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祖辈的懿德之光 照亮我们的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2 1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2000年冬祖父于运城留影
image.png
2003年夏父母亲与大姑、二姑及叔叔于大同留影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良好的家风家教不仅会对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德行修为、艺术修养、生活情趣等方面产生许多积极有益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人生目标的确立、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的引领、思想品格与精神气质的提升,更是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祖辈的懿德风范

祖父张文质,1915年农历十月初八出生于闻喜县庄尔头村一殷实的农户家中。1936年,21岁的祖父自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踏上教育岗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课,祖父返乡务农。

1939年,祖父被乡亲们选为村长,那年祖父年仅24岁。那时,日军经常来村里抓人、抢粮食,村民稍有反抗,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谁也不愿当村长。可是,国难当头,责无旁贷。年轻的祖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接任村长后,祖父积极投身抗日工作,与日军机智周旋,竭力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村里的财务精打细算,不贪污、不浪费,不乱花村里一分钱,因而赢得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一天,日军进村要粮食,祖父佯装收不起来,恼羞成怒的日军将祖父押至夏县西晋村的一个土岭上,捆在柿子树上殴打。经亲友全力营救,祖父终于脱离虎口。某日,祖父的老同学、八路军某部司令员樊马义为躲避日军的追捕,深夜绕至我们家中,祖父将其藏在我们家一间暗室,第二天清晨为其换了一身自己的衣服,并护送其顺利通过日军的炮台。不久,此事被告发,汉奸们三天两头来家里找麻烦,逼祖父交代樊马义的去向,祖父只好东躲西藏。

抗战胜利后,祖父重返教育岗位。那时农村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祖父克服重重困难,为家乡筹建了数所中、小学校,曾任校长、联合校长等职。在艰苦的环境中,祖父住古庙,点油灯,孜孜不倦地教导孩子们学文化、长才干,每到一处都倍受欢迎。祖父用他的知识与心血泽被乡里,造福后代,因而倍受敬仰。祖父治学严谨,办事果断,为人诚恳,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凡是与之有过交往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

祖父一生勤劳整洁,无论他自身,还是我们居住的家,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孩提时期,祖父就经常为我们讲解《朱子家训》,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我们那条小巷一共住了七户人家,长长的一条小巷,祖父每天早上都要从巷头扫至巷尾,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父辈的家风传承

父亲兄妹五人。父亲张学宽1938年农历六月二十六出生,1959年7月自晋南师专毕业后,曾先后在北垣中学、河底中学和闻喜中学任教,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叔叔曾在之前的闻喜县经营管理局工作,先后调任城关镇副镇长、县委政研室主任。大姑曾先后在山西省政府和原运城地委秘书处工作。二姑曾先后在闻喜县图书馆任图书管理员和会计。三姑曾在五四一工程和大同市一家研究所工作。

尽管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受家风影响,在父辈身上有着许多共同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人正直坦率,光明磊落,廉洁自律,不贪不沾;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说话办事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持家勤俭节约,干活有条不紊,极其勤快,又极爱整洁,对待老人更是关怀备至,孝敬有加。

1987年9月,年逾古稀的祖母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卧床不起。于是,母亲、婶婶和几位姑姑轮流照料,每天变着花样为祖母做可口的饭菜,为祖母翻身拍背,擦拭身体,悉心照料。祖母的衣着、床铺总是被收拾得清清爽爽,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每逢亲友来家中探望,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哪里像有病人的。”

祖父晚年时,父亲曾将其接至闻喜中学家属院精心照顾。一向勤快能干又擅长做饭的母亲,每天想方设法为祖父改善伙食,烙煎饼、蒸包子、炸油疙瘩。祖父有早起的习惯,每天做早饭前,母亲都会先给祖父冲一碗鸡蛋泡馍,或是热一袋牛奶。父亲也常会带着祖父上街喝豆腐脑,吃羊肉泡。

其间,在县城工作的二姑和叔叔也常会将祖父接至他们家住上一段日子。每至冬天,大姑便会将祖父接至运城精心照顾,除一日三餐外,厨艺精湛的姑父还经常为祖父做红烧肉。一次去大姑家,只见姑父一下做了六碗红烧肉,说是祖父很喜欢吃,多做点放在冰箱里,每天给祖父热上一碗。不仅如此,姑父每天早晨起床后,还会主动为祖父倒尿盆。姑父退休前是原运城地区某局局长,但丝毫没有官架子,我们每次去大姑家,大姑和姑父都会热情招待。姑父对待晚辈亲切,常为我们削苹果、剥橘子,对待老人更是精心照料、关爱有加。

在大同工作的三姑,每年会利用探亲假回家陪伴照顾年迈的祖父。祖母和祖父离世后,三姑和三姑父每年还是会回来看望我的父母、叔婶、姑姑们,兄弟姐妹间始终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孙辈的有为人生

我们家姐弟四人。大妹198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系,就职于司法系统。她1993年获得律师资格证书,工作积极上进,锐意进取,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走上了司法系统岗位。

弟弟自幼勤奋好学,一路高歌。他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之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两年,留校工作5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史馆副馆长,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

小妹1992年毕业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在闻喜远洋双语学校和夏县海星中学任教。教学之余,她刻苦学习,于2003年顺利通过成人高考,被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三年苦读后,她于2006年顺利毕业,从此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因其突出的教学成绩曾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如今的小妹,工作亦十分出色。

我毕业于原运城地区卫校和山西职工医学院,后就职于闻喜县人民医院和运城市第三医院,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称号。2003年非典期间,荣获“抗击非典优秀护士”称号。曾在《中华当代医学》《山西医学教育》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入选全国护理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多次在演讲及征文比赛中获奖,并两次夺得“运城市卫生系统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我业余时间坚持阅读与文学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始,陆续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其中散文《花开的心情》荣获“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中篇小说《花果飘香的季节》荣获“2012运城市绿协杯文学大赛”一等奖。

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饱读四书五经的祖父是我们最好的启蒙老师,从小就经常听祖父给我们讲唐诗宋词、《朱子家训》《三字经》《论语》《三国演义》等。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为我们订阅了各种文学刊物,《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汾水》等杂志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我们读高中期间,父亲经常会带我们走进学校图书馆,借阅各种文学名著。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姐弟常会去闻喜县图书馆借阅,有时也会坐在阅览室阅读。那时,二姑一家就住在县图书馆后院,我们也因此常会在二姑家吃饭。我们每次去,二姑和二姑父总是满心欢喜地热情接待。

优良的家风家教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德性言行,铸就了我们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坚强品格。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我们从小养成了喜欢阅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祖辈坚贞不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勤劳善良、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行,更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在人生路上不畏艰险,勇毅前行。

张丽萍/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1:31 , Processed in 0.06877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