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黄河大梯子崖景区多元文化探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2 1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位于晋陕峡谷南端河津龙门段,依山傍河,风景优美,历代以来,这里多元文化交错融合,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

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

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以一己之功谱写了数千年风流,也成就了千古龙门的美名。

相传混沌初开,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百姓失所,生灵涂炭。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召开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和失败原因,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他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开始疏导洪水,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三过家门而不入,利用四年时间凿开龙门山,使万水归宗,直奔大海。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宏伟业绩。当地群众将他挖开的山口叫禹门口,历代修庙进行纪念。大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关于禹凿龙门,史书上多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墨子·兼爱》中记载“古者禹治天下……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确记载:“龙门,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明代《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夏禹定为‘龙门’。”

而在景区周围,至今还有禹迹禹庙存在。景区西北现存禹王洞、错开河、梳头启等古遗迹。据唐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倚梯城、云中城内均有禹庙。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夏四月,孝文帝西巡至倚梯城,以太牢祭禹,并立碑纪念。而从汉代开始,人们在禹门东岩创建了大夏禹王庙,当时被誉为全国七祠八庙之首,历代不少帝王将相、志士仁人、文人骚客,纷纷前来瞻仰大禹功绩,饱览壮美龙门。汉成帝、宣昭帝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北魏太武帝、孝文帝等均幸龙门。元太宗窝阔台由龙门西渡。元世祖忽必烈命重修大禹庙,庙成,命臣阿脱合代祀。可见大禹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禹凿龙门的伟大创举,既给河津先民创造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凿开龙门,导引天下之水归于大海。他爱国爱民、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非凡品质,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卓越意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龙门文化的基因。这些优秀文化和历史文脉,植根于河津先民的思想观念和举止行为之中,四千多年来口口相传、代代传承,逐渐升华为河津“耿直秉义、好胜争先、重文习武、和谐奉献”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波澜壮阔的黄河文化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黄河出青藏,穿云岭,曲折盘旋,跌宕下行,从内蒙古河口镇进入晋陕大峡谷,挟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沿途谷深皆在百米以上,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米以下,至石门处宽仅38米。深涧腾蛟,浊浪排空,水与石的较量成就了神奇美丽雄伟的黄河百里画廊。

晋陕峡谷是黄河航运的黄金水道,水深流急,当地先民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而无所畏惧,满载货物顺流直下。峡谷两边的码头渡口、村镇集市也随之兴旺,成为喧嚣热闹的商贸重镇。船窝、龙门两大古渡是大梯子崖周边的货物集散点,大量的煤炭、红枣、皮货、木材、粮食等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潼关等地。大梯子崖景区所在龙门至石门段曾有两座小码头。这里水流湍急、快如飞箭。船下行到此,水手们人人瞪大眼睛,手操竹竿,随时准备扎向石岸,扭转船向,严防货船撞岸。而逆水上行,也非易事。大小梯子崖下,沿河的羊肠小道上,四五个纤夫,赤脚光背拖着长长的纤索弓身前行。老艄公伫立船头,手中长长的竹篙不时轻点岸石,木船在河中缓缓上行。至石门处,山势突束,绝壁耸立,纤夫们再无立足之地,纷纷登船,手抓竹竿,用铁钩钩住崖上的铁环,双脚蹬住船舱隔板,弯腰弓背,青筋暴突,号似洪涛,次第交错,一寸一寸将船往上挪动。那场面真叫一个惊心动魄。

古老的黄河奔腾不息,而那悠长的船工号子却渐行渐远。随着黄河旅游公路的开通,往日繁忙的黄河航运早已成为一种记忆,代之的豪华游轮,成功开启了龙门旅游新模式。

烽火连天的边关文化

黄河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龙门山一分为二,东边山西,西边陕西。西出东进,非船难越。加之对峙的悬崖峭壁,使这里形成天然的壁垒。公元前11年,汉成帝幸龙门,感叹这里形势险要。前秦世祖永兴年间(357、358年),宣昭帝苻坚登龙门,顾谓其群臣曰:“美哉!山河之固。类敬有言,关中四塞之固,真不虚也。”(见《晋书》)隋大业元年(605年),大儒王通登龙门山,发出“壮哉,山河之固”的感叹。

北魏时期,仅大梯子崖景区四周不足十平方公里的龙门山上就有三座古城,分别把守西南两边。据乾隆版《乡宁县志》记载:塔子山,百二十里,下为龙门,上为云中城,方五亩,砖基犹存。寺废砖塔七级,高七丈余。文中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即此。倚梯城,百一十里,西绝壁百余丈,在黄河大梯子崖上。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勒石。上偏西,万岁堡。唐《元和郡县图志》对倚梯城有详细记载:“倚梯故城,在(慈州昌宁)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大梯子崖是倚梯城的唯一出口,位于石门与龙门之间的悬崖峭壁之上,呈“之”字形沿峭壁而上,整个石梯垂直高度百余米,至今关门遗迹犹存。清乾隆版《乡宁县志》艺文中录有前人诗《万岁堡魏孝文帝》:君王举狩礼,千乘万骑来。云日咸瞻矣,河山亦壮哉。百年文运洽,九月孝治开。不见江南史,更衣助国哀。由此推断,孝文帝西巡时,曾在万岁堡行巡狩大礼。历经千年风雨,当年所筑土坛至今遗迹尚存。

