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县衙又称廨署,是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 廨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以中轴线布局分三层台阶式,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周围配以廊房。
临晋县衙中轴线之中为大堂,大堂前有甬道,从北向南,依次有箴石坊、仪门,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县衙营造格局。 特别是大堂建筑用料独特,营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全国独一无二。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当心间很宽,明显大于次、稍间,稍间又略窄于次间。 大堂用柱14根,柱网分布采用内槽当心间与次间“减柱造”,使堂内空间宽阔明亮。 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六椽直通前后檐用四柱。柱头斗拱双昂五铺作,琴面假昂,柱头卷刹明显,柱础覆盆式。 堂前正面檐柱大于各柱,当心间两根采用“抱柱造”。前檐额枋用材硕大,以3根大圆木制作,直径达0.8米,增加了大堂的庄严气氛。
二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三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前带廊。两堂结构简洁,无斗拱装饰,为清末民初时期建筑。
银亿库位于大堂与二堂中院之东侧,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书房位于三堂西侧,与三堂相接,面宽一间。二屋皆为民国时期建筑。
临晋县衙历史上曾遭遇火灾、水灾、地震,几经修葺,唯独大堂每次均能避免,仍能保留原来的风貌,这实属奇迹。除了建筑的奇巧之外,从元代到民国,曾有200多个县级官吏在此为官,对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临晋县衙作为元至近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历史故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如今站在这座700多年前的县衙大堂前,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蒙古人豪迈正直、外粗内秀的特点和当年县衙的气势。
临晋,在1954年同猗氏合并为临猗县前的2158年间,一直是个古县,史称解县、北解、桑泉等。唐天保十三年(754),更桑泉为临晋县。
传说,元代成宗皇帝的叔父因经常谏言,惹恼了侄儿,从皇城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河东临晋,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起初,他还心情郁闷、愤愤不平。后来,他来到临晋以后,看到这里的山貌风光都相当好,北倚峨嵋、南瞻中条、东连碧野、西望黄河,不仅山川秀美,而且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所以,他就安心下来,凭借与皇上的关系和当地的雄厚财力,筑城墙、修寺庙、扩街道、建门店,广招客商,使小城一时名列河东之首,时称“小北京”。尤其是新建的县衙,酷似一座小故宫。
文博副研究员、原临猗县博物馆馆长乔正安,曾负责县衙修缮工作总体规划。据他介绍,大堂实际就是正堂,正堂就是权力的象征。 大堂的柱子排列和间架结构设计巧妙,中间大、次间小、再次间更小,这样中间空间就比较大,办案、审判或者开会,就体现出它的威严了。除此,大堂中间的斗拱也非常有特色,好像弹琴的琴面,昂往外出。这种琴面假昂在唐代到宋代的建筑中比较常见。
更为独特的是,县衙三堂后面有一座三面土墙(护衙墙)围起来的瓮城,那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县太爷和相关人员躲避的地方。据传清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巡和回銮,曾两次进出临晋县,并在县衙短暂留住。
临晋县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演绎了大量传于民间、载在史籍、极具地域特色的人文轶事。
大堂前两侧并列廊房,为衙署行政办公场所,左供文官办公,右供武官办公。掌管任免、考课、升降的吏房;掌管全县民政、土地、户籍的户房;掌管教育、学校、县试的礼房;协助知县破案侦缉的刑房;掌管兵丁、马匹的兵房;掌管工程的工房都集中在这里。
县衙中最后一组院落是民国时代的监狱,门上“居安思危”四个字是告诫监狱里的工作人员。旁边还有一个门上面刻有“回头是岸”是告诫犯人的。
目前,临晋县衙经过重新修复,已恢复了大堂、二堂、三堂、四堂、议事厅、监狱牢房、眷属宅院、护衙墙、百花园等衙内建筑,以大堂为中轴线的建筑群也已初见规模。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处国保单位巍然挺立,默默地向人们叙述着当年的辉煌。
时光把文化雕刻在县衙的每一处角落,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恍如身临其境。700年前县衙里的故事,正一点点被发现,一点点呈现给后人。 县衙,古代的县府衙门。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建立过无数的县府衙门。随着朝代更迭、时间侵蚀,这些古代官员们的办公场所相继破坏甚至消失,能够留存至今的寥寥无几。
位于临猗县城西北20公里的临晋镇,为元代时临晋县衙所在地。临晋县衙创建于元大德间,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是目前中国现存唯一元代建筑风格的县衙。现存主体建筑大堂为元代遗迹,是山西省现存三座元代大堂之一。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5 11:43 , Processed in 0.03869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