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值 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5 16: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逢对的人,做值得的事,过快意的人生,这差不多算最完美的光阴了。但事实上,生活不会让你这般畅意舒适。

对的人能逢三五个就不少,过得快不快意需要灵魂自内而外的修行,至于值得还是不值得,则无须问,也不可问。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凡事总要问值得不值得,这样的活法本身,就不值得。因为,强化了意义的追问会让人生变得惶惑,歇斯底里的较真会把格局分割到琐碎。

金庸小说里,穆念慈会问自己倾情认贼作父的杨康值得吗?京剧《四郎探母》中,身在辽国十五载改名易姓并做了敌国驸马的四郎杨延辉,决绝地到宋营探望老母佘太君值得吗?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非得去西湖亭中喝三大杯值得吗?

这些问题都不能问。因为,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或者,它们无论怎么答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当时愿意,就是值得。这是对初心的尊重。那段岁月只可告别,不能背叛。

拿后来结果的不如意来回评当初的不应该,本身是不厚道的。因为反过来,假如一切得如所愿——要什么得到了什么——这样的值得,简直太功利了,也太世俗了。单纯从得失拷问人世的值得不值得,看起来,更像是从初始出发的一场阴谋。

我不会怀疑某些计较和在乎,是对人生的真诚。如果它的动机,是为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的话。高尚的灵魂对自我天生苛责和自律,因为他们实在不愿蹉跎生命。在他们看来,有意义的生活是明亮的,虚耗的日子是可耻的。

也因此,人世间,有些计较属于世俗境界,有些计较属于灵魂境界。前者追寻物质世界的满足和慰藉,后者追寻灵魂世界的充实和踏实。

通常,前者对值得的叩问是短暂的,这是由物质刺激的瞬间性决定的。后者对值得的叩问则是漫长而持久的,精神世界的洁癖,让所有的叩问都成了信仰和哲学。

马德/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8-5 14:39 , Processed in 0.0639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