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运城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扫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9 1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平陆县西街小学开展劳动和科技实践课活动(资料照片)
image.png
夏县裴介中心校大吕小学师生在学校劳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资料照片)

记者 李宏伟

“同学们,黄瓜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栽培的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西汉。今天的劳动课就是学习栽种黄瓜苗……”前不久,在市实验中学“少年农学院”劳动基地,劳动课教师结合历史知识和劳动技术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在此次劳动实践课上,学生们挖坑培土,栽苗浇水,在出力流汗中获得劳动技能,磨炼精神意志,并将节俭勤劳的优良品质融入身心,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目前劳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

去年以来,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近一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创新形式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课融入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务实的劳动课,让劳动教育写进书里、落于行动,入脑入心,让学生的身心在劳动实践教育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田间地头”——

“劳”践于行

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我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用好“实践”这个大课堂,以“田园农耕”“劳动文化”等为课程载体,实现田园育人,劳动育人。学生在出力流汗、动手实践、收获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直接认识和体验,提高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在劳动中激励心智,在劳动中促进成长。

“看,咱们的豆角开始出苗了”“我们班的黄瓜苗也出来了”……近日,在临猗县临晋小学,学生们在班级的“责任田”里看到他们的劳动成果后高兴地说。

一亩方田“种”教育,劳动励志润校园。近年来,为了开展劳动教育,临晋小学在校园的一角开辟了“励耕园”劳动基地。每个班都有“责任田”,让孩子们在田地里自己劳动实践。从春天的点种,浇水,施肥,到夏季、秋季的收获采摘,孩子们感知到了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同学们,先进行翻地、松土,点种种子时一定要注意距离,不要太深……”这是永济市城东中心校侯孟小学教师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指导学生种菜籽的情景。孩子们把小小的种子捧在掌心,细细观察,看着沉睡的种子宝宝,想到它们将由自己唤醒,在大家的呵护下成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为切实有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亲近大自然,体验种植的喜悦,锻炼动手劳动的能力,近年来,城东中心校侯孟小学创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种植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在该校操场东边的一块空地上,教师和孩子们用铁锹铲土,用耙子锄地。小小的一方种植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劳动空间,让大家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受种植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城东中心校校长凌俊峰告诉记者,侯孟小学的劳动教育从“落地生根”起步,逐步“生根发芽”。在大自然学校里,孩子们和种子一起出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丰盈生命,润泽心灵。

一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各学校将劳动教育列入课程体系建设,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在躬耕“一亩田”中体会到播种的幸福与快乐,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道理,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劳动课程——

“育”修于心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以课程为载体,整合劳动课程体系,开学初即从课程建设、项目设立、课程实施及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多次研讨,充分挖掘劳动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价值,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为引导教师们上好劳动课,使学生劳动有方法、实践有收获,一些学校特聘请校外专业教师开展劳动示范课,进一步锤炼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劳动课程质量。

“我会叠被子,会系鞋带了。”“我会整理书包,叠衣服了。”在盐湖区后稷小学的一节劳动课堂上,代课教师将劳动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劳动意义。

近年来,后稷小学将“后稷教民稼穑”传统文化融入办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并把劳动教育搬到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该校对照新课标设置的十大劳动任务群,通过观摩学习、评课议课、研讨交流活动,全方位创新劳动课堂教育阵地,创设体验式学习方式,使劳动教育生活化、学习任务情境化,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提高生活技能,提升审美水平。

后稷小学校长许彩丽告诉记者,劳动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一步步掌握生活的技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锤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后稷小学将坚持落实劳动教育理念,继续探索与践行劳动学科,扎根课堂,深耕教学,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们真切感受生活,热爱劳动,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开展劳动实践课程时,我市一些学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分年级、分内容进行劳动实践,从知识到实践,从课本到生活,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多元、健康的成长空间,为成长赋能。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理念,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夏县裴介中心校还举办了“我有一双巧巧手”学生劳动技能竞赛,比赛分系鞋带、钉纽扣、包书皮、剥玉米、叠被子五大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孩子们在钉纽扣时,让一针一线在手中穿梭,用纤纤小手,钉好自己的纽扣。通过钉纽扣,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并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在自制书皮时,既体现创新思维,也让孩子们享受动手的快乐,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孩子们小小的书皮绽放了别样的风采。在叠被子时,孩子们熟练地铺平被子,小手不停地在被子上迅速移动,展开、铺平、折叠,动作流畅,他们细心观察每一层被子有没有对整齐。通过活动培养了孩子们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基地实践——

融合发展

“黄豆变成豆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老师问。孩子们踊跃说:“泡好的黄豆变大了,不是小圆球,变成椭圆形了,再经过石磨磨成......”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体验古法工艺,近日,永济市栲栳中心校开展的“磨豆浆”劳动教育主题课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踏上神秘的磨豆浆之旅。此次劳动体验课,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索、体验中了解了制作豆浆的全过程,感受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食物的乐趣。

近年来,永济市积极推进劳动课阵地建设,全市6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开设了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制定了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等,将良好劳动习惯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参加劳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运城市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市教育局拟出台《运城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三年内遴选命名100家县级、50家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荐一批具有运城地域特色的省级、国家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劳动教育在全市的开展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我市教育的亮点。

记者手记:劳动教育,涵养习惯、助力成长。我市教育系统以五育并举、多元融通、家校合作,多途径、多样态、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锤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为了使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时刻享受、感悟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幸福,各个学校将劳动实践课程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环境,打造“五育融合”教育模式,探索劳动实践课程的新样态,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兴趣、劳动技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7 15:28 , Processed in 0.081547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