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芮城县古魏镇庙底村名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3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芮城县古魏镇庙底村村名的由来,我曾多方了解过。据2016年版《芮城县志》卷二第一章第六节村名由来记载,“庙底:因村原有汉陈平庙(一说回光寺),村势北高南低,庙居村北,村大部居于庙南而得名”。陈平庙,古称陈侯庙,当地人又称其为“关爷庙”,应为后人又增祀关羽于庙内之故。解放后,庙底小学便开办在庙中。

陈侯庙正门朝北,出庙门路北就是后庙底村,村子整体居于庙北,村址地势明显高于庙址。规模小于后庙底村的前庙底村,坐落在大庙西南约400米处,村址低于庙址。新版《芮城县志》记载,庙底村因“庙居村北,村大部居于庙南而得名”之说,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以此得出村名由来的结论,让人十分疑惑。对于村因陈平庙而得名,乡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供奉祭祀,在庙的周围圈了一片土地。在圈封地内的村子便叫庙地村,后来,因笔误或讹传而变成了庙底村。此说显然与历史记载的“庙下”村相悖,不可信。二是,庙堂都是宏伟高大的,平民的村居都是低矮的,所以,地处庙前、庙后的村子就可以叫庙下或庙底村。这种说法显然牵强,让人不敢苟同。

为了追寻庙底村得名于陈平庙的依据,笔者查阅了与陈平、陈平庙、陈侯庙相关的一些史料。据《汉书·文帝纪·陈平传》《史记·孝文本纪·陈丞相世家》等史料记载:陈平(公元前250—公元前178),汉初阳武户牖(今河南原阳)人。投奔刘邦后,任护军中尉,一直护卫在刘邦左右。每逢关键时刻,必有奇谋,先后六献奇计,帮助刘邦成就帝业,立有大功,被汉高祖刘邦先后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后,惠帝五年,陈平被任为左丞相。吕后时,陈平曾被任为右丞相。吕后死后,陈平与太尉周勃等合谋,诛杀吕产、吕禄,夺取军权,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刘恒为文帝。文帝即位后,陈平先任左丞相,后改任右丞相。文帝元年冬十月封赏功臣,“其益封太尉勃邑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平、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见《汉书·文帝纪》)。当时,周勃封邑在绛邑县(今绛县)。陈平被加封的三千户食邑在河北县(今芮城县)。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冬十月,丞相陈平薨”,谥封献侯。陈平葬后,其家人奉诏令,回到河北县封地。新版《芮城县志》卷三十九第四章第二节附,坛庙目记载:“陈侯庙,祀汉丞相陈平。有三:一在县庙底村,民国时仅余后寝;一在石门村;一在洪源村”。清《平阳府志》卷之十,祠祀,芮城篇记载:“陈侯庙,祀汉丞相陈平。有三:一在县东北三里庙下村,今毁,惟余后寝;一在十三里水门村;一在十五里洪源村”。县、府志所记载的三处“陈侯庙”,应该就是回到封邑地,分别居住在三个村子的陈平后人,为祭祀其祖而建立的。陈平死后,传至第四代,其曾孙陈何因夺人之妻而获罪,被公开处死。至此,陈侯家传承数代,被封赏的食邑侯国也就被废除了。

笔者查阅史料时,在新版《芮城县志》看到关于“风雨庙”的记载。其一:县志卷一第二章第三节城池目,汉置河北县于古魏城,附“古魏城图”,城外东南侧有“风雨庙图”。其二:县志卷三十九第四章第二节附,坛庙目记载:“风雨庙,在县城东北四千米高冈上。相传汉唐前建;后周广顺元年(951)守神祠张德重修,廊宇34间,周围77步;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重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知县武告成重修;咸丰八年(1858)知县丁树勋重修,书院掌教贺寅炳记。”从清《平阳府志》艺文亨篇,看到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在芮城任县令的邵璿公作的《修风雨庙记》。文中记述:“庙在古魏城东北数十步平冈上……自魏迄今,岁逾二千,城无遗址,庙亦颓然……余尝欲于其故墟令人栽桃柳千株,并修风雨庙……工始康熙戊子(1708)夏,告竣于冬。(原)庙有二像……像不居中……古碑称风雨二王。风雨而王号,皆远于理者。今像不更徙,僅于殿之正中设木主二;一曰天神雨师之位;一曰天神风伯之位。于是庙之朽者新,位之偏者中,号之谬者顺,则神悦而庇我芮人也,当益大……爰记庙之所以修者,而并制祀神之曲,勒于石,祭则使工歌之达宰,诚意于神……神歆祭兮降福,庙亿禩而无终。”

