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新绛砚笔墨(澄泥砚 毛笔 龙门墨)的非遗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18: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新绛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为水陆码头,素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之称。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新绛就占有“三宝”。

享有盛誉的“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两千年之久的传统名笔——绛州毛笔,以及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绛墨,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文保历史久远,久负盛名,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绛州澄泥砚的传说

春天,是黄河里的小鲤鱼繁殖的季节,鲤鱼跳龙门无疑是一大看点。每到这个时候,小鲤鱼便从不同方向的河流争先恐后来到龙门,想一试身手,化鱼为龙。但跳龙门绝非易事,像古时考状元一样,百里挑一。

相传,有一个汾河的鲤鱼精到黄河跳龙门,没有达到目的。但他是一个幸运者,当他无精打采地返回汾河,路过绛州时,鲤鱼精心想,怎么能这样回去,于是,他变成一位潇洒英俊的秀才,来到汾河岸畔办私塾的老夫子门下,苦读经书。

话说这位设帐授徒的老夫子,生活清贫,他一边教书,一边从汾河岸畔取泥制作陶砚,维持生计。鲤鱼精一边读书,一边跟老夫子学做泥砚,一年时间学会了许多知识、技艺。其间,鲤鱼精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他想,自己不能金榜题名,还不如投身窑炉,像师傅一样学得一技之长,也不枉报答老师恩德,对社会有所贡献。

制作泥砚是一个技术活,从汾河边挖出泥沙,过滤、晾晒,雕制成泥砚,放到窑炉烧制,有几十道工序,一天下来累得够呛。这天,鲤鱼精突发奇想,泥砚色泽单调、式样古朴,缺乏观赏性,竞争力也不强,是不是能换一种方式,出奇制胜。于是,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趁老师不注意,纵身一跳跃入炉膛之中。霎时,熊熊烈火变幻成五颜六色的奇光异彩。老师不见身边的学生很觉奇怪,当他打开窑门一看,满窑澄砚,晶莹玲珑。砚成出窑,多是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豆沙绿,皆为精品。此后,“绛州澄泥砚”便出了名。但老师非常思念他的这位学生,学生却杳无音信。一天,他无意间翻出学生留给他的一首自白诗,上面写道:“我本汾河鲤,龙门失机宜;为报师大恩,投身炼澄泥。”汾河鲤鱼没有成龙,但他的创造精神,流传后人,被人称颂。

绛州毛笔的故事

绛州毛笔常为历代朝廷贡品,与湖州毛笔齐名,素称“南有湖州,北有绛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曾在《毛颖传》中极力称颂绛州毛笔。全国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刘炳森、董寿平用过绛州毛笔后,也纷纷题词留念,以示赞贺。

一千多年前,绛笔就名扬天下。相传,当年制笔祖师爷蒙恬,随着秦始皇东巡,路过绛州时,看到这里商家云集,特别是毛笔技艺超群,锋颖甚好,便亲传造笔技术。

到宋朝,绛州毛笔在大江南北,风靡一时。一日,赵匡胤得到父亲允许,来到绛州投奔他父亲的朋友王御史。王御史有些瞧不起肚里文墨不多的赵匡胤,留住几天,便写信想把他推给河南洛阳的一位朋友,走时连路费都不送。

赵匡胤走出王府,摸了摸空空的口袋,不觉仰天长叹:“天下之大,资助一笔何难求也!”正好被“跳龙门笔庄”的老掌柜听见,错认为这个彪小伙想得一支好毛笔,便走向前笑嘻嘻地对他说:“壮士,幸喜相逢,一笔并不难求,我敬送你狼毫两支。”说着从褡裢里取出毛笔两支,送给赵匡胤。赵匡胤知道老掌柜错听了他的话,真是百感交集,抱拳说:“谢谢老伯美意,来日必定报答。”老掌柜错上加错地说:“两支毛笔,不值几文,望你早日三跳龙门,金榜题名。”赵匡胤谢过老掌柜,迈步朝碧落观走去。

