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武家堡村名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6 1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家堡村在小梁乡中部,清朝属福亭里,村名最早叫辛堡,位于汾水之南,峨嵋岭之北,凤岭之东,古耿国之西。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通行的必经之处。

    据武家堡武姓家谱记载(注:已遗失),李世民消灭刘武周,尉迟恭归顺李世民。李世民在攻打长安的行军途中,尉迟恭曾率部队驻扎在运城到河津一带。他的部队曾在武家堡村现址东南处进行过一场战争,战后在此建了一座杀杀庙,来纪念这次战役中死去的将士,并将这里叫做“杀堡”。尉迟恭在杀堡以北屯兵,取名“小堡”。作为尉迟恭军队屯兵、练兵、供应军需的重要场所,小堡为日后唐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有一种叫法,将武家堡称为“东堡”,胡家堡称为“西堡”,可推断尉迟恭当时在这两处都建堡屯兵。

    后来,尉迟恭部队走后,小堡内陆续有人来到这里躲避战乱。随着堡内人口的增加,因堡内只有一口吃水井,造成了吃水困难,加之耕种田地离堡较远,人们便离开小堡,到杀堡处居住生活,挖深井三眼,解决了人畜用水,改善了居住环境,成为人口聚居的村庄。由于“杀”字听起来让人胆寒,便改名为辛堡。

    据村里老年人讲,辛堡早先居住着柴姓,随后有了杨姓和苏姓迁入。有一种口口相传的说法,说起先是杨(羊)吃柴(柴草),柴姓人家逐渐迁出;其后,又有了郎姓居住,说郎(狼)吃杨(羊),把苏(酥)杨(羊)家吃掉了,苏、杨两姓人家又逐渐迁出。再后来,大约在公元1117年,河南黄河决口,武姓从河南省上蔡县逃荒到辛堡,并落户在此。又传说武打狼(郎),郎姓逐渐迁居他乡。从此,辛堡就只有武姓人家。至今,村内还有柴家巷、杨家巷、郎家巷、苏家园等。至于何时由辛堡改名为武家堡,至今无人知晓。清朝末年梁姓一户从山东迁来,清朝末年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有一户兰姓迁入,目前,武家堡村现有人口600余户,2800余口人。

    在武家堡村的发展历程中,明朝时人口发展到鼎盛时期。由于天旱欠收的原因,武姓先后有人迁出,分别在明嘉靖年间迁往西坡和万荣思雅村,清康熙二十八年迁往郭村、黄村,明初迁往北午芹村,随后还有迁往盐湖区三路里、临猗武村、新绛、永济、闻喜、陕西等地。

    现在,来到小堡内,还可以看到当时吃水的卫士深井、饮马池、城墙地基、战壕等遗迹。据村里知情人说,因为这里东、西、北三面环沟,易守难攻,非常适宜军队驻扎。尉迟恭军队在这里建有城墙、城门、战壕、房屋、吃水深井、水池等,南北方向还建有吊桥,吊桥可以控制升降,是士兵出入的惟一通道。当时建的城墙、战壕,村里很多人都见过,可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平田整地时因修路被毁掉。铁质的吊桥、城门,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被拆除。

    堡内面积有400余亩,东、西、北三面环沟,南边只有八十多米宽,从北沟边观望,河津城近在眼前,北山、九龙头清晰可见。堡内土地肥沃,庄稼比其它地方都早熟几天,更奇怪的是农作物不用打药也不生虫。水池里的水,不管雨下得多大,雨停水清,据说是由于尉迟恭军队在此饮过马的缘故。村民都叫这里为小堡里头,而且每块地都有名字,如麻地、长畛、东天、下院等。

    后人为了纪念尉迟恭大将,在位于武家堡村现址村南他曾经练兵点将的地方,也就是杀杀庙的东边,建了将军台和碑楼一座。可惜由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乱,碑楼被毁,石碑不知去向。

    村内古建筑有门楼1座(康熙十八年重修)、舞台3座、杀杀庙、关公老爷庙、伯王庙、财神庙、娘娘庙、夫子庙、火神庙、前寺、后寺、八座祠堂等,均因未得到有效保护,现已不复存在。

    每年农历二月初五古会,有鼓车、花车、抬阁助兴,且唱戏三天三夜,热闹非凡。

    武家堡自古以来因建筑和烧制砖瓦而闻名。由于这里的黄土黏度适宜,烧出的砖瓦硬度大,瓦密度好,不渗水,远销陕西、万荣、乡宁等地。河津老城城墙在建筑过程中,所用砖大部分是武家堡烧制的,该村的能工巧匠武福成等参加了建设。此外,建万荣后土祠秋风楼和李家大院的雕工、木匠中有该村的建筑名匠武好家、武全升、武江娃、兰太平等,所用砖瓦也是该村烧制的。

武改朝 武文杰 武永学/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2-1 14:24 , Processed in 0.06402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