看到县志关于“风雨庙”的记载,拜读邵公《修风雨庙记》,豁然贯通。县志记载和邵公记述告诉我们:早在古魏时期(公元前661年前),古魏城东边的平冈上,就有一座受历朝历代官府重视,平民百姓顶礼膜拜,祭祀风雨神灵,以求风调雨顺,施泽于民的“风雨庙”。历代先贤多次重修风雨庙,为民祈福祉,令人感佩。可惜该庙被侵华日军所毁。然而,“风雨庙”曾经存在的史实,却为我们揭示庙底村村名的由来,提供了更接近史实的依据。

综合《芮城县志》记载,对照邵璿公《修风雨庙记》,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其一:高冈平冈说。县志记载:“风雨庙在县城东北四千米高冈上。”邵公记述:“庙在古魏城东北数十步平冈上……于斜阳霍草疏树乱云之际,升高眺望,讵睹昔人所咏魏城春色者。”看来邵公是亲临其境,踏勘过庙址现场的。所以,我相信邵公的“平冈说”。其二:庙址位置。按县志记载“古魏城遗址,在县城北2.5公里处”。“东城墙全长1268米,南城墙长1150米”。“风雨庙在县城东北四千米高冈上”。按此计算,风雨庙址应该在古魏城遗址东北角外数百米处。按柴涧村距县城3500米计,庙址应在其村北500米处。从新版县志,汉置河北县的“古魏城图”,可以明显看出,“风雨庙”处于古魏城东南城外,而不是古魏城的东北角外。再从1994年版《芮城县志》,经考古发掘后绘制的“古魏城图”看,涧西村在古魏城遗址内的东北方,柴村与涧西村可以说是跨城墙相连的村子。将两幅“古魏城图”对照,就可以看出:“风雨庙”址是在柴涧村之南,而不是在柴涧村之北。其三:看新版县志汉置河北县的“古魏城图”及“风雨庙”图,读邵璿公《修风雨庙记》文,可以想象当年,邵公从县城出发,踏勘风雨庙的情景。在“城无遗址”的情况下,从城南向东,绕过残存的城东南角,“于斜阳霍草疏树乱云之际”,又向东北走了数十步远,便到了坐落在平冈上的风雨庙。于是便记述为:“庙在古魏城东。(偏)北数十步(古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平冈上。”看图读文,图文对照,相得益彰。综合如上分析,可以断定:古“风雨庙”并不“在县城东北四千米高冈上”,而是在今柴涧村南,铁家庄村北,距县城不足三千米的平冈上。

按《芮城县志》《平阳府志》记载,庙底村古称庙下村,村因庙而得名。现在,让我们从“陈平庙”和“风雨庙”着手,探讨一下庙底村村名的由来。首先,从建庙时间看:邵公的记述告诉我们“风雨庙”是古魏国时代建立的古庙。《史记·魏世家》和《芮城县志》均记载,古魏国是在公元前661年被灭国的。所以,古“风雨庙”就应是在公元前661年之前建立的。而“陈平庙”则是在公元前178年,陈平薨后才建立的。“风雨庙”比“陈平庙”应早建立约500年以上。其次,从庙与村的关联看:陈平是在公元前177年,被加封食邑三千户,受封第二年,陈平死后,其家人便奉诏令回到了河北县封地。为了管理大片封地内的户民,其后人便分别居住在庙下、石(水)门、洪源几个户民比较集中的村落,并在各自居住村建立了“陈侯庙”。这说明庙下村等村落,都是其封邑故有的村落,而不是“陈侯庙”建立后才形成的村落。从而也证明“庙底村”在“陈侯庙”建立前就叫“庙下村”,村名与“陈平庙”并无关联。从地势地形和地理位置看,芮城县北依中条,南临黄河,呈北高南低的坡梯形地势。按邵公记述的古“风雨庙”庙址,参照发掘的古魏城遗址的方位,古“风雨庙”址应在今铁家庄村北平冈(已被平为田地)上。庙址正南,千余米便是“庙底村”。其村也是“风雨庙”建立后,在庙底下最早形成的村落,于是便被称为“庙底下村”。村名正好同庙与村的方位相契合。古人为了书写、称谓简便,而将“庙底下村”称为“庙下村”,后人又略去“下”字而称为“庙底村”。558年,芮城县城在现址建立之后,为了区别庙底的两个自然村,站在县城的角度,便将距县城近的称为“前庙底村”,距县城远点的称为“后庙底村”。关于庙下村变为庙底村,又分为前庙底村和后庙底村,其确切的演变年代,依《平阳府志》的记载,当在清康熙之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庙底村”并非“因村原有汉陈平庙”而得名,而是因庙底村在古“风雨庙”的底下而得名。

由于手头资料有限,不揣拙陋而作此考文,难免存有疏漏。敬祈学者方家批评指正。

李民龙/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7 19:39 , Processed in 0.069453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