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新闻 近千名群众演员,从8000多个原创节目中精挑细选出的65个精品,三天内渐次捧出,阵容之大前所未有; 器乐合奏悠扬谐和,剧情台词俏皮抓人,好歌妙舞直通心灵,接地气的表演一个接一个,让人叹为观止; 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农民、职工、学生、退休人员等文艺爱好者怀揣着对文艺的热情,连续带给全场观众无比美妙的视听享受。 7月23日至25日,南风广场,运城市2017年“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活动再掀高潮。 千名群众倾情展演运城韵味 百万受众乐在其中频频点赞 大展演活动开幕前,南风广场近千平方米的观众区早已座无虚席,外围区域也被围得水泄不通。18米长、12米宽的舞台上,因为有大型显示屏的帮助,观众即便在数百米开外,也能看得到演员细微的表情。 等待开场的绛州鼓乐《关公出征》代表队此时正在舞台左侧候场,40摄氏度的高温下,皮质棉内衬的将军服套在演员身上显得格外厚重,密密的汗珠从他们脸上滚落。但一等上场,他们铿锵有力的表演瞬间便点燃全场,欢呼声和着鼓点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退场,团长来英侠赶紧招呼演员换衣,因为大家的戏服和衬衣全都湿透了。 “妈妈,快看,喷火啦!”观众席中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看到社火表演兴奋地跳起来。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母亲张女士也十分高兴。 鼓乐、歌舞、小品、群口快板、戏曲、情景剧、道情、器乐、杂技、社火民俗表演等一一上演,连日来,有近5万人次观看了近千人的演出。许多市民冒着高温,跑大老远的路赶来,就是为了欣赏这些乡土味十足的节目。家住南风广场附近的市民马景莲尽管已近七旬,但因为住得近,天天都惦记着来观看,没有落下一场。 这些由各县选送的融合了非遗元素或地方特色的节目收获观众诸多好评。正沉浸在节目中的陈女士小声对记者说:“这些作品都是身边老百姓在讲身边事、新变化,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带给人熟悉又新鲜的感觉,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期待今后多上演一些这样的节目。” “地域文化丰富了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又进一步阐释了地域文化,这让百姓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还参与了文艺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发展活动。”市群艺馆副馆长冯秀峰说。 这次大赛,不仅《运城日报》、《黄河晨报》、运城电视台作了跟踪宣传报道,多家网站、公众号也都作了实时宣传,有的还进行了现场直播,社会影响范围之大,前所未有。截至8月3日,运城新闻网及微信客户端点击量过万,市群艺馆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也有数千,全市通过现场、电视直播、网络视频、微信平台关注这一活动的超过200万人次。许多群众反映,在三伏盛夏举办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仿佛给老百姓烦热的心里吹来一股凉风;还有人说,群众演,演群众,快乐的是老百姓;还有人说,“我有拿手戏”晚会精彩,我市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更为可贵,正是他们冒酷暑、顶炎热、耐高温、流汗水,精心辅导、精心编排、精心组织,才使得群众享受到这样一场文艺盛宴。 多个部门通力协作推进活动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屡掀高潮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级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积极行动,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活动经费,为活动顺利实施和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今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就联合下发了《运城市2017年群众文艺大展演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化局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大力激发民众热情,广泛动员基层文艺人才,迅速参与到活动中,拉开了全市“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的序幕。 市群艺馆在活动的组织、培训等方面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确保了这次展演活动的精彩呈现和圆满成功;市文明办把此项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县城、文明乡村、文明社区的重点来抓;市文联则发挥了自己的专长,组织文艺工作者拿出了不少的原创精品;各县(市、区)的群艺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更是直接奋战在一线,走到群众身边搞业务指导,全力以赴将群众文艺大展活动一点一点落到了实处。 全市13个县(市、区)相继出台了各自的相关实施方案,并结合春节文化活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展演,深入农村(社区)参加巡演。3月至4月底,各县(市、区)在乡镇(社区)展演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节目,组织优秀节目深入本县(市、区)进行巡演,在巡演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5月至7月底,各县(市、区)对节目精心辅导、打磨提升,最终选拔出最优秀的节目参加市级展演。 为了推选最优秀的作品,许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群众,深入乡村社区,与草根群演融为一体,采取“群众演、专家帮”的方式,为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策划、编排导演,为节目审核把关、打磨提升。万荣县文化馆馆长畅晓红开车带着副馆长吴希娟一行人连续一个月,先后奔赴通化镇、解店镇、裴庄乡等七八个乡镇验收了近200个节目,最终选出20个节目参加县级比赛。闻喜县文化局副局长杜永康及音舞协会主席席三林等,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到各乡镇验收节目,常常是一大早出门,半夜才能赶回家。“辛苦是辛苦,但老百姓也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都那么积极抽时间排练,我们更要加把劲儿。”杜永康说。 各级文艺工作者的专注与投入,确保每一个乡镇都形成了“乡村有舞台、镇区有赛事”的格局。