龙门山作为边关之地,历代战争频繁。北朝时,北周进攻北齐,连克龙门山四城,直抵慈州(今吉县)。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在云中寺修建国防工事,居高临下坚守禹门河防。1938年12月5日,日军纠集5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企图攻克禹门口西进,黔军新八师浴血奋战,阵地几次易手。新八师救援部队从上游师家滩渡河,沿大梯子崖奔袭龙门山,抄了日军后路,最终夺回了阵地。

1941年,国民党夏尧顿部在云中寺战败,撤退时误入梯子崖一沟之隔的山崖上,遭日军追杀,崖上崖下积尸如山,血流成河。此后,崖上被称为“死人咀”,而崖下则被称为“杀人沟”。

巍巍龙门山,滔滔黄河水,见证了无数的硝烟炮火,雄伟的大梯子崖见证着中华男儿的血气方刚。

传承久远的陶瓷文化

河津宋金瓷器曾深埋地下八百余年,2016年首次考古发掘亮相,惊艳世界。而在大梯子崖上方的山沟里,也曾出产过大量的黑瓷,至今鲜为人知。这里掩藏着什么秘密,至今没有确切的定义。

在大梯子崖上方有三个自然村,分别是碗窝、黄窑科、甘泥坪。仅这三个村名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碗窝村烧碗历史悠久,村底的大沟两边,至今还有不少碗窑的遗址。有一处名叫“瓷窑坡”,坡上全是瓷渣碎片,层层叠压。从这些碎瓷破碗中可以看出,碗的形状各异,高底的、平底的,敞口的、浅沿的,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特征。

碗窝烧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烧碗所用的缸泥土,沟里长年流水不断。交通方面,这里西行四五里便是黄河,东南西南皆有小路通往山外。出山十余里便是龙门码头,水陆运输便利。先民们很早就在这里烧碗。据村里的长者介绍,碗窝沟两边全是碗窑遗迹,前后有三四里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两边的窑址悉数被毁,当时里面还有一摞一摞的成品碗,都是日用的粗瓷品。靠村边的瓷窑坡,原来有五六个大窑,现在成了宅基地。老人们口口相传,光绪三年以前,沟里常年有两三千工人,多以开采煤炭和烧窑为主。村里现存两通石碑,一为大元至元元年立,一为乾隆二十六年立。大元碑字迹脱落,但仍能看清“平阳府、紫荆山”和东西南北四至等内容,估计为倚梯城里的石碑。乾隆碑为重修关帝庙碑,从后面的捐款人名来看,各类姓氏有十五六个,而目前村里姓氏不过七八个,可以想象当时的繁盛情况。

碗窝的瓷窑不仅烧制粗碗,而且缸、盆、蒜臼、灯葫芦等日用品都有。二十多年前,村民挖煤时,曾在古矿里发现两个盛油的油川子,造型优美,质地精良。可见当时碗窝的烧碗技术已十分成熟。

碗窝瓷窑何时败落,没有确切的记载。民国版《乡宁县志》中只有老窑头、西坡镇的烧窑记录。据专家考证,这两处窑址多为晚清遗迹。而志书中对碗窝周边的云中城、倚梯城、万岁堡、禹王洞、梯子崖等均有记载,而独不记碗窝,由此推断,碗窝瓷窑败落应早于乡宁修志时期(明万历年间)。当时,河津窑头一带的民窑兴起,由于其便利的运输条件,生意重心从深山外移到三十里外的平原,导致这里的民窑日渐衰败,退出市场。如今,“碗”已不见,而“窝”尚存,掩藏在大山深处的陶瓷文明,因“碗窝”的村名会代代传承。

质朴浑厚的黄土文化

千山万岭,千沟万壑。

在大梯子崖景区,黄土伴随黄河,成为显明的特征。站在景区最高处禹博园,回首四望,群山拥翠环聚首,黄河若线连天际。

龙门山属石山,以青石为基,乱石成堆。山上多以灌木为主。而距山巅不足五里的地方,黄土覆盖,绿树成荫。先民们依地势修筑梯田,上下盘旋,黄天厚土,错落有致,宛若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这里属于黄土高原,黄土文化伴随黄河而磅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受贫瘠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囿,当地群众的生活堪称艰辛。这也磨砺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和不畏苦难的精神。他们辛勤劳作,用汗水讨要生活,乐观豁达而又直面现实,淡然接受这复杂的自然条件。窑洞是当地人的定安居所,依山而建,循山而凿。人们世代生活在此似洞非洞之中,冬暖夏凉,起居静安,一个院落,一个磨盘,一个猪圈,一个土厕所,几棵果树,自成一个世界。沟壑纵横、地广人稀,但他们又乐与外面世界互通共融。山梁上的小曲,河湾里的号子,浑厚而质朴,生动又悠远。这是源自黄土文化最内层的灵魂呐喊,也是当地精神风貌的鲜活呈现。

近年来,半坡村先后投资三千余万元,对境内荒山荒沟进行绿化,目前已发展12000余亩。这里山峰林立,洞穴众多,河流弯曲,河水湍急,山上植被良好,两岸景观奇特,还有乡村农舍,田园似锦,构成巨幅山水画卷。人们进入景区,远离市井尘嚣,顿觉视野开阔,心情开朗,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大禹文化、黄河文化、边关文化、陶瓷文化、黄土文化在此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吸引力,是人们观光、休闲、度假、猎奇的理想去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8 17:27 , Processed in 0.11486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