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隋末大儒——王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8 0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津古称龙门,故乡南坡是位于小梁与通化之间的一个小自然村,也是距离隋末大儒王通陵园最近的村庄,因两村耕地接壤,出南坡顶向南走一畛地,便是规模宏大的“圣人文中子陵园”。

记忆犹深的“文中子陵园”

    儿时,大约十二三岁吧,我曾数次与小伙伴们到王通陵园割草玩耍,对王通陵园印象颇深。

    王通墓地在通化村东北2.5公里处,北面汾水,南眺孤峰,西濒黄河,东依稷山,村人称之曰“圣人坟”。墓前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竖立的“隋末大儒文中子之墓”碑。民国十三年(1924年),河津知县蔡光辉曾修建陵园,占地十余亩,建有门楼、围墙。门额石刻“圣人文中子陵园”,门联为:“旷古奇才贯古通今终生不仕,博大精深融合中西道不在位”。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诺大的陵园四周,有的土围墙已开始坍圯,我们几个半大小子,不走南大门,从豁口便进入陵园。园内有好多坟堆和柏树。特别显眼的是,陵园中间有座比四周坟堆高大八九倍的大土坟堆,坟头芳草萋萋,随风摇曳。墓前有通高大的石碑,上刻“隋末大儒文中子之墓”碗口大字,还有一棵苍劲挺拔、浓荫似盖的古柏树,细看,墓堆留有被盗窃过的痕迹。

    《礼记·檀弓》中曰:“土之高者为坟。”我国从周朝开始,墓上出现坟头,且坟头大小按官爵高低来封,即官大者,坟头封土越大。可见在很早以前,已形成以官爵、身份、权力等坟头大小的文化现象。皇族、达官贵人为“陵”为“墓”,普通老百姓则为“坟”。一座小小的坟,就是一生的诉说,一世的告慰。

洗碑索迹搜集王通史料

    近年来,年愈古稀的我,怀旧之情越发浓烈,梦里常常回忆起文中子陵园,但令人痛惜的是,这一历史文物古迹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在劫难逃,昔日肃穆安静的圣人陵园,如今已同四周田地别无二致,变成一片庄稼地,一代大儒静静地躺卧在地下。

    为了更多地搜集整理王通的史料,我到通化王通庙参拜,并走访村中多名耄耋老人,查阅光绪版《河津县志》、《运城晚报》记者张建群和龙门才子、资深旅游文化研究者张崇发撰写的宝贵文字资料及其珍稀照片等,方对隋末大儒王通有了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

    王通出身官宦世家,其父王隆,家学渊博深厚,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

    传说,通化村名就是以王通的名字命名的。王通(公元580——617)字仲淹,隋代大儒,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绛州龙门县(1971年划归万荣县)人。3岁便能识字读书,幼年生性聪慧,悟性极高,10岁时能诵读五经,又亲聆父亲教诲,受到儒学熏陶,学问极高。卒后,门生薛收等人追谥王通为“文中子”,与孔孟齐名。《三字经》将其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王通从家里出发,西游长安,上书隋文帝《太平十二策》,曾受到文帝夸奖,但因朝臣嫉妒,当时未被重用。史载王通只当过蜀郡司户书佐,后为蜀王侍读。隋炀帝大业末年,王通归退家乡,立志著书办学,终身不仕。他著作很多,代表作有《中说》《续六经》等。

    王通推崇儒学,主张尊王道,行仁政,提出:“政猛宁若思,法速宁若缓,狱繁宁若简,臣主之际,其狂也宁信。”他提倡“至公”精神,认为执政者公而忘私是推行王道的必要条件。他说:“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道可行矣。”(《中说》)。