活动开展半年来,全市千人以上村庄都编排了节目,先后编排各类节目8000余个,参演人员深入广大乡村、企业厂矿、旅游景点等演出上万场次。经过村、乡、县逐级选拔,在各县(市、区)复赛节目的基础上,才有了市级决赛的那一份精彩。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村级选拔、乡镇初赛、县级复赛和全市总决赛,各级文化部门选拔各类节目1634个,展演上万场,是近年来群众参与最为广泛、演出场次最多、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一次群众文艺盛会。 全民参与高温排演创作精品 挖掘文化传承创新净化风气 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是这次群众文艺大展演的最大亮点。从农民到退休职工,从学生到教师,来自全市多个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的群众积极投身本次展演活动。72岁的李全景是闻喜县文化馆的一名退休人员,自从他报名参加了县里的“我有拿手戏”活动,常常是随便扒拉几口饭,就匆匆出门排练。一周下来,他就独自创编完成山东快书《都是妈》,随后又在一个月时间内,每天坚持排练七八个小时。他这么“拼命”,是因为他“痛心社会上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媳妇,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呼吁大家孝敬老人、关爱老人,净化社会风气”。 排演过程中,参赛者和工作人员遇到了诸多困难与难题,但他们克服了层层阻力,战胜了重重困难,保证了节目正常上演。在乡镇广场,农民白天务农,晚上表演;在区活动中心,职工白天上班,晚上练习。文艺活动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更给他们带来了正能量。 稷王山脚下的闻喜阳隅乡地处偏僻,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一开始准备排练节目时,甚至要3个村庄才能凑齐20个人。村庄之间距离远,有人就不想来了,当地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直到演员开开心心地过来排练。“刚开始大家一起排练还不好意思,但后来却越练越起劲,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赛。”席三林介绍说。 决赛当天,运城户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闻喜代表队中午12时就出发了,赶到南风广场彩排时,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裴氏家风颂》表演队,长时间在舞台上彩排,让席三林特别担心。他劝说老人们休息,但老人们却说,我们老年人就是要老有所乐,要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再热也不怕。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张贻珺的5岁女孩,生病了依然坚持排练。她从4月份就开始排练《我想有个家》小品,与此同时还要排练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小女孩很是努力,常常是白天在幼儿园排完舞蹈和诗朗诵,晚上又赶到排练厅和大人们一起排小品。连续一个月下来,小女孩身体吃不消了,接连几天低烧咳嗽,却还是不肯放弃排练。母亲孙兴伟不得不带孩子打了点滴。孙兴伟说:“孩子一直很乖巧懂事,从没说过嫌热怕累的话。虽然决赛那天天很热,但孩子看到这么大的舞台,反而精神更好了。”有评委评价张贻珺说,“活脱脱演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渴望!” 应当肯定的是,参与决赛的节目虽然都是群众根据当地生产生活、民俗民情自编自演,但各级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在帮助排练过程中,毫无保留、不为名利,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专长,亲自指导不断打磨,使其在艺术上得到脱胎换骨的层次提升。 临猗县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精心排练,将流失多年的艺术形态桌子戏再次搬上舞台,保留并传承了其浓厚的本土元素。平陆高调经过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加工,发掘其文化底蕴,并重新融入舞台元素,最终以崭新面貌登上舞台。 “传统文化、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舞台艺术,就焕发了新生!”盐湖区文化馆馆长黄运涛说,“一大批优秀草根团队脱颖而出,一大批具有河东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应运而生。这些文艺精品宣传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弘扬敬老爱幼、慈爱友善等优良传统民俗,讽刺鞭挞不敬不孝、懒惰赌博、游手好闲等不良习俗,真真正正传播了正能量,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市群艺馆馆长王玉霞说,这些新创文化作品和群众文化新人“对于进一步繁荣我市群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的作用,一是让这些新节目和文化新人多演出,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充实提升;二是继续组织专家对有打造潜力的节目进行研讨辅导,将之打造成精品;三是利用更大平台的各种演出比赛机会,积极推荐好节目和新人参加,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展示运城的文化魅力。 “此次群众文艺大展演活动,把舞台搭到群众身边,把欢乐融入百姓中间,用地方文化元素讲述山西和中国故事、让文艺精品引领运城精神,繁荣了文艺精品创作、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真正使群众在参与中高尚起来、高雅起来、高兴起来,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市文化局副局长张胜涛说。 雅俗共赏,余音绕梁。“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活动虽然已告一段落,但民间的“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因为该活动的引领和促进仍在继续中。相信,在全市各个社区、学校、广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利用闲暇时间,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出更多更精彩的“拿手戏”,将“我有拿手戏”活动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运城对外形象以及群文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5:57 , Processed in 0.03652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