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三国演义》 刘关张兵器的文化重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30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从汉魏三国制式兵器的变化,就《三国演义》中大众耳熟能详的刘关张兵器,予以文化解读,或能原历史的本真。

1.刘备的双股剑:《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率众起兵,“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给读者造成刘备是挥舞双股剑上阵的最初印象,然此实在是后人不了解历史常识所造成的“惑乱”。

在三国时期马镫尚未出现,那么将士骑马时必须用一只手紧握缰绳来调控身体重心,另一只手才能挥舞兵器,这对于农耕民族的人而言难度技术极高;尤其是面对手持长兵器的对手,双手握短兵器的人肯定不占便宜。战场上讲究“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分险”。作为戎马半生,身经百战的刘备,不会不懂得这最普通的战场常识。由此可以推断出,真实的刘备决无可能舞双股剑骑马上阵,一定另有长兵器,只是史料未曾明确而已。

从元代开始,说书艺人讲三国故事介绍刘备时就说:“为首将是前部先锋刘备,手提双股剑”,这应是至今所见最早说刘备手持双股剑的文学作品。这样的误导也就将刘备的兵器定型化,并影响到后来所有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及世人心理期盼。问题的关键点是,后人为何要将刘备所用兵器表述成双股剑呢?这大概只能从文化上去追溯其渊源了。个人认为恐与汉高祖当初起兵有关。《史记·高祖本纪》就编造过刘邦“拔剑击斩蛇”,起兵造反的神话。从此剑被赋予了神化的色彩,成为古代帝王将相文化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兵器。譬如刘邦战胜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后奖赏功臣,特批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此后,但凡对朝廷有功者或某些权臣都能享受如此特殊待遇。《晋书》记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汉代以后,男子佩剑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特权的象征,比如董卓、曹操等。因此,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经艰苦创业,而终成刘汉天下的继承者,成为蜀汉开国之君,他当然要有与众不同的兵器。这么说他手持双股剑上阵不仅在情理之中,也是对汉室正统的继承之表达。

2.张飞的丈八蛇矛:《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刘备兵败长坂被曹军追击,紧迫之间“(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据此可知,张飞常用兵器是矛,在元代说书艺人的底本中表述为:张飞“用丈八长枪撮梢儿把定轮转动,众军不能向前”,又说他“手持丈八神矛”,明确了他的兵器矛(枪)外,还强调其长度为“丈八”,《三国演义》更直接说成“丈八蛇矛”。前文已述矛为当时军队制式装备,很多将领都善用长矛。那么后代作品何以要强调张飞使用的是“丈八蛇矛”?考古资料表明,汉代的铁矛都很长,刘备的祖先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铁矛总长为1.96米。三国时期1尺合今约24厘米左右,“丈八蛇矛”就是长4.32米的矛。但当时这样的长矛并不称矛而是叫矟。《释名》:“矛长八尺曰矟,马上所持。”很显然,它的正式名称应该称“马矟”,是当时军队的制式兵器。《三国志·张飞传》只说了张飞“瞋目横矛”,并没有明确矛的长度是多少,显然此矛就是一般的长矛而非马矟。但稍后,矟与矛在名称上被混淆了,《晋书·刘曜载记》记载:前赵大将陈安与刘曜手下将军平先、丘中伯格斗时“(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将马矟说成丈八蛇矛,可能是矟音shuò,读若“槊”,有时也写成“槊”,垣荣祖就有“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之说。因矟与蛇音近,加之将士上阵挥舞姿态动作犹如长蛇般灵动,故当时歌曰:“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后人不知,故将丈八之矟诈称成了“丈八蛇矛”。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称张飞兵器为“丈八蛇矛”并非是三国时代的标准称谓,而是采用晋以后的说法。后代作品若依时代准确名称称“矟”,则显得较为生僻,改称“丈八蛇矛”不仅与“豹头环眼”的张飞相配,还彰显出浓厚的文学色彩,更直观且贴近大众。至于说到清代以来的《三国演义》各种版本出现张飞画像时,更刻意将其矟的矛头画成双刃带曲线若蛇一般,那就距历史真实更远了。

3.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自罗贯中《三国演义》问世后,书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羽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除去“红脸”“美髯”这与众不同的相貌外,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更是他驰骋沙场威风八面的“标配”兵器。关羽用此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造就他威震华夏、武功盖世的“战神”形象,令后人顶礼膜拜,崇拜无比,给推上了“关帝”“武圣人”的神位。

关羽使用何种兵器?史无明载。傅惜华先生《元代杂剧全目》中收录有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会》和无名氏《关云长单刀劈四寇》的剧目。元代说书艺人讲述三国故事也说:“林中走出一队军来,约一千人,立马横刀。张表急问:‘来者是谁?’‘我是汉先锋手下一卒,关某字云长。’”表明至迟在元代人的眼中,关羽是提刀上阵的。到《三国演义》中更艺术化地写道:“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从此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被定型化、典型化,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情节也屡见诸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后代文艺作品之所以将刀认定为关羽的兵器,可能源自三国史上孙、刘两家的一次谈判。《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刘备占据益州后,先前为对抗曹操而结成的同盟已貌合神离,两家在荆州诸郡的归属等问题凸显出来。为解决矛盾,“(鲁)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需明确的是,文献中的“单刀俱会”,是指参与谈判的将军带着自己的佩刀在约定地点会谈,既是和平谈判则无需拿上阵的长兵器。可惜后人不加详查,误将随身佩刀当长刀。这种谬解流传开来,就造成关羽带着自己的长刀去和鲁肃谈判的错误印象。

详考汉魏三国时期的文献,结合考古资料获知,那时刀大致分为无木柲和带木柲的两种,前者如环手刀。环手刀在西汉就出现了,汉魏三国已是将士的制式兵器和基本装备,有大量考古实物出土为证,但这属于短兵器。而后者因带有长木柲,通常被称为“长刀”或“大刀”。带木柲的刀何时出现今不可考,至迟汉魏三国就有。《三国志·典韦传》说:“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上引《晋书·刘曜载记》亦有“七尺大刀”的记载。虽然文献记载言之凿凿,但至今尚未有考古实物出现。那么关羽上阵所用的是否是这种长刀呢?《三国志·关羽传》中有“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的记录。据此,学者推测关羽的兵器应是长矛或长戟类的刺兵。依据是,古人用词严谨,若关羽使刀,其相应的词当用“砍”“劈”这类从上往下或横向动作的词,不应用“刺”这种表示直、冲的动词。然而专家的合理推论却被强大而有深厚大众基础的传播文化所淹没,因为根深蒂固的民间文化早已为他重构或叫“定制”了一把带美学意味的“青龙偃月刀”。

梅铮铮/文 (《文史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8 08:46 , Processed in 0.07413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