    自西往东蜿蜒起伏的吕梁山前沿,南午芹、北午芹以北的山峰叫午芹山,与午芹山对峙的琵琶垣、闫家洞东北的山脉叫黄颊山。光绪版《河津县志》57页:“黄颊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即文中子、东皋子隐居之处。”在午芹山与黄颊山之间,有一条20多里长的山峪,叫傍通峪,也称寺沟峪。峪出有白牛溪、和尚缠、永兴禅寺,此为文中子授经之地。曾有东皋子《黄颊山诗》石刻。河津市志办校注本,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78页载:“白牛溪在黄颊山,隋大业中文中子居此溪,续六经百余卷,门人从者常以百数。故又号王子溪。”王通曾在白牛溪聚众讲学、传授文化、宣讲政治主张十年有余,专心著书,潜心授徒。但因明嘉靖34年间的一次特大地震,致这里的永兴禅寺、文中子洞、王绩洞和白牛溪等毁于一旦。

    距离通化以北65里远的吕梁山前沿,河津、稷山、乡宁三县交界处名为紫金山,在稷山县境内的佛峪口山间,有王通当年隐居的旧址“文中子洞”(又称“王文中子读书处”和“飞云洞”),坐北朝南,口呈拱形,高约5米,进深5米,洞内左、右、后及顶四壁皆留有斧凿的痕迹,洞前是一块山谷平地,环境优雅清静。走近石洞,“飞云洞”三个大字高悬洞门之上,门左刻“稷山县紫金山文中子隐居处”,门右刻“万历三十年闰七月吉日重修”。

    王通设教于汾河沿岸,弟子多至千人。唐初著名将相房玄龄、魏征、杜如晦、薛收、李靖、李绩等人,常到王通那里,探讨为官做人的道理。王通死后,唐朝诗人皮日休给王通写碑文时,作了很高评价,称其“较甚道,与孔孟实不相戾”。由于其名声很大,后世人从各个方面将他神化。

    据传早年间,有一伙盗贼扒窃王通墓,行窃后扬言:“王通墓中一无所有,连尸带宝皆化为神气,一并升天了。”后来,作为王通的教化之地,人们便把万春乡甘泽里村名改为通化。细究,主要还是为了纪念王通。

古柏长青的文中子庙

    在通化村东口,存有“王文中子庙”,占地不大,筑在一高台上,庙内古柏长青,殿堂至今尚且完好。王通的著作《中说》木刻版就存放其中,并有碑文一块,记叙了《中说》木刻版被人出卖后又赎回的经过。民国十年,山西省政务厅长兼河东道尹崔廷献为正殿门首题赠的“道不在位”四个大字,遒劲有力。门联为区坤庞全中撰“教衍河汾门罗将相,道存子集名著隋唐”。庙台前面,矗立着一通高大的石碑,书有隶书“王文中子故里”六个字,碑座名为“星星山”,是个高约三尺的橢圆形葬靴冢。传说土丘内埋着王通一只鞋,是其升天时留下的唯一遗物。孩子们在土丘上爬上爬下,把土丘磨得寸草不生,光光溜溜。但不管是洪水漫漫,还是孩童溜爬,几百年从未减低,总是保持着原来的大小。由此,便引来“土丘是神丘”“王通确实升天成神”种种传说。庙门口两侧联为:“庙虽不大,隋唐天下出河汾。文固弥深,圣哲门中沉日月”。

    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破四旧”运动中,去世1300多年的王通也受到株连,不仅亡灵遭到批判,“王文中子故里”石碑被推倒,土丘也被一并铲除。

后裔王英智取《中说》雕版

    据说,王通《中说》一书,在国内外有近40种版本。早年,村里建有王家祠堂(后将祠堂改为庙)。王通42代后裔王英就出生于通化。幼年时,爷爷王树槐告诉她,家里安静的阁楼里珍藏有《中说》漆黑雕版,已经多少代了,是传家宝,只有王通嫡传后裔才能保存,为避免丢失,不许随便外借。

