳的成长,不断给予他鼓励。慢慢地,师裕淳在写字的过程中静了下来,书法学习也坚持到了高中毕业。如今,师裕淳当兵复员后创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霍菊萍说,不管是教书法还是教学,都要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他们才能学好。她教书法的要旨,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坚持、树立自信,首先养成好的性格,然后才能在书法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中有所成就。 除了向孩子传习书法外,霍菊萍还办了一个免费的成人书法班。到霍菊萍的成人书法班上课的人,她从来不问对方的姓名、职业,对她来说,只要是书法爱好者,都值得她花时间教他们学书法。 霍菊萍说,书法培训之所以选在周六、周日,一是方便大家,二是周一至周五是她自己学习的时间。书法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她平时十分注重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学、更好地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