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4 1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书杜甫秋兴诗卷(局部) 王铎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卷》,书文依次为唐杜甫诗《秋兴八首》中的第六、第三、第四、第八和第二首。署款有云:“丙戌三月夜,孟津王铎书”,又于钤印后补款:“岩荦先生偶得此,不嫌其拙,同孝升书字,时至五月十三日夜”,可知此卷书于公元1646年,王铎时年54岁,后为戴明说所得。戴明说,字道默,号岩荦,沧州人氏,善书画,与王铎厚交,同仕清。1646年是王铎仕清的第一年,同一年里,王铎写过多件杜诗手卷,著名者除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草书杜律卷》之外,当属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此卷。此卷卷首有王铎自题隶书“杜陵秋兴”四字,卷末署款后钤“王铎之印”“烟潭渔叟”两方白文方印,其后尚有清翁同和、翁方纲、冯敏昌及邱学敏四人的题跋共五则。

        王铎是在明末清初个性解放思潮中出现的代表性书家,他与稍前的徐渭、张瑞图,以及同时代的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一道,突破元、明以赵孟頫、董其昌为代表的传统帖学的限制,注重个性、独创和主体情感的抒发,把行、草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也因此成为明末清初书坛的“中兴之主”,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在其身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与赵孟頫一样由于“贰臣”的身份而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但从清末康有为、吴昌硕开始,他的地位又重新得到肯定,影响力也不断提高,甚至远及东瀛,成为对现代日本书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书家之一。

        王铎行书先学王羲之,其后又取法米芾。至于草书,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属于“二王”的“正统”派,但从其作品中不难发现黄庭坚等宋代书家的影响,如此卷用笔提按顿挫的丰富变化便更接近于黄氏草书。虽然王铎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明代度过,但其书艺真正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在明亡之后。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明朝的灭亡对他内心的打击可想而知,因此,沉迷于书法中勤加钻研便成为他排忧解愁的主要途径。而杜甫的不少诗篇描述了战乱连绵、国家衰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穷途末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引发王铎内心的共鸣,于是他常借助杜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无限感慨和悲怆。

        与王铎大部分的后期作品一样,此卷也是当时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异端和“非理性”的色彩。传统帖学派书家多偏重于韵味的追求,王铎则不同,他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气势的表现,而长轴大幛和长卷无疑更加适合这种要求。

        正如此卷,虽然使用熟宣和宿墨作为书写材料,但通过极端的干湿对比依然造成章法上强烈的节奏感,既有烟云变幻之妙,又似飞瀑倾泻,汪洋恣肆,造成气势磅礴之感。他还善于运用跳宕绞转的笔法,在作品中形成纵横驰骋、飞扬洒落的效果,产生出一种风雨飘摇的动荡之感,可谓那个年代天崩地裂的折射。他的至交好友钱谦益在《王铎墓志铭》中说得好:“风雨发作于行间,鬼神役使其指臂,师宜官之挥壁,子敬之扫帚,天地万物,若有动于中,无不发之于书。”这是对王铎书法恰如其分的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1 04:52 , Processed in 0.0406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