    在文化大革命特殊年代里,王英家也受到冲击,造反派抄了王英家老院,烧掉先祖绘像,拉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珍贵雕版《中说》,放到通化村“革委会”里。结果,有的被盗走,有的被当作生炉子的柴烧毁。当时高中毕业回家务农的王英,看到祖传的梨木雕版遭受破坏,十分心痛,但不敢显露,她利用参加农村基干民兵训练和共青团组织活动的机会,细心琢磨用什么方式把雕版带回家。

    为了接近雕版,王英主动要求打扫“革委会”卫生,她抢着从自己家里抱来棉花柴给大家生炉火,目的就是避免劈雕版作引火柴。有一天,村党支部书记要王英在“革委会”里写一篇批判稿,当房间只剩下她一人时,机智的王英迅速从角落里抽出一块雕版。正准备溜走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王英赶忙将雕版抱在怀里蹲下,假装系鞋带。待脚步声远了,她将雕版塞入怀中,假装肚子疼,双手捂着肚子跑回家中。

    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此后王英更加积极表现,主动担起了擦桌、扫地、整理书报的活儿,团支部书记为方便王英劳动,把“革委会”的钥匙交给了她。自此,王英有了更多的机会将雕版运回家中。为掩人耳目,不被发现,她穿上父亲的旧军棉大衣,一旦“革委会”没人时,就揣上一块雕版送回家藏起来,总共152块雕版,王英前前后后共抢救回63块,她像完成了一件神圣的使命,将雕版深藏家中,密不示人,数十年讳莫如深。

王通孙——唐初天才诗人王勃

    据王通家谱记载,王通后世子孙人丁兴旺,枝蔓繁茂,且多有建树。历经1400多年,后裔除居住通化外,另有不少人移居运城。

    王通有一兄二弟二儿,其兄王度,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为御史,参与过修撰《隋书》,曾作传奇小说《古镜记》。其弟王绩,唐初诗人,自号“东皋子”,代表作有《野望》、《东皋子》五卷、《酒经》一卷、《酒谱》二卷,并撰写过《隋书》。

    王通的儿子王福郊、王福畴,也都很有学问。王福畴曾任雍州司功参军,有三个儿子,大儿王剧、二儿王勔亦善作诗文。最小的儿子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首,自幼聪敏好学,6岁能文,下笔流畅。9岁读《汉书》,10岁饱览六经。14岁上书自陈,为唐高宗所赏识。其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王勃的千古绝句。可惜天妒英才,天资聪敏、勤奋好学的王勃,在去交趾省亲途中,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8岁,不能不说是唐初诗坛的一重大损失。

红樱桃已成为“三王故里”致富果

    岁月川流,人世滔滔。被称为圣人、文中子大儒的王通的墓地,才配称为陵园,但这一宝贵文物古迹,在文革破“四旧”中彻底损毁,现已难觅。痛哉!

    圣人文中子陵园,这一历史名片,已深深沉淀进我独特的记忆里。2020年深秋,我专程前往昔日的王通陵园拜谒。空旷的田野里,独留一座王通后裔重立的孤零零的砖砌“隋儒王文中子墓”石碑和长满荒草的小小坟堆。我内心惆怅,万分痛惜!

    如今,在昔日王通陵园所在地周边,通化村民栽植的樱桃树已成规模。万荣县政府在此举办了三届小水果主题公园“三王故里”文化艺术节,挂满枝头如红玛瑙般的樱桃鲜果,吸引了八方客商,樱桃已成为通化村民奔向小康的致富果、幸福果。

    注:文中参考资料

    ①张崇发《王勃故里行》《千年古迹“王文中子读书处”寻访记》

    ②张建群《守护先祖雕版,文脉代代承传》——访隋代大儒王通42代后裔王英

    ③任罗乐《禹凿龙门》

    ④王英的文字资料及照片

    ⑤薛振堂《再论王通白牛溪讲学地址》《傍通峪白牛溪文中子王通设教及其地理演变》

    ⑥河津市志办校注本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

王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6 00:31 , Processed in 0.04019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