赵匡胤登基后偃武修文,开科取士。一天,他想起自己绛州遇难,老掌柜赠笔一事,遂宣召翰林院大学士:“传吾旨意,今年开科取士,会考举子都要用绛州‘跳龙门笔’。”赵匡胤一句话,把绛州毛笔声誉提高百倍。从此,绛州“跳龙门”毛笔年年作贡品,进贡朝廷,文人学士、达官贵人、书画名家,一朝一代用重金购买绛州毛笔。

几百年来,毛笔一直在新绛县兴盛不衰,如今中城巷还有毛笔一条街。古香古色门厅之上挂着牌匾“于良英笔庄”和“积文斋笔墨庄”传承手工作坊,“于良英笔庄”笔墨苍劲,是我国书法家董寿平所书;书法大师韩左军亦为“积文斋笔墨庄”挥墨:“只道绛州澄砚好,谁知毛笔亦为豪。”绛州毛笔经绛州人代代相传,不断改革创新,工艺日臻成熟,继后研发品种若干,尤以胎毛、羊毫、兼毫为最。

绛州毛笔选料精良,均以优质羊毛、黄鼠狼尾为主,主要由水活和干活两大工序构成。绛州手工毛笔生产已近两千年,鼎盛之时,绛州“笔墨一条街”从业者三百之众。在“笔墨一条街”上,林立着“一品斋”“晋德坊”“翰文斋”等20多家响当当的老字号。

绛州龙门墨的轶事

河津有龙门,绛州有龙门墨,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早在一千多年前,绛州龙门墨就为皇室贡品,曾有“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的美誉。有关绛墨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绛州不仅被人称为“南绛北代,新绛不赖”,还有“粮米之仓”之美誉。因为此处山清水秀、政通人和、五谷丰登,家家户户的粮食是大仓满、小囤流。人们安足乐业,丰衣足食,有吃有穿,便把节约忘在脑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吃不完的随手扔,更为严重的是有人还拿白馍给孩子擦嘴。这事被巡视的玉皇大帝看到了,十分震怒:“让这里几年冬不下雪,夏不下雨,饿他们几年,让他们长长记性。”果然,这里接连几年不下雨雪。松柏苍翠的峨嵋岭,因少雨缺雪,树木都快干枯了,人们过上了缺吃少穿的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经受大旱三年后的一个风高月黑夜,整个峨嵋岭燃烧起来,变成了火焰山。在林木里,常年生活的玉翅鸟,看到冒着的浓烟,无能为力到处鸣叫,唤醒人们救火。

岭前岭后被唤醒的人们,面对火海尽力去扑打,经过几天几夜的扑打,火总算熄灭。可是玉翅鸟的羽毛被熏得乌黑发亮,被人们称为“乌黑神鸦”。一场大火,让绛州大地到处充满烟火味。人们为除掉烟熏火燎气味,用冰片、麝香、丁香去治疗受火毒害的创伤。

一天,绛州龙门墨坊的师傅不小心把冰片、麝香等香料掺进墨中,结果发现墨锭异香清神、不蛀不腐,同时他在细研矿物做墨成锭的基础上,发现松烟好似油烟。这一不经意的发现让墨坊师傅欣喜万分,后来墨坊师傅又把金箔加入墨泥中捶打制成墨锭,只见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乌黑铮亮。制作出来的墨闪闪发光,和“乌黑神鸦”翅膀一样,挥毫作书,不浸不晕;泼墨画画,幽香淡浓,尽如人意。

从此,墨锭声名大振,很快被选作贡品,每年以千锭之数进贡朝廷。自此,绛州“龙门墨”誉满神州,很受文人画士青睐。到了近现代,随着钢笔、中性笔的广泛使用,笔墨减少,这一行业渐渐销声匿迹。绛州“龙门墨”也退出市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梁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7 06:25 , Processed in 0.0661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