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运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运城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分别就运城撤地设市20周年各行业发展成就进行信息发布。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运城撤地设市。 20年来,历届运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运城市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征程上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揭开了古老河东跨越发展的新纪元,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年来,运城市坚持发展主题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由结构单一向产业多元的历史性转变。 运城市生产总值分别在2001年、2006年、2011年、2019年跨越了2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1500亿元大关。 2019年,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9亿元提高至857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5亿元提高至17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9亿元提高至86.6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年来,运城市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基础不断稳固、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折。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2019年,运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0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0年的3.4倍,年均增长6.7%。 工业主导地位增强。 2019年,运城市工业增加值达45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0年的6.3倍,年均增速达10.1%。 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旅游市场繁荣兴旺。 设市20年,运城市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占比位居产业之首。 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达774.2亿元,年均增长11.2%。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非凡。 20年间,运城市累计完成投资10805.6亿元,占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投资总量的97.6%,为运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20年来,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道路通车总里程已由2000年的25公里增加到122.6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由80万平方米增加到413万平方米。 打通了河东西街延长线、人民路(岳坛村段)、中银路(原王庄段)等一批困扰城市发展的“断头路”; 新建了学苑路立交桥、工农街跨解放路立交桥、飞雁桥等市政桥梁,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行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截至目前,九纵(圣惠路、解放路、人民路、中银路、槐东路、学苑路、安邑路、安邑东路、书院西路)九横(舜帝街、大禹街、后稷街、涑水街、条山街、工农街机场大道、禹都大道、河东街、红旗街)的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形成。 截至2019年年底,中心城区累计完成567条小街小巷提升改造,有效解决了小街小巷道路破损严重、排污排水不畅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公路交通飞速发展。运城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截至2019年年底,运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957公里,路网密度达11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山西省第二,中心城区到各县(市)“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道路运输实现转型。 运城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客运通达深度、通达能力全面增强,运城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 城市公交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运城市已发展公交企业20家,公交车1785辆。 中心城区公交线路达26条,公交车499辆,公交500米覆盖率达100%,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1%,预计2020年年底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将达100%。 出租车融合发展。 运城市不断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统筹推进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一体发展,现有巡游出租车企业37家,出租车4673辆; 网约出租车平台公司18家,车312辆。 预计2020年年底中心城区新能源出租车将达到10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运城市有群众艺术馆1座,博物馆23座,县级图书馆13座,县级文化馆13座,美术馆4座,乡镇综合文化站136个,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3196个。 运城市所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均配备了种类齐全的文化活动器材。 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运城市率先在山西省开展了“戏曲惠民·欢乐百姓”免费送戏下乡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建剧目资源库,发布演出菜单,实现“菜单式”“订单式”惠民演出服务。 从2013年启动至2020年,运城市22个剧团累计送戏下乡演出1.56万余场,实现了3196个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 文化旅游产业磅礴发展。 目前,运城市建成旅游景区(点)49个。其中,A级景区23个。 2019年,运城市接待旅游者9771.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1.02亿元,均是20年前的7倍。 文物保护利用成绩斐然。 运城市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6249处,“国保”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并遥遥领先。 教育事业高歌猛进。 20年来,运城市学前教育由弱变强、从强到更强。 运城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448所,比山西省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运城市义务教育蓬勃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2017年,运城市在山西省率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目前正在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高中教育不断突破自我、突飞猛进,稳居山西省第一方阵。2019年,运城市文理两类一本达线人数5872人,达线率16.2%,比山西省高出0.7个百分点; 文理两类二本达线人数17579人,达线率48.6%,比山西省高出3.4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实现质的飞越。 职业院校数量从43所发展到现在的5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达7万人,为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提速发展,涵盖师范、幼教、护理、煤炭、农业等30个专业,运城市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前的几千名发展到现在的5.56万名,每年输送专门人才1.7万人。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4-12 21:29 , Processed in 0.0631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